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玉祥

作品数:105 被引量:499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天文地球
  • 3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6篇盆地
  • 26篇油气
  • 22篇成藏
  • 16篇勘探
  • 12篇沁水盆地
  • 11篇古地理
  • 11篇凹陷
  • 10篇地层
  • 10篇岩相
  • 10篇岩相古地理
  • 9篇气藏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输导
  • 7篇岩相古地理特...
  • 7篇输导体系
  • 7篇古地理特征
  • 6篇游离气
  • 6篇化探
  • 6篇沉积相

机构

  • 62篇山东科技大学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7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河南理工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华北石油管理...
  • 2篇华北油田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05篇林玉祥
  • 13篇吴玉琛
  • 12篇马小伟
  • 11篇曹高社
  • 11篇赵承锦
  • 8篇徐光明
  • 8篇孟彩
  • 7篇俎新许
  • 7篇邢永生
  • 7篇李秀芹
  • 6篇邢娜娜
  • 6篇闫晓霞
  • 6篇陈庆春
  • 6篇李佳
  • 6篇刘虎
  • 5篇杨启浩
  • 5篇郭凤霞
  • 5篇高立祥
  • 5篇李夏
  • 5篇董良

传媒

  • 7篇油气地质与采...
  • 5篇石油实验地质
  • 5篇石油天然气学...
  • 4篇石油大学学报...
  • 4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物探与化探
  • 3篇地质与勘探
  • 3篇沉积与特提斯...
  • 3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桂林工学院学...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地质地球化学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桩东凹陷西洼油气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桩东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位于渤海浅水海域。其西洼以生油层系多、主力生油层埋藏深、勘探潜力大而受到众多地质学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桩东凹陷西洼详细的分析研究 ,结合盆地模拟结果 ,弄清了该区资源潜力及资源分布规律 ,指出了有利的成藏条件和有利勘探方向。
林玉祥
关键词:盆地模拟资源潜力勘探方向油气资源
都日木断陷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成效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都日木断陷是二连盆地中一个中新生代单断型凹陷 ,其地表景观为腾格尔沙漠的一部分。根据其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结果 ,结合地质、地震等资料 ,指出了该断陷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指出了该区下一步勘探工作方向 ,同时积累了沙漠区进行伽玛能谱测量工作经验。
林玉祥
关键词:伽玛能谱测量有利勘探区构造圈闭油气勘探
东北地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以大量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资料为依据,对东北地区上三叠统-中侏罗统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并结合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对岩相古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晚三叠世的沉积区主要位于东部边缘地带的虎林盆地,从内陆到边缘依次发育河流相、海陆过渡相和浅海陆棚相。早侏罗世主要沉积区位于二连盆地和虎林盆地,二连盆地大部分地区发育河流相,局部地区发育滨浅湖相;虎林盆地发育一套近海碎屑岩系的浅海陆棚相沉积。中侏罗世,沉积中心向中西部迁移,虎林盆地遭受抬升剥蚀,松辽盆地区域性沉降接受沉积(主要的沉积体系为河流相和滨浅湖相),二连盆地沉积环境由河流相过渡到滨浅湖相,再由滨浅湖相向深湖-半深湖相演化。东北地区上三叠统-中侏罗统油气勘探目的层分布于二连盆地阿拉坦合力群、根河盆地与拉布达林盆地中侏罗统万宝组、海拉尔盆地中侏罗统兴安岭群下段以及松辽盆地白城组。
林玉祥李佳朱传真赵承锦吴玉琛李秀芹
关键词: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特征
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9
2000年
利用盆地数值模拟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的油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油气总资源量为63.1625×10^8t,其中石油资源量为53.1247×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10.0378×10^11m^3,按资源丰度和未探明资源量等指标对13个凹陷进行了分级,其中I级凹陷9个,II级凹陷4个,综合考虑探明储量、探明程度,潜在资源量及资源丰度等因素对37个构造带进行了评优排序,其结果为I类构造带10个,II类17个,Ⅲ类10个,该项进行明确了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的油气资源潜力及资源序列,指出有利的勘探方向,为科学编制油气勘探勘测提供了依据。
林玉祥王玉满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勘探方向
准噶尔盆地温压系统演化与油气远源成藏被引量:3
2017年
准噶尔盆地温压系统的形成与演化对油气远源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系统热力学理论为指导,在盆地温度场和压力场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盆地温压系统的特征、演化及其对油气远源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盆地隆起区具有高地温、高地温梯度和高大地热流的特征,坳陷区则相反;坳陷区普遍发育超压,并向盆地边缘呈不规则环状降低,盆地南部及腹部坳陷区发育强超压,盆地东部次之,西北缘以弱超压为主。垂向上盆地发育P-T3、J1-J1s和K1tg-E2-3a三套相对封闭的温压系统。海西期盆地沉降速率较快,P-T3期温压系统超压积聚;至燕山期构造运动强烈,凸起边缘切穿盖层的断裂活动频繁,地层温压场调整,油气突破盖层运移与聚集,是该区远源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喜马拉雅期盆地主要为南降北升的掀斜运动,断裂活动微弱,相对封闭性温压系统的发育使油气保存条件优越。平面上远源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北缘、莫北―莫索湾地区、陆梁隆起及东部隆起等低温压场区,是准噶尔盆地远源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
马小伟朱传真林玉祥舒永
关键词:温度场压力场准噶尔盆地
水质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质取样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在第一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可前后、左右、上下移动;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的至少一个取样水柱(3);所述取样水柱(3)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上下具有开...
马小伟林玉祥邢永生李夏董良舒永
文献传递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山西组的沉积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郑庄区块山西组地层较薄,以K7和K8砂岩与上下地层分界,发育主煤层3号煤层。其沉积期处在陆表海背景下的海陆过渡演化阶段,发育了大面积的下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主要沉积了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天然堤、沼泽等沉积相,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相不发育。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将山西组分为Ⅰ、Ⅱ、Ⅲ3个砂组,进一步研究了区块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及演化规律。在山西组的演化过程中,分流河道变宽且平直,分叉减少,河口砂坝沉积逐渐消失,自下而上沉积相呈现向陆过渡的特征。
张璐林玉祥于剑峰孙维凤杨海星刘虎
关键词:沁水盆地山西组沉积相
南阳凹陷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重点解剖南阳凹陷唐河低凸起西大岗露头区核桃园组二段中亚段(E2 h22)与上亚段(E2 h21)的接触界。通过实测剖面,结合室内岩石薄片鉴定、粒度分析、X衍射和地球化学分析,确认该接触界面实为裂离不整合,不同于前人认识的"古暴露面",系由北东向控盆断裂———曲洼断裂强烈的伸展作用所造成,代表了南阳凹陷以南部控盆断裂为主向以东部控盆断裂为主的转变。
曹高社王亚伟林玉祥俎新许徐光明邢娜娜陈俊侠
关键词:核桃园组南阳凹陷
沁水盆地地层剥蚀量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沁水盆地自晚三叠世以来不断抬升,遭受了多次剥蚀,但其累积剥蚀量一直悬而未决,不利于盆地模拟和资源评价。本文在沁水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方法为主,辅以声波时差法和构造剖面法,较为准确地确定了沁水盆地中新生代以来的累积地层剥蚀量。研究表明,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在燕山运动时期遭受最高地温,其后回返抬升并伴有地温梯度下降。参照济阳坳陷连续沉积剖面建立了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的关系,经地温梯度校正后,计算出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最大埋深,从而得到其此后抬升过程中的累积剥蚀量,经与声波时差法、构造剖面法计算结果对比,三者计算结果较为符合。研究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沁水盆地累积地层剥蚀量在1400~3300m之间,其中盆地中部剥蚀量较少,一般小于2500m,盆地边缘剥蚀量较大,可达3000m以上。主要剥蚀时期为晚白垩世至新近纪,地层剥蚀量可达2000m以上;其次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剥蚀量一般小于1000m。
林玉祥刘虎郭凤霞闫晓霞韩继雷钱铮刘建军
关键词:地层剥蚀量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沁水盆地
油藏流体地球化学指纹在油田开发及生产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常象春陈庆春韩作振林玉祥郭海花张晓红张云星王希明杨仁超
该课题属于油田开发工程领域,来源于油田现场。利用指纹技术进行油田开发及生产动态监测能够大大降低传统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是当前油气领域的重大课题之一。首次提出了动态非均质性概念、理论及其描述技术。通过连续几年的油藏开发...
关键词:
关键词:油藏地球化学动态监测指纹技术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