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 作品数:19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型糖尿病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Lp(a)和ADPN悬浮芯片集成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脂联素(ADPN)悬浮芯片集成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2例UAP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有T2DM病史,对照组50例无T2DM病史。采用悬浮芯片集成检测技术检测两组血清hs-CRP、Lp(a)、ADPN。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RP、Lp(a)升高,ADPN降低(P均<0.05)。结论悬浮芯片集成检测技术检测hs-CRP、Lp(a)、ADPN变化,能快速诊断T2DM并UAP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减少其心血管事件发生。 缪绯 李健洪 何维娟 张秀丽 刘芃 刘映峰关键词:2型糖尿病 C反应蛋白质 脂蛋白A 仿外科迷宫术射频消融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中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仿外科迷宫术消融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LS-AF)的疗效。方法仿外科迷宫术消融术式:双侧肺静脉隔离、左房顶部线、二尖瓣、三尖瓣峡部线消融,随访近两年来在本中心仿外科迷宫消融术的51例LS-AF患者,LS-AF持续时间:(67.9±66.5)个月。结果 51例LS-AF患者术后即刻成功率96%(49/51),随访时间(21.2±5.4)个月,成功率75%。除消融术后即刻未维持窦性心律2例,其余49例术后左房直径明显缩小,射血分数明显升高[(34.8±6.0)ms vs(41.6±6.4)mm,0.58±0.04 vs 0.48±0.04,P均<0.05]。结论仿外科迷宫消融术治疗LS-AF术后即刻成功率较高,中短期随访成功率高。消融术后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心房重构。 张秀丽 杨平珍 刘磊 宋旭东 周贻军 王先宝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冠状动脉痉挛合并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诊治策略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合并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依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个体化诊治策略。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且被确定为存在CAS同时合并粥样硬化性狭窄(固定狭窄)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等情况,以及经药物治疗或联合支架植入术后的疗效。结果 36例患者中有30例(83.3%)存在长期大量吸烟习惯,15例(41.7%)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偏高于正常范围值,3例(8.3%)存在血压偏低或处于临界值状态。36例患者中15例(41.6%)胸痛表现明显,且其症状出现时心电图有典型的ST段抬高或明显压低的缺血表现;18例(50%)胸闷胀;3例(8.3%)无明显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提示CAS明显且同时合并严重狭窄(固定狭窄≥75%)8例,此8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2例年龄<40岁、5例年龄>60岁;8例中有7例(包括2例年龄<40岁)长期大量吸烟;此8例患者均于首次冠状动脉造影后予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常规药物治疗,随访半年随访显示治疗均有效。CAS合并轻-中度狭窄(20%≤固定狭窄<75%)28例,综合考虑均无需植入冠状动脉支架但均尝试药物治疗,观察半年显示治疗有效26例,而其中2例(1男,1女)合并中度狭窄治疗无效,且半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原固定狭窄程度较前加重,遂予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继续药物治疗,随访半年显示治疗有效。结论对于CAS合并狭窄患者,吸烟为其重要的危险因素,hs-CRP亦为重要的预测因子,而病变严重需植入支架者则与其同时存在年老、糖尿病等其他高危因素有较大关系。药物仍是治疗的有效手段,对于血管痉挛且合并较明显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选择药物联合支架植入可获得较良好的� 吴鹏 李平 缪绯 张秀丽 黄翠娟 林蓓佑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 药物治疗 支架植入 疗效 缺氧后适应与心肌营养素-1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与心肌营养素-1(CT-1)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缺氧复氧组(b组)、缺氧复氧+缺氧后适应组(c组)、缺氧复氧+缺氧后适应+CT-1组(d组)、缺氧复氧+缺氧后适应+CT-1+ERK抑制剂组(e组)、缺氧复氧+缺氧后适应+CT-1+二甲基亚砜组(f组),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Q-PCR检测Bad m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其他各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Bad mRNA和p-ERK1/2(除外e组)表达量增加,P均<0.05;与b组比较,c组细胞存活率、p-ERK1/2表达量均增加,Bad mRNA表达、凋亡率下降,P均<0.05;与c组比较,d组细胞存活率、pERK1/2表达量均增加,细胞Bad mRNA表达、凋亡率下降(P均<0.05);与d组比较,e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Bad mRNA表达量增加,p-ERK1/2表达量下降;d、e组各项指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后适应可减少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联合CT-1后保护作用明显加强,而ERK1/2抑制剂可阻断这种保护作用;该保护机制可能与CT-1激活ERK1/2信号通路,下调Bad mRNA的表达有关。 周贻军 赵亚男 赵鑫 缪绯 王先宝 颜竞 张秀丽 刘映峰 杨平珍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营养素-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BAD 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患者经静脉拔除起搏电极导线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患者经静脉拔除起搏电极导线的结果。方法选择42例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患者,采取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拔除起搏电极导线,电极残留较短、中心腔闭塞及锁骨下静脉拔除失败者采取股静脉途径拔除。结果共拔除94根电极,其中经锁骨下静脉拔除86根,完全拔除65根,部分拔除4根,失败17根;经股静脉拔除25根(包括锁骨下静脉拔除失败17根),完全拔除20根,部分拔除3根,失败2根。总成功率为97.9%(92/94)。结论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是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患者拔除起搏电极导线的主要途径,对锁骨下静脉途径拔除失败患者可改为经股静脉途径。 阙冬冬 刘磊 宋旭东 王先宝 张秀丽 周贻军 冯丽芸 余文杰 杨平珍关键词:囊袋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 静脉途径 两种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术式即环肺静脉隔离(CPVI)与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CPVI+LAR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抗心律失常药物而接受RFC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74例,根据消融术式不同分为CPVI组84例、CPVI+LARA组90例。CPVI组行CPVI,以肺静脉完全隔离为消融终点。CPVI+LARA组行CPVI达到肺静脉完全隔离后,继续行LARA消融左心房顶部线,以双侧肺静脉完全隔离及左心房顶部线完全阻滞为消融终点。术后通过门诊随访24~36个月,计算两组的消融成功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采用心脏彩超检查评价左心房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PVI组、CPVI+LARA组消融成功率分别为73.8%(62/84)、86.7%(78/90),CPVI+LARA组消融成功率高于CPVI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左心房前后径均低于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术前(P均<0.01)。结论 CPVI+LARA可较CPVI显著提高阵发性房颤的消融成功率,能改善心功能,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X线曝光时间。 冯丽芸 宋旭东 刘磊 吴志坚 王先宝 张秀丽 周贻军 阙冬冬 余文杰 杨平珍关键词:阵发性房颤 改变左心室电极位置明显提高患者心功能的一例报道 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年前植入三腔起搏器,术后心衰症状明显改善(射血分数38%),于2011年出现起搏器排斥,予置换起搏器及电极(左心室电极位置与前次位于不同的冠状窦左后侧静脉分支),起搏器各程控参数均正常,但患者心衰症... 杨平珍 刘磊 张秀丽直接法和公式法检测血清LDL-C含量的偏差和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直接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与Friedewald公式换算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1330例送检者的血脂水平,其血清三酰甘油均低于400mg.dL-1(4.52mmol·L-1)。测定LDL-C采用选择性水解法和根据Friedewald公式换算。结果:两种方法检测LDL-C值随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的线性变化而波动,其偏差超过直接法检测值10%以上的占所有血样的40.76%。结论:直接法和Friedewald公式法检测血清LDL-C含量存在明显的偏差,可能与两种方法的系统误差有关。 张秀丽 刘映峰 梁东辉 陈允钦 吴鹏关键词:血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FRIEDEWALD公式 香芹酚预处理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结扎雄性C57 BL/6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后解除结扎线构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13)、Vehicle组(DMSO in saline+I-R组)(n=13)、CAR组(CAR+I-R组):分为20、40及60 mg/kg组(每组n=13)。CAR于缺血前15 min给药。缺血45 min再灌注2 h后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同Vehicle组相比,CA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Vehicle组及CAR组DCFDA强度分别为(158.21±6.43)%及(123.47±9.82)%。Vehicle组及CAR组Mn-SOD活性分别为0.67±0.16及1.12±0.17 U/mg protein。Vehicle组及CAR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0.14±0.09及0.63±0.07 U/mg protein。结论 CAR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缓解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宋旭东 陈爱华 刘映峰 王先宝 周贻军 刘磊 张秀丽 王丽姿 杨平珍关键词:心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及其防治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从血浆中分离低密度脂蛋白,以Cu2+诱导法将其氧化修饰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塑料吸附法从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首先以50 nmol/L佛波酯刺激48 h使之转化为巨噬细胞,然后与8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孵育24 h,使之转化为泡沫细胞。结果经50 nmol/L的佛波酯诱导48 h后,光镜下发现单核细胞已转化为典型的巨噬细胞。油红O染色发现,与8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孵育24 h后培养细胞中出现了大量的红染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提示细胞内总胆固醇明显增加,其中胆固醇酯含量大于游离胆固醇,符合泡沫细胞的定义。结论直接采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成功地建立了泡沫细胞疾病模型,其病理生理学特性接近于体内状况,可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和药物防治提供一种可靠的病理细胞模型。 吴鹏 刘映峰 梁东辉 陈允钦 缪绯 张秀丽 刘永源关键词:人外周血 单核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泡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