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宝 作品数:43 被引量:14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辅酶NADH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观察 2009年 目的研究还原性辅酶(NADH)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MIR)组、空白对照组、NADH处理组,各12只,MIR组和NADH组分别在缺血30 min(T1)、再灌注60 min(T2)后取心肌组织,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变化(对照组在穿线30 min、90 min后检测);并于T2时立即取左心室结扎线以下游离心室壁心肌,采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同时相MIR组比较,NADH组再灌注60 min后心肌组织中的MDA含量、MPO活力明显减少(P<0.05);NADH组再灌注60 min后心肌组织中的T-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电镜显示再灌注60 min后MIR组线粒体膜破裂,嵴严重断裂,糖原消失;NADH组线粒体膜完整,部分嵴模糊,糖原减少。NADH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为6.28±0.72明显低于MIR组的10.91±0.92(P<0.05)。结论NADH能够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脂质过氧化水平,抑制羟自由基产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王先宝 王琳 周海燕 张培喜 孙波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超微结构 尼可地尔对体外培养犬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体外培养的犬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成功离体培养的新生犬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过氧化氢组(B组)、尼可地尔+过氧化氢组(C组)、尼可地尔+5-羟基癸酸+过氧化氢组(D组);然后通过对一系列细胞凋亡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尼可地尔是否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通过采用TUNEL染色标记、细胞色素C移位、Caspase-3活化等方法显示B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组和A组,且尼可地尔的这种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可以被ATP敏感钾通道阻滞剂5-羟基癸酸所阻断。B组Caspase-3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B组相比,C组加入尼可地尔预处理后能够明显持续抑制Caspase-3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尼可地尔具有直接抗离体培养的新生犬心肌细胞凋亡的效果,其机制与线粒体上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密切相关。 黄正新 王先宝关键词:肌细胞 细胞 细胞凋亡 KATP通道 "两环三线"消融术式治疗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中远期随访结果 环肺静脉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值得肯定,然而对于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LS-AF)仅环肺静脉隔离成功率低,复发率高,再次消融率高.本文分析了本中心采取的"两环三线"术式消融LS-AF的中远期随访结果. 冯丽芸 宋旭东 刘磊 肖华 吴志坚 王先宝 周贻军 阙冬冬 余文杰 李元青 杨雅舒 张春兰 邵静 杨平珍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118例心脏黏液瘤的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分析心房黏液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选取2000-2015年手术治疗的118例心脏黏液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腔内有异常回声团块,均在入院后3~5 d内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心房黏液瘤.术后死亡8例(6.7%),其余110例患者随访3~120个月(复发4例,3例手术后痊愈).结论 对于心房黏液瘤患者在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随访均具有重要作用. 张秋兰 王全义 王先宝关键词:心房黏液瘤 超声心动图 病理学 香芹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时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45min,解除结扎2h构建心肌I-R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2):假手术组、Vehicle(DMSO in saline)+I-R组、CAR(60mg/kg)+I-R组。Vehicle或CAR于冠脉结扎前15min给药。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2h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并测定平均线粒体面积、线粒体分裂百分比、线粒体基质微粒及脂滴数量以评估线粒体损伤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Vehicle组心梗面积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ehicle组相比,CAR(60mg/kg)预处理可显著减少心梗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ehicle组相比,CAR预处理可显著降低平均线粒体面积、线粒体基质微粒数、线粒体周围脂滴数和线粒体分裂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可通过减轻心脏组织中线粒体损伤降低小鼠心肌I-R后心梗面积。 王先宝 宋旭东 杨平珍 刘映峰 王丽姿 刘磊 瞿玲玲 陈爱华关键词:心肌 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损伤 胸腺结核1例 被引量:1 2008年 病人 男,46岁。发热、咳痰5个月。胸部强化CT(图1)于胸腺区见不规则的低密度灶,大小9.1cm×8.6cm×4.3cm,边界尚清,表面不平,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不均质强化;双肺无结核灶。病人患乙型肝炎18年,无结核病史。实验室检查示白蛋白35.1g/L,球蛋白46.4g/L;HBsAg(+),Anti—HBe(+);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痰标本涂片萋一尼染色未找到抗酸杆菌;痰培养未发现分枝杆菌。 王先宝 周海燕关键词:HBSAG(+) 结核菌素试验 低密度灶 乙型肝炎 抗酸杆菌 改良串联式预冲法用于DPMAS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改良串联式预冲法用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及珠江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6例肝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后行DPMAS治疗,治疗前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对血液灌流器进行预冲,观察组使用改良串联式预冲法对血液灌流器进行预冲。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另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ALP高于治疗前(P<0.05)。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PT、APTT、T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串联式预冲法用于DPMAS治疗肝衰竭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对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的改善产生不良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伊 叶权生 王先宝关键词:肝衰竭 血液灌流器 "哑铃型"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外膜消融 杨雅舒 宋旭东 刘磊 肖华 吴志坚 王先宝 周贻军 阙冬冬 余文杰 冯丽芸 李元青 张春兰 邵静 杨平珍心脏外伤77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007年 宋德玉 王先宝关键词:心脏外伤 诊治 急危重症 胸部外伤 外伤患者 香芹酚预处理减轻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结扎雄性C57 BL/6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后解除结扎线构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n=13)、Vehicle组(DMSO in saline+I-R组)(n=13)、CAR组(CAR+I-R组):分为20、40及60 mg/kg组(每组n=13)。CAR于缺血前15 min给药。缺血45 min再灌注2 h后检测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同Vehicle组相比,CA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Vehicle组及CAR组DCFDA强度分别为(158.21±6.43)%及(123.47±9.82)%。Vehicle组及CAR组Mn-SOD活性分别为0.67±0.16及1.12±0.17 U/mg protein。Vehicle组及CAR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0.14±0.09及0.63±0.07 U/mg protein。结论 CAR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率缓解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宋旭东 陈爱华 刘映峰 王先宝 周贻军 刘磊 张秀丽 王丽姿 杨平珍关键词:心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