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皮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支架植入术(PTAS)等方法进行综合介入治疗,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86.4%(32/37),PTA后植入支架9枚,术后所有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前术后踝肱指数平均(0.39±0.28)和(0.82±0.1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血管开通率分别为87.50%(28/32)、81.25%(26/32)。结论综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创伤小、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冰沸吴爱萍刘志刚马文璠唐红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 加压输液袋肝素灌注在外周动脉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加压输液袋肝素灌注在外周动脉血管造影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外周动脉血管造影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按常规进行肝素抗凝,观察组从导管鞘三通和导管尾端建立两条肝素加压灌注线,采用加压输液袋肝素灌注抗凝。观察血管造影期间及术后6h内患者新发生的外周动脉血栓、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肝素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常规组术中及术后6h内发生非穿刺部位出血1例(2.0%),穿刺部位血肿6例(12.0%);观察组术中及术后6h内未发生外周动脉血栓和出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动脉血管造影术中加压输液袋肝素灌注抗凝安全可行,可减少肝素钠用量及术后并发症。
- 吴爱萍张冰沸唐红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加压输液袋肝素抗凝护理
- 经导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联合明胶海绵微粒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或)MRI明确诊断的CHL患者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行PLE和明胶海绵微粒(350~560μm)栓塞治疗,栓塞方法采用"超低压间断栓塞法"。平阳霉素平均用量为(5.1±1.3)mg;超液化碘油平均用量为(7.2±2.2)ml;明胶海绵微粒平均用量为(12.5±3.6)mg。观察治疗前后1、3、6、12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瘤体直径治疗前平均为(8.3±1.9)cm,治疗后平均为(2.8±0.9)c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7,P<0.0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超低压间断栓塞治疗CHL安全有效、创伤小,娴熟的插管技术、耐心地超低压间断栓塞是治疗CHL的关键。
- 张冰沸吴爱萍刘道军王义刚唐红
-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栓塞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明胶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