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烈亮

作品数:7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4篇乳腺癌患者
  • 4篇癌患者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疗效
  • 2篇免疫
  • 2篇化疗
  • 2篇辅助化疗
  • 2篇HER-2
  • 2篇表皮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毒副反应
  • 1篇亚群

机构

  • 6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王烈亮
  • 4篇吴毓东
  • 4篇杨丽萍
  • 3篇梁璟慧
  • 3篇孙正魁
  • 1篇徐卫英
  • 1篇石岚
  • 1篇罗庆丰
  • 1篇周锋江
  • 1篇高玟
  • 1篇贺方书
  • 1篇刘民锋
  • 1篇戈卓
  • 1篇刘岚
  • 1篇谢小萌
  • 1篇叶长生
  • 1篇董赟
  • 1篇唐牧

传媒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运用品管圈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的实践被引量:48
2013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针对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与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进一步改进,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PICC穿刺点红肿、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均下降,且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品管圈对PICC维护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PICC换药室管理制度、PICC维护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和完善。
石岚徐卫英董赟王烈亮戈卓吴毓东
关键词:品管圈PICC并发症
ER、PR和HER-2在乳腺髓样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髓样癌病例,采用MaxVisionTM试剂盒行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16例乳腺髓样癌组织中ER、PR、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结果,取同期的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对照研究。结果乳腺髓样癌的免疫组化显示乳腺髓样癌组ER阳性率为3/16(18.75%)、PR阳性率为4/16(25.00%)、HER-2阳性率为5/16(31.25%)、三阴性乳腺癌为8/16(50.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ER阳性率为35/53(66.04%)、PR阳性率为32/53(60.38%)、HER-2阳性率为20/53(37.74%)、三阴性乳腺癌为6/53(11.32%);乳腺髓样癌组E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2=11.107,P<0.01),乳腺髓样癌组中的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2=6.164,P<0.05)。乳腺髓样癌组中的HER-2阳性表达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差异无显著性(2=0.224,P>0.05)。结论乳腺髓样癌的三阴性乳腺癌所占比例较高,激素受体阳性率低,该类型乳腺癌患者预后是否良好,需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王烈亮叶长生刘民锋谢小萌
关键词:乳腺髓样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新辅助化疗初期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初期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查体中心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环磷酰胺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表阿霉素80 mg/m^2静脉注射,第1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3周为1个周期,共化疗3个周期。观察组于化疗前后、对照组于查体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水平。结果化疗前及化疗第1周观察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化疗第2、3周期观察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逐渐升高,逐渐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化疗第2、3周期观察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水平化疗前后变化不大(P>0. 05)。年龄≤60岁组化疗前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 60岁组(P <0. 05),Ⅱb期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Ⅲ期患者(P <0. 05)。结论新辅助化疗初期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且年龄越小、分期越低免疫功能改善效果越好。
刘超杨丽萍程红王烈亮孙正魁吴毓东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远、近期疗效及Ki-67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远、近期疗效及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患者160例,依据化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新疗组,每组8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85 mg/m2表柔比星),新疗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TEC方案),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随访3年,分析所有患者疗效、生存预后及化疗前、手术后Ki-67表达情况。结果新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手术后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1、2、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Ki-67阳性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远、近期疗效,降低患者体内Ki-67表达,且化疗后Ki-67表达可能与患者生存预后有密切关联,对化疗结局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杨丽萍王烈亮梁璟慧吴毓东孙正魁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KI-67
全文增补中
PD1蛋白表达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PD1蛋白(programmed death-1,PD1)阳性表达对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axVin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17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PD1表达标记。结果117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有27例PD1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3.1%。PD1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脉管浸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相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肿瘤分子表型的ER、PR、Cer Bb-2的阳性结果及淋巴细胞浸润无显著性相关。结论PD1是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患者重要的浸润因素。
杨丽萍罗庆丰高玟孙正魁李江龙梁璟慧王烈亮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赫赛汀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赫赛汀治疗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常规组和赫赛汀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赫赛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赫赛汀治疗,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赫赛汀组患者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和赫赛汀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赫赛汀治疗可有效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化疗疗效,且无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的风险。
杨丽萍梁璟慧唐牧王烈亮吴毓东
关键词:赫赛汀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疗效毒副反应
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测量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及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精确测量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分析患者脂肪肝发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动态监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的发生、尽早给予干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收集73例手术后病理显示激素受体阳性、内分泌治疗至少两年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肝脏3.0T MR mDixon-Quant检查,精确测量肝脏的脂肪含量并按照外文标准以肝脏MR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大于6.4%作为脂肪肝的诊断标准,用于判断患者有无脂肪肝的发生。并根据标准把脂肪肝分成轻度、中度、重度。另于磁共振检查当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标本进行肝功能检查。将磁共振PDFF值与肝功能主要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3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后2年中共有27例发生脂肪肝,发生率为36.9%(27/73),PDFF为(15.25±6.42)%;发生脂肪肝最早的时间在内分泌治疗后3个月;27例脂肪肝以轻、中度脂肪肝为主,占81.5%(22/27),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PDFF分别为(8.76±2.21)%、(18.65±1.23)%、(24.00±1.12)%。患者脂肪肝发生前后和不同程度脂肪肝组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脂肪肝患者PDFF均提示肝脏脂肪含量增加,但其中仅19例肝功能ALT、AST指标异常,另8例尚处于正常范围。结论应用MR mDixon-Quant技术可精确测量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判断脂肪肝的程度,要比肝功能指标ALT、AST更早提示肝脏脂肪沉积及受损情况,可为临床动态监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脂肪肝的发生并给予及早的干预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无创、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法。
周享媛曾乔王烈亮贺方书周锋江刘岚
关键词:乳腺癌脂肪肝肝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