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绥
- 作品数:27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声带早期癌DNA分析及p53、Ki-67和bcl-X的表达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以声带原位癌和早期微小浸润癌为主要研究对象 ,探讨声带从良性到恶性病变各阶段中DNA倍体及基因表达的变化 ,并结合其临床生物学行为 ,深入了解其实质。方法 对 18例声带肿瘤性病变做激光扫描细胞DNA分析并进行随访。对 6 2例声带病变 ,以声带原位癌 (CIS)和早期微小浸润癌 (EMIC)为主 ,与声带浸润性癌、声带息肉分别分为 3组 ,检测p5 3、Ki 6 7和bcl X的基因表达并作各组间对比。 结果 DNA倍体分析表明CIS、EMIC和浸润性癌不同 ,前两者几乎都是二倍体 ,而后者 90 %为异倍体 ;随访结果示CIS、EMIC病人无 1例死于肿瘤 ;还发现DNA二倍体和有DNA凋亡峰的肿瘤患者预后好 ,而肿瘤呈异倍体的患者预后差。免疫表型 :p5 3蛋白在声带肿瘤性病变中表达异常高 ;86 %的CIS、EMIC和 91%的浸润性癌都表达p5 3蛋白 ,阳性指数分别为 2 35和 2 2 6 ,同时此两组的Ki 6 7的阳性平均指数也分别为 2 9%和 2 7% ,与声带息肉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另一方面 ,bcl X的表达从良性病变到恶性病变呈递减态势 ,以浸润性癌中下降最明显 ,与息肉病变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2 )。结论 声带良性病变、CIS、EMIC及浸润性癌在基因表达和DNA倍体上表现有所不同 ,提示它们各自之间有本质的差别 ,声带原位癌的表现界于良恶?
- 林梅绥陈颖金嘉平花井淳
- 关键词:声带癌DNA分析P53KI-67BCL-X
-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初步观察被引量:4
- 2001年
- 本文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中的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 (HPIN)现象。回顾性分析 5 4例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患者的前列腺标本切片。统计其中HPIN的发生率 ,并结合患者术前血PSA值 ,分析HPIN与非HPIN之间的血PSA值差别。结果发现 5 4例患者中 2 2例有HPIN表现 ,占总数的 40 .7%。HPIN组与非HPIN组之间的血PSA值无显著性差异。在本组BPH患者中 ,HPIN表现占有一定比例 ,因此认为HPIN现象并非前列腺癌 (Pca)专有。本组中HPIN比例偏高与患者平均年龄较大有关。本研究通过血PSA测定尚无法简单区分HPIN和非HPIN。对于HPIN现象 ,一方面应提高警惕 ,密切随访 ;另一方面也不必盲目悲观 ,毕竟HPIN只是一种前列腺癌的前驱表现 。
- 卢慕峻姚德鸿蔡军赵雁飞林梅绥束木娟王炜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特异抗原
- 细胞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阐明细胞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EM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 1例细胞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 ,并与 1例经典型EMC和 3例骨内黏液变性为主的软骨肉瘤 (SCM)比较 ,结合文献对EMC的性质、病理形态学特点、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 细胞型EMC表现为结节状、实性的细胞团 ,细胞大小一致 ,圆形或卵圆形 ,无明显异型 ;多切片观察可以找到特征性的黏液性结节。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S 10 0蛋白和NSE(+)。结论 细胞型EMC因临床少见而极易误诊 ;它的生物学行为与经典型的EMC不同 ;
- 林梅绥王坚
- 关键词: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文献复习结节细胞型肿瘤免疫组化
- 术中冰冻切片588例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术中冰冻切片588例分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病理科(200540)桂律林梅绥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对外科医师决定手术范围和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本文分析我院近4年来所作的588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着重讨论冰冻切片的目的和要求,旨在进一步密切外科和病理医师的...
- 桂律林梅绥
- 关键词:手术中病理组织切片冰冻切片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表达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血型抗原LewisA和Lewis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 ,测定血型抗原LewisA和LewisX在 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6 8例非肿瘤性移行上皮黏膜中的表达 ,并收集10例膀胱癌及 10例正常人的尿脱落细胞标本进行LewisX免疫染色。结果 LewisA和LewisX在膀胱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1 9% (6 8/ 83)和 83 1% (6 9/ 83) ,非肿瘤黏膜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2 9% (36 / 6 8)和 11 8% (8/ 6 8)。LewisA和LewisX的表达强度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 ,但膀胱癌的LewisA和LewisX表达强度高于非肿瘤黏膜 (P <0 0 5 )。 2 0例尿脱落细胞标本中 ,8例膀胱癌LewisX表达阳性 ,正常人组全部阴性。结论 LewisA和LewisX可成为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参考指标 ,特别是LewisX 。
- 桂律张文夏罗金芳王丽李如昌林梅绥许祖德
-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血型抗原LEWISX基因表达免疫组织
- 膀胱尿路上皮癌MMP-2表达及其与FAK、p53、bcl-2、Ki-67的关系被引量:23
- 2003年
- 目的 比较不同分化和浸润程度膀胱尿路上皮癌MMP 2表达及其与FAK、p5 3、bcl 2和Ki 6 7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 8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 6 8例非肿瘤尿路上皮 ,进行MMP 2、FAK、p5 3、bcl 2和Ki 6 7的表达检测。结果 MMP 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性移行上皮 ,其表达强度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浸润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强。分化差和浸润性膀胱癌中FAK和p5 3表达增强 ,并与MMP 2表达呈正相关 ;分化差膀胱癌中Ki 6 7表达增强而bcl 2表达丢失 ,Ki 6 7与MMP 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进展和分化过程中 ,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肿瘤细胞分泌MMP 2越多 ,其浸润和转移的能力也越强。FAK、p5 3、Ki 6 7和bcl 2不但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 ,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MMP 2的调控。
- 桂律许祖德罗金芳林梅绥李如昌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MMP-2表达FAKBCL-2KI-67膀胱肿瘤
- 头皮增生性毛鞘瘤被引量:2
- 1999年
- 桂律林梅绥叶宣光
- 关键词:病理
- 颞叶胶质肉瘤1例
- 2001年
- 陈颖林梅绥束木娟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肉瘤病例报道罕见肿瘤
- 膀胱癌中mdm2、p53蛋白和粘着斑激酶表达的病理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mdm2、p53蛋白和粘着斑激酶(FAK)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与肿瘤生物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mdm2、p53蛋白和FAK在81例TC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dm2、p53蛋白和FAK在T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粘膜,mdm2在p53阳性TC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 mdm2和p53在TCC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mdm2、p53蛋白和FAK可作为TCC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 桂津罗金芳李如昌林梅绥许祖德
- 关键词:移行细胞癌MDM2粘着斑激酶FAKTCC
- 血管内肌周细胞瘤1例报道被引量:3
- 2006年
- 林梅绥束木娟金嘉平
- 关键词:血管外皮瘤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