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珊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2篇微波
  • 2篇微波治疗
  • 2篇病案
  • 1篇多糖核酸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症
  • 1篇腋臭
  • 1篇医院住院
  • 1篇幼儿
  • 1篇再次手术
  • 1篇再次手术原因
  • 1篇治疗扁平疣
  • 1篇实施效果评价

机构

  • 8篇自贡市第四人...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王珊
  • 3篇李强
  • 3篇李军
  • 2篇罗明春
  • 2篇叶庆佾
  • 2篇李伟
  • 1篇吴秋萍

传媒

  • 3篇中国病案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信息化管理在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采用信息化管理对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内涵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呼吸内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信息化管理前(2020年1月1日至7月31日)及信息化管理后(2021年1月1日至7月31日)的病案各216份,分别设为信息化管理前组、信息化管理后组,统计两组VTE风险评估质控指标、诊断质控指标、预防质控指标和结局质控指标。结果信息化管理后VTE风险评估质量明显提高,VTE风险评估率、评估及时率、评估准确率、动态评估率分别为95.37%、91.75%、92.72%、76.21%,均显著高于信息化管理前的74.54%、57.76%、81.99%、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检验方面,信息化管理后VTE风险检查检验率、D-二聚体检测率、静脉超声检查率分别为93.98%、98.03%、87.97%,与信息化管理前的64.81%、82.86%、76.99%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管理方面,信息化管理后中高风险患者预防措施执行率为87.96%,较信息化管理前的59.72%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局指标方面,信息化管理后医院相关性VTE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信息化管理前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能明显提高VTE防控内涵质量,对于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余唯王珊李强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管理
2016年-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恶性肿瘤出院患者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自贡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016年-2020年近5年来恶性肿瘤出院患者信息,了解前10位恶性肿瘤的构成、性别、年龄、地区的分布情况。方法从医院住院病案首页录入系统中获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主要诊断编码为C00-C97的出院患者,对其基本信息核对和校正后录入到Excel数据库,按照年龄、性别、地区、疾病顺位进行统计,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组间用卡方检验。结果病种前10顺位随时间有变化,恶性肿瘤占出院患者的比例从2016年的3.77%增长至2020年的4.21%,前10位恶性肿瘤病种与省内研究有一定差异,气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2543例,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1427例,食管恶性肿瘤1114例始终处于前3位,甲状腺恶性肿瘤排位上升明显;男性恶性肿瘤8341例,女性5838例,45.38%的患者主要集中在60岁及以上年龄。结论5年间恶性肿瘤出院人数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在性别、年龄、地区、职业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男性恶性肿瘤患者多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人群为高发人群,需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癌防筛查;肺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是需要重点癌防的病种,应加大对其投入和癌防宣传力度。
王珊
关键词:恶性肿瘤出院患者
四川省某市病案质量现状及对策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某市出院病案书写质量和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医院管理部门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病案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抽取市属及市注册36家医疗机构2019年1月1日-3月31日和2020年1月1日-3月31日合计418份出院病案,按照四川省病案质量评审标准条款,对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经统计和分析后作出质量评定。结果病案质量总体得分为87.49分,其中三级医院平均90.74分,二级医院平均85.33分,一级医院平均88.53分,三级医院的病案质量明显高于其他级别医院;公立医院平均88.45分,民营医院平均85.47分,公立医院病案质量明显高于民营医院;病案质量缺陷集中在住院病案首页缺陷(292例次)、入院记录缺陷(268例次)、病程记录缺陷(358例次)。缺陷主要特点是记录缺项、不全面;单否项缺陷中知情同意问题有14份病案,其次是抗菌药物使用不符合临床应用指南有9份病案,是单否缺陷的主要问题。结论某市病案质量缺陷问题与医疗机构的差异化受监督力度、改进、质控机制、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应加强督导和培训、强化整改、完善质控机制、提高重视程度,切实提升病案质量。
朱雨菲王珊李伟余唯罗明春
关键词:病案质量
某市35家医院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 分析某市35家医院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现状,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全市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方法 市病案质控中心组织市病案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40名随机抽查某市公立医院22家、民营医院11家,其中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12家、一级医院2家、未评级医院2家共计840份2021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期间的出院病案首页,并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的要求进行检查评分,检查结果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百分位数和构成比表示,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40份住院病案首页平均得分为96.90分,中位数为97.50分,P25=95.50,P75=99。三级医院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最高,二级医院次之(χ^(2)=165.809,P=0.000);妇幼保健院质量最高,综合医院次之,最差为康复医院(χ^(2)=165.809,P=0.000);营利性医院质量高于非营利性医院(χ^(2)=44.858,P=0.000)。840份抽检病案共发生缺陷频次1394次,其中患者基本信息513次(占36.8%)、住院过程信息117次(占8.39%)、诊疗信息493次(占35.37%)、三级医师质控签名211次(占15.14%)、费用信息60次(占4.30%)。结论 受病案信息系统、质控机制及规范掌握等因素影响,全市住院病案首页中前三位缺陷为患者基本信息、诊疗信息以及三级医师质控签名。不同级别医院缺陷分布有差异,三级医院患者基本信息缺陷最多,一级、二级及未评级医院在诊疗信息和三级医师质控签名方面的缺陷占比最高。
王珊朱雨菲李强余唯罗明春
关键词:住院病案首页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李军王珊叶庆佾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扁平疣疗效
微波治疗腋臭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李军王珊叶庆佾
关键词:微波治疗腋臭疗效观察
微波治疗幼儿血管瘤4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吴秋萍李军王珊
关键词:微波治疗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自贡市某三甲综合医院43例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对43例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对策,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方法对医院2021年1—9月发生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前三位科室为神经外科(22.10‰)、消化内科(6.41‰)、胸心大血管外科(5.36‰);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切口或伤口出血、血肿(18.60%)、胸腹盆腔脏器术后出血(13.95%)、术后感染(11.63%);从手术级别来看,四级手术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3.76‰,为所有手术级别中最高;从手术医师职称和患者年龄分布来看,以副主任医师一级手术医师(53.49%)以及45~74岁的患者为最多。结论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患者自身、操作技术和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等因素有关,应重视科室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的监管,强化医师技能培训,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王珊朱雨菲余唯李强李伟
关键词:围手术期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