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禹博

作品数:38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9篇视网膜
  • 29篇网膜
  • 24篇玻璃体
  • 20篇手术
  • 15篇玻璃体视网膜
  • 14篇视网膜手术
  • 13篇视网膜脱离
  • 13篇玻璃体视网膜...
  • 8篇巩膜
  • 6篇术后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硅油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全氟萘烷
  • 5篇黄斑
  • 5篇巩膜扣带
  • 5篇巩膜扣带术
  • 4篇切除

机构

  • 25篇天津市眼科医...
  • 14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眼科研...

作者

  • 38篇关禹博
  • 25篇陈松
  • 18篇李燕
  • 14篇赵秉水
  • 10篇王莹
  • 5篇张珑俐
  • 4篇刘蓓
  • 4篇陈伟
  • 3篇刘培
  • 2篇李立
  • 2篇白景文
  • 2篇陈薇婴
  • 2篇吴淑荣
  • 2篇诸葛万银
  • 2篇姜浩
  • 2篇郭荣珍
  • 2篇林锦镛
  • 2篇王昀
  • 2篇洪巧兰
  • 2篇韩梅

传媒

  • 7篇临床眼科杂志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3例硅油取出时机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分析硅油充填的时间与视网膜复位的关系及硅油在眼内存留时间和硅油并发症产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83例 ( 83只眼 )行硅油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结果 行硅油取出的时间为 3~ 13个月 ,平均 8个月。在无发生硅油相关的并发症的条件下 ,78例在取出硅油之后 ,视力无明显改变或稍有提高。角膜变性的病例 ,在硅油取出之后 ,其混浊情况无明显改变。 11例青光眼在硅油取出之后眼压恢复正常者 8例 ,5例在硅油取出之发生了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硅油取出的最佳时机是 3~ 6个月。硅油取出可以缓解硅油并发症的发展。硅油取出术的并发症主要为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出血、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及低眼压。
关禹博陈松赵秉水
关键词:硅油并发症玻璃体手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手术时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itreoretinal surgery,VRS)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5月行 VRS联合过氟化碳液体、视网膜切开和硅油填充术等技术治疗的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retinal detachment,RD) 4 7例 (4 7只眼 ) ,其中男 4 3例 ,女 4例 ,年龄 10~ 5 1岁 ,平均 (30 .3± 11.0 )岁。 17只眼继发眼球穿孔伤缝合术后 ,30只眼继发眼球钝挫伤 ,9只眼合并眼内异物。患者的 RD时间从 6小时至 2年 ,平均 (1.8± 4 .1)月。所有患者都有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和前 PVR,PVR均在 C3级以上。 4 7只眼经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 2 3只眼 (4 8.9% ) ,另 2 4只眼在 VRS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 RD,在术后 6~ 8周分别再次行 VRS或巩膜扣带术 (scleral buckling surgery,SBS)等 2次以上手术 ,其中再次行硅油下剥膜术 16只眼。术后随访 3~ 2 7月 ,平均 9.5月。结果 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 4 2只眼 ,部分复位 3只眼 ,失败 2只眼 ,总有效率 95 .7%。术后视力提高者 32只眼 (6 8.1% ) ;0 .0 1以上视力 2 9只眼 (6 1.7% )。10只眼采用 m ERG检测比较 ,有 6只眼术后总反应密度较术前有所提高。硅油填充术 4 1只眼 ,3~
陈松王莹吴秋菊赵秉水李燕刘培关禹博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回顾性分析
全氟萘烷液在眼内应用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全氟萘烷(PFDL)在眼内存留不同时期眼组织结构、电生理改变及相关损伤机制.方法 选择白兔前房及玻璃腔内填充不同数量的PFDL,分别于术后6h、24h、72h、7d、30d、60d,对角膜和视网膜进行透射电镜检查,及角膜内皮镜和电生理检查.结果 术后24h到术后7d,观察到的病理改变为细胞水肿等变性反应;术后第30d、60d出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下降,b波的振幅显著降低,角膜上皮及实质细胞坏死,细胞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视网膜感光细胞膜盘变性、萎缩和坏死,细胞间及神经纤维层树突水肿等严重的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在角膜内皮细胞和视网膜感光细胞发现有髓磷体的存在.结论 PFDL在眼内存留24h以上对视网膜及角膜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机制与PFDL的重力压迫作用、产生自由基和PFDL破坏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临床上不宜作眼内长期填充物.
关禹博陈松白景文杨海贤王莹
关键词:角膜视网膜全氟萘烷
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眼底血流的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图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以及巩膜扣带术(scleralbucking,SB)对视网膜和视乳头血流的影响。方法52例52眼单眼RD接受常规SB,手术方式包括巩膜环扎术、巩膜外冷冻术、眼内注气,应用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分析仪(Heidelbergretinalflowmeter,HRF)检测术前患眼和对侧健眼的视网膜和视乳头血流灌注情况。术后随访3m。结果RD组眼底血流检测参数普遍低于健眼,SB后视乳头大血管的血流量、血流速术后各组低于健眼及术前组,颞侧视乳头盘沿的血流量、血流速术后各组低于健眼,鼻侧视乳头盘沿的血流量术后各组低于健眼(P<0.05)。结论RD眼眼底血流明显下降,其对视乳头和视网膜的血流量影响最大,在对眼底各部位影响方面,以对视乳头大血管三项指标的影响最大。而术后视网膜复位并没有改善其眼底血流,这可能是RD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珑俐陈松赵秉水韩梅关禹博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
真菌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导致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一些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确诊为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房水和玻璃体液进行直接涂片以及细菌和真菌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外伤性眼内炎房水和玻璃体液直接涂片查真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3%和38%,术后眼内炎患者房水和玻璃体液直接涂片查真菌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4%和26%。真菌阳性者经鉴定其中茄病镰刀菌7例、串珠镰刀菌5例、白色念珠菌2例、烟曲霉菌5例、黄曲霉菌4例、链铬孢霉菌4例。镰刀菌、曲霉菌和链铬孢霉菌对特比奈芬和伏立康唑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多数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但对特比奈芬耐药,对其他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一。结论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链铬孢霉菌等,镰刀菌、黄曲霉菌、链铬孢霉菌对特比奈芬和伏立康唑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多数常用抗真菌药物较敏感但对特比奈芬耐药。
陈薇婴关禹博
关键词:眼内炎真菌性眼内炎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抗真菌药物
直视眼底行视网膜下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视网膜复位手术中视网膜下液引流术的完成既是重要又是易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步骤,因此本文探讨应用间接检眼镜直视眼底下对视网膜脱离病例经巩膜穿刺完成视网膜下引流放液方法与传统切开巩膜穿刺脉络膜完成视网膜下引流放液方法的安全性...
李燕王莹关禹博姜浩陈颖
文献传递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玻璃体手术观察
关禹博陈松李燕范红
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硅油取出术后难治性青光眼被引量:3
2011年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并发症,其中一过性或持续性眼压升高是是硅油填充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此并发症一旦发生对于药物降眼压失败的病例,多选择将硅油取出,但部分病例硅油取出后眼压仍较高。
关禹博李燕李立陈松范虹
关键词: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硅油取出难治性青光眼二极管激光术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ROLS全视野镜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 ROL S(reinverting operating system )即称再翻转直立正像手术透镜系统 ,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 1998年 7月~ 1999年 10月期间在显微镜下应用 ROL S完成 10 9例 (10 9只眼 )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83只眼 (76 .1%) ,其中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8只眼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17只眼 ,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31只眼 ,后极裂孔性视网膜离 17只眼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 6只眼(2 3.9%) ,其中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 10只眼 ,中央静脉分支阻塞并发视网膜脱离 9只眼 ,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取出后并发视网膜脱离 7只眼。 10 9只眼均在 ROL S全视野镜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结果  10 9只眼经过 3~2 5个月随访 ,平均为 (8.4± 4.9)个月。一次手术复位 96只眼 (占 88.1%) ,未复位 13只眼 (占 11.9%)。 5只眼经两次手术成功 ,最终解剖复位 10 1只眼 ,成功率达 92 .7%。视力增加者 77只眼 (占 70 .6 %) ,不变者 2 8只眼 (占2 5 .7%) ,视力减退者 4只眼 (占 3.7%)。最佳视力达 0 .5。结论 应用 ROL S全视网膜镜可为术者提供一个较高倍率 ,较稳定的从黄斑到锯齿缘的全景视网膜观察。使术中完成气液交换 ,切除前 PVR,施行周边 36 0度视网膜切开或切除 ,彻底完成硅油与重?
赵秉水陈松李燕关禹博刘蓓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外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其他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及眼底血管性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vitreous retinal surgery,VRS)效果。方法 统计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7月我院 6 9例 (73只眼 ) PDR组和非 PDR组视网膜静脉阻塞 (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及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retinal periphlebitis,又名 Eales病 ) VRS后的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研究组分为 PDR组 30例 (33只眼 ) ,非 PDR组 39例 (40只眼 ) (包括 RVO2 6例 2 6只眼和 Eales病 13例 14只眼 )。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玻璃体切除、膜剥离、过氟萘烷液体使用 ,眼内激光、气体或硅油填充。结果  PDR组术后视网膜复位 31只眼 ,非 PDR组术后全部解剖复位 ,PDR组解剖复位率低于非 PDR组 ,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PDR组术后视力提高 11只眼 ,非 PDR组术后视力提高 31只眼 ,两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14 .4 37,P =0 .0 0 0 ) ;PDR组术后并发性白内障 14只眼 ,非 PDR组并发性白内障 2只眼 ,两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14 .798,P =0 .0 0 0 ) ;PDR组继发青光眼 5只眼 ,非 PDR组继发青光眼 1只眼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0 15 ,P <0 .0 5 )。
陈松王莹赵秉水李燕刘培关禹博张珑俐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