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东方语言与翻译学院 作品数:380 被引量:748 H指数:11 相关作者: 卢卫中 徐凤 李德高 夏云 颜丙香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构建任务引领的新型多维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2011年 商务英语是一门复合性学科,它向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商务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寻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任务教学为方法指导的多维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详细论述其设计原则与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期引发思考,进一步完善这一教学模式。 张涛 郑阳 刘瑶关键词:建构主义 任务教学法 商务英语 教学模式 黑人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以《秀拉》中同名主人秀拉为例 2015年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描写了黑人女性秀拉为构建自我身份所作出的不懈抗争。小说再现了生活在种族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揭示了黑人女性面临的身份困境,并进一步引导读者对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身份建构等问题进行思考。本文将对秀拉的身份建构历程进行回顾,并就其失败的结果分析可能的原因和由此所带来的启示。 李爽关键词:黑人女性 身份构建 “V上”的语义类型及其认知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V上"的基本共时义,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种:向上的趋势、动作的实现、行为的开始/状态的实现以及动作数量、价值或程度的累积。本文在对"V上"的语义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力图揭示"V上"结构的隐喻和转喻机制。研究表明,客体上升是个有起点有终点的位移过程,而事件的完成、动作的累积以及状态的变化也是个有起点有终点的位移过程,因此,"V上"的隐喻机制在于客体上升与事件过程这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符合隐喻的内涵;而其转喻机制是用客体上升三要素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来代指事件的整个过程,符合部分代整体的内涵;对于大部分"V上"结构来说,隐喻和转喻机制往往共同作用于其语义生成过程。 信晓倩 卢卫中关键词:语义类型 隐喻 转喻 韩中经贸术语的翻译方法研究 2016年 中韩自贸协定的正式签订,极大地促进了中韩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经贸翻译在中韩翻译中的比重。为了进一步提高经贸翻译的质量和效率,对中韩经贸术语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在实例中具体地分析韩中经贸术语的翻译方法,以此期望能对翻译工作者提供帮助。 王秀娜 白璐关键词:翻译方法 浅论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连歌汉译中的应用——以连歌《水无濑三吟百韵》的汉译为例 2015年 连歌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拥有独特的格式、韵律和意境美。如何将其独特文化特色翻译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在连歌的汉译过程中,将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运用进去,以《水无濑三吟百韵》节选的译本为例,分析纽马克的理论在连歌汉译中的实践指导意义。 陈晨关键词:汉译 彼得·纽马克 21世纪我国高师英语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2007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教育正逐渐成为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本文结合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高师在英语教师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杨春梅关键词:教师教育 英语 旅游外宣资料小型语料库建设及应用——以山东省旅游外宣为例 被引量:1 2011年 该文针对山东旅游文化特色,阐释了建设一个旅游外宣资料小型语料库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式,为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感兴趣的广大师生提供经验的同时,结合翻译实践,方便议员的旅游翻译工作。 房田 石美珍关键词:小型语料库 山东旅游 《山椒鱼》和《黑雨》的现实性解析 被引量:4 2014年 《山椒鱼》和《黑雨》是日本现代作家井伏鳟二前期文学和后期文学的最高杰作。这两部作品风格截然不同,创作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下,但在作者观察社会的第三者立场、肯定现实的平和态度和追求未来的美好希望这些方面极具不谋而合之处,而且作者的态度更彰显了小说特有的主题精神。 徐凤美国政治话语中的隐喻劝说机制研究——以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为例 被引量:1 2019年 政治和隐喻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政治为隐喻的运用提供了必要的语言环境,而隐喻则为政治话语劝说意图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运用隐喻识别程序甄别、提取隐喻,借以考察特朗普和希拉里在2016年总统竞选辩论中采用的隐喻劝说机制,并对比分析二者劝说机制的异同及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特朗普和希拉里在竞选辩论中均将旅程隐喻和战争隐喻作为统摄性隐喻;二者通过凸显隐喻中的不同语义元素,来传达出各自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人类相似的身体体验和基本文化体验决定了二者在隐喻劝说机制上存在某些共性,而隐喻劝说机制的差异可归结为二者不同的道德模式和执政理念。 侯学昌 卢卫中关键词:政治话语 概念隐喻 词汇构式模型:构式语法家族的新成员 被引量:6 2019年 词汇构式模型是认知语言学家Ruiz de Mendoza及其合作者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的构式语法理论,旨在系统地解释构式与人的认知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揭示不同类型的概念型式如何互动,从而产生复杂的语义表征。该理论吸收了认知语义学、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构式语法理论的诸多缺陷,在深度和广度上推进了构式语法与其他语言学理论之间的对话与融合。本文介绍词汇构式模型的基本假设、总体框架与主要观点,评述该理论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龙磊 卢卫中关键词:构式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