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儿童
  • 3篇图像
  • 3篇图像质量
  • 2篇低剂量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可行性
  • 2篇CT检查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顶枕部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心电门控技术
  • 1篇心脏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 1篇枕部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郭斌
  • 2篇李姝
  • 2篇杨明
  • 1篇柴雪娥
  • 1篇张新荣
  • 1篇赵萌
  • 1篇姜辉
  • 1篇韩素芳
  • 1篇李慧君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儿童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MSCT诊断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发生于儿童不同类型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探讨MSCT在诊断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MSCT的影像表现。结果:28例下腔静脉畸形中双下腔静脉13例,CT表现为左肾静脉向下发出一根血管,在腹主动脉左侧与之伴行,腹主动脉右侧下腔静脉正常显影。左下腔静脉9例,CT表现为右肾静脉水平上方下腔静脉显影正常,肾后段腹主动脉右侧无下腔静脉伴行,肾后段腹主动脉左侧可见与左肾静脉汇合的下腔静脉。左下腔静脉伴奇静脉回流1例,CT表现为静脉期左下腔静脉在左肾静脉汇入后与奇静脉连接。下腔静脉肝段缺如伴奇静脉/半奇静脉回流4例,CT表现为下腔静脉在第二肝门处形成盲端,向下至肾静脉水平下腔静脉未显影,双肾静脉汇合处下腔静脉再次显影,半奇静脉明显扩张,在心底水平跨过中线注入增宽的奇静脉,向上汇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肾后段缺如伴奇静脉回流1例,CT表现为下腔静脉于肾静脉水平以下未能显示,奇静脉扩张,下肢血液经腰升静脉、奇静脉回流至右心房。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各型下腔静脉,是诊断下腔静脉畸形的重要检查方法。
王心郭斌张新荣
关键词:下腔静脉畸形MSCT
婴幼儿顶枕部闭锁性脑膨出的影像诊断
2017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顶枕部闭锁性脑膨出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患儿的影像表现。结果:患儿均以出生后发现顶枕部包块就诊。发生于顶部者7例,其中7例伴永存镰状窦,5例直窦细小,2例直窦缺如,6例显示小脑幕开裂并异常脑脊液通道,1例并侧脑室扩大、脑室旁灰质异位。发生于枕部者10例,其中2例伴永存镰状窦,1例直窦细小,1例直窦缺如,7例显示直窦上抬,1例直窦发育正常,9例显示小脑幕开裂并异常脑脊液通道,3例并侧脑室扩大(其中1例并胼胝体发育不良)和脑发育不良。结论:顶枕部包块是闭锁性脑膨出的直接征象,但颅内结构的变化才是闭锁性脑膨出与其他包块鉴别的关键所在。
柴雪娥李慧君郭斌韩素芳赵萌
关键词:影像诊断婴幼儿
双定位像结合DoseRight技术降低OSAHS儿童上气道CT检查辐射剂量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正侧位定位像结DoseRight技术进一步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儿童上气道CT检查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搜集行上气道CT检查的3~7岁患儿107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飞利浦128iCT进行数据采集,试验组采用上气道正侧位定位像定位,对照组只采用侧位定位像定位。记录两组患儿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 volume dose index,CTDIVOL)以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所得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结果实验组ROI1的SD值高于对照组而SN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5.98,P<0.01);两组患儿SD值及SNR在ROI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9,P=0.772);实验组平均CTDIVO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12);对照组平均DLP较实验组高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19)。结论双定位像结合DoseRight技术能够降低OSAHS儿童上气道CT检查的辐射剂量并保证图像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仰飞牟道远郭斌姜辉边传振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仿真滤线栅及图像增强后处理算法用于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
2024年
目的 观察以仿真滤线栅(SG)和图像增强(SE)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接受410次床旁X线检查的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资料,包括290幅胸部平片、51幅腹部平片及69幅胸腹联合平片;分别以SG和S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评估后处理图像质量。结果 410幅SG后处理图像中,2分250幅、1分147幅、0分13幅;SG可显著改善年龄≥1岁和体质量≥10 kg患儿图像质量(P均<0.05),且显示骨骼、气管、外周血管、异物、腰大肌和肠道气体效果较好(P均<0.05)。410幅SE后处理图像中,2分250幅、1分58幅、0分102幅;SE可显著改善年龄≥0.5岁和体质量>4 kg患儿图像质量(P均<0.05),且显示骨骼、气管、大血管、外周血管、心脏后血管和异物效果较好(P均<0.05)。结论 SG可显著改善低剂量X线片显示年龄≥1岁和体质量≥10 kg儿童骨骼、气管、外周血管、异物、腰大肌和肠道气体的质量,而SE则可改善显示年龄≥0.5岁和体质量>4 kg儿童骨骼、气管、大血管、外周血管、心脏后血管和异物的质量。
薛丽荣王中秋李姝杨明郭斌荀冲
关键词:儿童X线图像质量
数字化X射线摄影全脊柱成像技术在儿童脊柱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全脊柱成像技术在儿童脊柱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7例脊柱侧弯患儿,均拍摄数字化化X射线摄影全脊柱成像96帧,应用长骨拼接软件,对拼接后获得的脊柱全景影像质量进行评估。选取术前、标准的前后位脊柱侧凸的影像及相应拼接后的全脊柱影像进行脊柱侧凸角(Cobb)的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除2例因体位改变导致自动缝合错误,通过手动调整,达到拼接要求,其余长骨拼接功能一次成功。所有患者均未重复摄片,拼接成功率97. 92%。拼接前后影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拼接前后图像进行Cobb角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信度分析及两次测量差值的非参数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数字化全脊柱成像技术成像清晰,无拼接伪影,为脊柱侧凸临床诊疗及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应用前景广泛,值得临床推广。
竺陈王莎莎张楠郭斌荀冲
关键词:脊柱侧凸数字化X射线摄影儿童
模拟心电门控技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的可行性
2023年
目的评估模拟心电门控技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CT检查的100例3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50例以儿童真实心电门控(真实心电组)、50例以模拟心电门控(模拟心电组)进行扫描;比较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包括解剖结构显示评分、光束硬化伪影评分及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2组图像质量均符合要求。真实心电组解剖结构显示评分2(2,3)、光束硬化伪影评分3(2,3)、整体图像质量评分4(3,5),模拟心电组分别为2(2,2)、2(2,3)、4(4,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59、1.424、0.373,P=0.796、0.154、0.709)。结论模拟心电门控技术可用于3岁以下儿童心脏CT检查。
竺陈荀冲郭斌杨明李姝
关键词:儿童心脏图像质量心电门控技术
外伤儿童颅脑CT螺距和探测器排数选择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螺距和探测器排数的选择对外伤儿童颅脑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组合减少患儿在颅脑CT扫描中的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8年4—8月在某院行CT扫描的颅脑外伤患儿71例,随机分为A、B、C 3组,其中A组20例,扫描时螺距为0.2,探测器排数为64排;B组26例,扫描时螺距为0.2,探测器排数为32排;C组25例,扫描时螺距为0.4,探测器排数为64排。对所得图像进行主观及客观分析,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扫描时间、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和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和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测器排数为64排时,C组的扫描时间、DLP、ED分别比A组减少约48.8%、8.3%和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距为0.2时,A组扫描时间、DLP、ED分别比B组减少约42.2%、13.8%和1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患儿,在进行螺旋CT扫描时,选用大螺距、多探测器排数进行快速扫描,减少检查时间且不影响图像质量,而如需重点观察颅底等特殊部位时,选用小螺距、多探测器排数进行扫描,以获得更加优质的图像质量。
竺陈王莎莎郭斌边传振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分析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2例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小儿支气管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低管电压组(80kv)、中管电压组(100kv)、高管电压组(120kv),每组各24例。分别进行低剂量CT扫描后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小密度投影等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后判断异物位置。比较多层螺旋CT与纤维支气管镜的符合结果,同时对不同管电压下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均完成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组图像均未出现Ⅲ级图像,并且三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管电压组所接收辐射量低于中管电压组和高管电压组(P<0.05),中管电压组所接收辐射量低于高管电压组(P<0.05)。两种方式检查各位置以及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表现直接征象:气管及支气管出现柱状、环状、弧形以及不规则等高密度影38例(52.8%),出现气道狭窄、"截断征"等28例(38.9%);间接征象:患儿出现肺气肿33例,肺炎27例,肺不张13例,胸腔积液3例,支气管扩张2例,纵膈及皮下积气3例,间质性肺气肿4例,纵膈移位30例。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可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并可准确显示异物的大小、位置、形态等特点,同时降低管电压可减少CT扫描的辐射量,且图像质量未出现下降,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竺陈荀冲郭斌张楠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支气管异物图像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