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毅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2篇代谢
  • 2篇代谢显像
  • 2篇心肌灌注
  • 2篇室壁
  • 2篇室壁瘤
  • 2篇显像
  • 2篇小型猪
  • 2篇门控
  • 2篇门控心肌
  • 2篇门控心肌灌注
  • 1篇电针
  • 1篇动物
  • 1篇心肌灌注显像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构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实验动物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3篇田毅
  • 2篇田丛娜
  • 2篇耿庆海
  • 2篇唐跃
  • 2篇张晓丽
  • 2篇张宗耀
  • 2篇王伟学
  • 2篇魏红星
  • 2篇王红月
  • 2篇王琦
  • 1篇张金铃
  • 1篇方继良
  • 1篇荣培晶
  • 1篇雷洪涛
  • 1篇贾术永
  • 1篇何勋
  • 1篇石力

传媒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评价小型猪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功能和重构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建立小型猪室壁瘤模型,应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评价室壁瘤形成过程中左心室心肌灌注、左心室整体功能及局部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室壁瘤大小(呈反向运动或无运动的心肌节段数)与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重构程度[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关系。方法 :中华小型猪16只,雌雄不限,采用结扎钝缘支远端,阻断回旋支供应心尖部血流,并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分叉处以下1 cm处放置Ameroid环的方法建立模型,并在建模后的不同阶段(1 W、4 W、8 W)采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动态观测心肌灌注减低程度和范围、室壁瘤形成情况以及LVEF、LVEDV、LVESV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5头猪术中死亡,2头于术后第1周显像前死亡。6头猪在第8周末证实有室壁瘤形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9头猪成功完成动态显像。显像结果为,在第1周(基础)有4头猪形成心尖部大室壁瘤,2头猪形成心尖部小室壁瘤,3头猪无室壁瘤形成。大室壁瘤猪第4周及第8周显像结果提示灌注受损范围及程度不断增加,室壁瘤逐渐增大,LVESV和LVEDV不断增加,而LVEF逐渐下降;而小室壁瘤或无室壁瘤猪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以上指标均趋于相对稳定;另外,室壁瘤大小与LVEF、LVEDV和LVESV均呈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726、0.855和0.825,P均<0.05)。结论:在室壁瘤形成的初期,当心肌灌注受损范围及程度比较严重时,容易形成大的室壁瘤,左心室整体功能受损程度和左心室重构程度随时间延长将逐渐加重,预后不良。反之,不形成或形成小的室壁瘤,预后较好,随时间变化均无明显心室重构。提示在急性期形成室壁瘤的大小可以在早期预测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程度的发展趋势。
科雨彤田丛娜魏红星田毅王伟学杨易剑张宗耀耿庆海王琦王红月张晓丽唐跃
关键词:室壁瘤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针刺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系列方法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埋针治疗手术放置Ameroid缩窄环于左前降支的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系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巴马小型猪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放置Ameroid缩窄环制备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内关"穴)和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穴),分别进行"内关"和"足三里"穴埋针并电针治疗,6周后取材。结果术后大体病理显示两组均出现缺血区域,针刺"足三里"穴缺血面积大于"内关"穴,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两组均有线粒体空泡化、纤维化现象。结论针刺心包经"内关"穴可以通过减轻心肌缺血起到保护心肌的效应,但不能抑制已经存在的心肌缺血损伤。说明手术放置Ameroid缩窄环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大型实验动物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并采用埋针进行治疗的方法是可行的。
张金铃田毅荣培晶方继良王瑜石力贾术永何勋雷洪涛孟宏
关键词:巴马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
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评价新方法制作小型猪室壁瘤模型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应用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评价新方法建立小型猪室壁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中华小型猪16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钝缘支远端,并在左前降支(LAD)第1对角支分叉处以下1cm处放置Ameroid环的方法建立模型。在建模后第4周采用门控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观测左心室灌注受损情况(TPD)、存活心肌占左心室百分比(Mismatch)、室壁瘤形成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等指标。建模后第8周处死动物,取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模总体病死率为31.2%(11/16),病理结果证实,8头小猪心尖部有室壁瘤形成。8头小猪完成术后第4周显像,显像结果提示,6头小猪心尖部有室壁瘤形成,2头小猪仅呈现非透壁性心肌梗死表现。与心肌梗死组获得的参数相比较,室壁瘤组的左心室灌注总受损范围(TPD)、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明显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存活心肌百分比(Mismatch)明显下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门控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显像评价结扎冠状动脉钝缘支远端并在左前降支第1对角支下1cm处放置Ameroid环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建立室壁瘤模型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建模成功率高,动物存活率满意,建模后第4周左心室重构明显。
科雨彤田毅田丛娜魏红星王伟学耿庆海张宗耀王琦王红月张晓丽唐跃
关键词:室壁瘤左心室重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