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晓燕

作品数:20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降水
  • 4篇气象
  • 3篇气候
  • 2篇水汽
  • 2篇天文
  • 2篇气象条件
  • 2篇气象要素
  • 2篇强降水
  • 2篇PM10
  • 2篇WRF模式
  • 2篇参数化方案
  • 1篇地面感热
  • 1篇冻融
  • 1篇冻融过程
  • 1篇冻土
  • 1篇短时强降水
  • 1篇对流参数化
  • 1篇对流参数化方...
  • 1篇油菜
  • 1篇源区

机构

  • 20篇青海省气象科...
  • 11篇青海省防灾减...
  • 4篇青海省气象台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海西州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20篇沈晓燕
  • 7篇权晨
  • 5篇肖宏斌
  • 3篇周秉荣
  • 2篇祁栋林
  • 2篇张青梅
  • 2篇李生辰
  • 2篇李甫
  • 1篇苏文将
  • 1篇颜鹏程
  • 1篇苏永玲
  • 1篇何彩青
  • 1篇朱克云
  • 1篇张仙
  • 1篇李金海
  • 1篇张宇
  • 1篇张海宏
  • 1篇马琼
  • 1篇马海超

传媒

  • 4篇沙漠与绿洲气...
  • 3篇高原气象
  • 3篇干旱气象
  • 2篇青海科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青海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湖地区气象要素变化及其对天文观测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青藏高原冷湖地区的气象观测资料,开展了气象要素变化及对天文观测的影响研究,从气温—降水、云量—日照时数、大风—沙尘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冷湖地区进行天文观测的可能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冷湖地区年平均气温低,最高和最低气温差值存在年代际转折特征,转折后气温差值降低(最低气温增加趋势超过最高气温),降水量较少,夏季降水减少而其他季节降水增加,低温少雨的环境有利于大气层结稳定,提升天文观测数据质量;日照时数在年代际转折以后增加,云量减少,低云量有助于电磁波的传播,提升天文观测精度;风速和大风日数在转折以后均为减弱趋势,这使得浮尘日数也减少,这有助于减少天文观测仪器的磨损,增加天文观测仪器的使用寿命。
申燕玲曾淑玲肖宏斌颜鹏程沈晓燕
关键词:气候变化天文观测
青海省长序列高分辨率气象要素栅格数据集构建与评估
2023年
采用中国区域近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MFD)研制方法,融合青海省气象局高时空分辨率气象观测数据,构建了1979—2018年青海省逐3 h的0.01°×0.01°栅格数据集,为气候变化、生态评估、水资源评估提供基础数据。评估结果显示,在月尺度上,气温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接近1.0,相对湿度为0.92,降水为0.85,气压为0.82,风速最低,为0.74;与NCEP、ERA5、CLDAS多类数据集评估结果对比显示,青海省长序列高分辨率气象要素栅格数据集气温与区域站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超过0.74,高于ERA5和NCEP,降水与区域站实测数据相关系数超过0.51,明显高于CMAP、ERA5及GPCP数据集,且时空分辨率方面亦有优势。
权晨赵彤何杰沈晓燕申燕玲
关键词:高分辨率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天文台选址气象条件特征分析
2023年
天文台选址前期必须考虑气象条件的影响。根据1961-2018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冷湖、茫崖和大柴旦3个气象观测站的月数据进行气象条件特征分析,得到冷湖地区云量、气温、风速、水汽压、相对湿度等天文相关气象要素的年、月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冷湖地区水汽压年平均不超过3 hPa,相对湿度为32%,多年平均风速<4 m/s,平均气温常年偏低且较为稳定。相对湿度、风速、大风日数、浮尘日数以及扬沙日数呈减少趋势,且大风、浮尘日数的减少速度较快。冷湖地区大气整层可降水量也明显低于其他地区,1991-2015年平均大气整层可降水量为0.29 mm,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云量较少、平均风速小、气候较为干燥,与其他天文观测台址的气象条件相比,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有明显优于其他天文观测台址的气象条件,适宜开展天文观测研究。
申燕玲沈晓燕权晨祁栋林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气象条件
西宁市区不同天气形势下的PM_(10)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被引量:9
2018年
针对2016年西宁市区稳定和沙尘两种不同天气形势,基于后向轨迹气团的聚类分析法、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结合市环境监测站PM_(10)浓度质量资料,分析了西宁市区不同天气形势下不同来源区域PM_(10)质量浓度的贡献影响及其潜在源区。结果表明:西宁市区稳定天气PM_(10)均来自青海省境内,PM_(10)输送路径以西方和东方转向路径最多,占总轨迹数的34.78%和30.43%;西方路径主要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向东输送,东方转向路径则从西宁市西部地区向东转而向西输送,两者经过的地区均没有明显的沙源;PM_(10)的潜在贡献源区主要在西宁市区及其北部与大通县和互助县交界地区。沙尘天气PM_(10)输送路径除了以来自青海省海西州的西方路径为最多外,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方转向路径也较多,占比分别达到42.11%和36.84%;西方路径PM_(10)主要从沙漠地带南疆—青海省海西州西部向东输送,东方转向路径PM_(10)则经河西走廊沙源地进入西宁市区;PM_(10)污染主要是PM_(10)由沙源地输送进入西宁市区聚集所造成。地形对PM_(10)的输送路径有较大的影响。
谢启玉何永晴朱宝文沈晓燕
关键词:PM10轨迹聚类
WRF模式不同参数化方案组合对青海气温、降水及风速模拟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利用50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对比讨论WRF模式不同微物理过程、积云对流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组合对青海省气温、降水及风速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分别选用Eta(Ferrier)和KF时,气温模拟效果较好;Thompson方案、KF方案和ACM2方案的组合对降水模拟普遍较好;边界层方案的选取对风速的模拟较为重要。(2)对比不同季节的模拟效果可以看出,夏季气温、降水模拟效果均较好。(3)最低气温模拟效果均好于最高气温,最高气温偏低明显。(4)小雨预报普遍偏多,中雨预报略偏少,大雨整体预报偏少。
沈晓燕颜玉倩肖宏斌权晨
关键词:WRF模式参数化方案
冷湖天文台址湿度变化特征分析
2022年
文章分析了冷湖镇与赛什腾山的相对湿度、水汽压特征,结果表明:赛什腾山日相对湿度比冷湖镇大、水汽压较冷湖镇低;相对湿度日变化较平稳,日变幅较冷湖镇小,水汽压日变化两地均较小;各月相对湿度赛什腾山较大,且变化幅度较大,冬季11月相对湿度最小,各月平均水汽压两地变化趋势一致,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整体而言湿度条件有利于天文观测,尤其是秋冬季相对湿度小、水汽压低,适合开展天文观测活动。
蔡琪李积杰樊万珍沈晓燕孙超李素秋
TD204BD-M001型北斗气象通信终端的故障排查
2022年
为了保障冷湖赛什腾山自动气象站的稳定运行,对北斗气象通信终端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基于近年来的维修经验,文章对TD204BD-M001型北斗气象通信终端的华云通达新一代信息传输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电缆、北斗气象通信终端参数设置和主采集器方面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全面分析。
李永顺张仙申燕玲刘逸群沈晓燕
关键词:故障排查自动气象站
不同方法对青海2020年强降水模式产品预报性能的检验对比被引量:4
2022年
基于多模式降水格点预报资料、青海省气象站实况资料及多源融合降水格点分析产品,针对青海省2020年7—8月强降水天气个例,采用TS(threat score)评分等传统检验方法和FSS(fraction skill score)评分及MODE(method of object-based diagnostic evaluation)空间检验方法,对比检验各模式在青海强降水中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1)小雨及以上量级,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全球模式、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CMA-GFS)及GRAPES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GRAPES-Meso)的传统TS评分均较高且预报能力相差不大,但不同检验方法下评分最高的模式略有不同;(2)中雨及以上量级,各模式预报较观测普遍偏西,且传统TS评分差异较为明显,但不同检验方法下模式评分优劣表现较为一致;(3)大雨及以上量级,各模式预报较观测普遍偏北,且预报能力较差,传统TS评分为0,FSS评分有效提高了模式差异性的评估能力,MODE方法则给出了预报和观测对象属性的具体表现,但对检验参数的选取较为敏感。
沈晓燕申燕玲权晨杜华礼颜玉倩
关键词:FSSMODE强降水
IMERG和GSMaP卫星降水产品在三江源区的适用性评估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98个三江源区国家级气象站和区域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对IMERG和GSMaP两种卫星降水产品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并就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分别进行了适用性评估。结果表明:IMERG卫星降水产品与地面观测日降水数据的相关系数中位数达到0.62,均方根误差中位数为4.24 mm,命中率能够达到0.80以上,明显优于GSMaP数据;两种卫星降水产品对小雨等级降水略有高估,而对于中雨和大雨均为低估,尤其对于大雨的低估现象更为严重,其中IMERG对短时强降水的低估是造成大雨低估的主要原因之一;两种卫星降水产品平均相关系数均呈现出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特征,且在低海拔区的相关系数最大,均方根误差最小。
权晨周秉荣沈晓燕申燕玲朱生翠赵彤
青海东部城市群一次沙尘天气中PM10的模拟
2017年
利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研究了青海东部城市群2016年3月9日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中PM10浓度的分布、演变特征,进行了模拟结果评估,检验了模式对沙尘天气中PM10的可预报性,并就气象因素与PM10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PM10浓度的日变化表现为典型的双峰型;2)除了受沙尘天气、混合层高度及风、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影响外,PM10浓度的变化还与当日大气垂直方向的温湿状态有密切的关系;3)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温度和近地面风场,但对PM10的模拟数值偏小,且对极值没有表现出来,这对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谢启玉何永晴沈晓燕朱宝文
关键词:PM10沙尘天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