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生辰

作品数:44 被引量:428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降水
  • 11篇青藏
  • 11篇青藏高原
  • 9篇暴雨
  • 7篇强降水
  • 6篇水汽
  • 6篇气候
  • 5篇短时强降水
  • 5篇水汽输送
  • 4篇东北部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气温
  • 4篇强暴雨
  • 4篇青藏高原东北...
  • 4篇物理量
  • 4篇暴雨过程
  • 4篇北部
  • 3篇气象
  • 3篇强暴雨过程
  • 3篇强对流

机构

  • 42篇青海省气象台
  • 9篇青海省气象科...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青海省气候中...
  • 6篇青海省防灾减...
  • 4篇中国气象局成...
  • 3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海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青海省气象科...
  • 1篇青海省人工影...

作者

  • 44篇李生辰
  • 7篇时兴合
  • 6篇徐亮
  • 6篇朱平
  • 5篇李栋梁
  • 5篇保广裕
  • 5篇张青梅
  • 5篇郭英香
  • 5篇苏忠诚
  • 4篇唐红玉
  • 3篇王希娟
  • 3篇巩远发
  • 3篇史津梅
  • 3篇张国庆
  • 3篇苏永玲
  • 3篇魏国财
  • 2篇汪青春
  • 2篇钱维宏
  • 2篇李川
  • 2篇张吉农

传媒

  • 9篇青海科技
  • 7篇青海气象
  • 4篇高原气象
  • 3篇中国沙漠
  • 3篇冰川冻土
  • 2篇气象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
  • 1篇气象科技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暴雨灾害
  • 1篇北京农业(下...
  • 1篇2013年高...
  • 1篇2009区域...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冷湖一次极值大雨过程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青海冷湖2011年6月15日极值大雨的降雨过程及形成原因。[方法]对冷湖一次极值大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及卫星云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河套"歪脖子"高压的形成,一方面构成了典型的青海强降水环流形势,另一方面形成了西南、东南两支水汽输送气流,同时巴尔喀什湖低槽分裂的小槽与高原低涡相交绥,造成了冷湖此次极值大雨天气。700 hPa热低压的存在,有利于低层能量的积累和低层水汽从青海偏南地区输送到柴达木盆地。[结论]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高湿度区以及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的维持是产生冷湖这次大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石秀云李生辰
关键词:物理量场
青海省短时强降水(强暴雨)特征分析被引量:36
2007年
本文利用青海省48个自动气象站2004~2006年6~9月逐时降水资料,分析了青海短时强降水(强暴雨)的降水性质、持续时间、降水范围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短时强降水(强暴雨)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并伴有雷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系统性天气造成的短时强降水较少;短时强降水的分布明显受到地形影响,降水次数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性递增趋势,在东南部有一高值中心,在青海湖以东、青海南部地区各有一个次高值中心;青海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主要以短时强降水(强暴雨)为主;短时强降水(强暴雨)在盛夏的7-8月出现最多,且多发生在傍晚前后。
王田寿李生辰
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次强暴雨过程环流特征
利用NCEP资料,对2007年8月25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强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垂直环流特征、不稳定条件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强暴雨天气过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伸到青藏高原东部的副热带高压、生成...
李生辰巩远发王田寿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部强暴雨层结不稳定水汽输送
文献传递
浅谈藏族谚语中的早期天气预报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地区流传的有关判断天气变化的藏族谚语,并以现代的气象科学理论论证了这些谚语的科学性,认为把谚语与现代的预报方法和工具相结合,会对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起到积极作用。
扎西尼玛李生辰
低涡切变影响下河湟谷地两类强降水环境条件及成因对比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2018—2020近三年青海河湟谷地低涡切变影响下强降水天气个例地面观测、NCEP 1°×1°再分析、FY-2G云图相当黑体亮温温度、模式及雷达拼图等资料,对比分析相同环流背景影响下不同类型强降水环境条件和成因差异,以及初步评估模式预报能力。结果表明:伴有雷暴、冰雹、雷暴大风等混合性强降水天气称为强降水Ⅰ型,以纯短时强降水为主的强降水天气称为强降水Ⅱ型。低涡切变是两种类型强降水的影响系统,强降水Ⅰ型400~300 hPa高空冷平流入侵促使低涡切变系统加强东移,地面冷锋发展在河湟谷地形成锢囚锋。强降水Ⅱ型受副热带高压西进阻挡,低涡切变系统和地面冷锋减弱消失;强降水Ⅰ型主要具有较强的高空干冷急流、高的下沉对流有效位能,较高的700 hPa和400 hPa温差以及强的垂直风切变均为强对流发生提供动力条件,产生的强天气以风雹类为主,而强降水Ⅱ型具有较高的0℃层和-20℃层高度、较高的抬升凝结高度,产生的强天气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强降水Ⅰ型云图特征主要表现为午后发展起来组织化程度高的冷涡云系,相当黑体亮温(TBB)初始中心数值在-45~-35℃,发展阶段TBB下降至-75~-40℃,强降水Ⅱ型云图特征主要表现为分散的块状对流云系,TBB初始中心数值在-35℃左右,发展阶段TBB下降至-70~-50℃;地面辐合线是两类强降水的触发系统,强降水Ⅱ型假相当位温数值大于强降水Ⅰ型,以热力强迫为主,强降水Ⅰ型垂直速度大于强降水Ⅱ型,以动力强迫为主;全球同化预报系统相比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更具优势,ECMWF和CMA-MESO两种模式对500 hPa低涡切变有较好的刻画,ECMWF模式能较好模拟出对流有效位能,三家模式降水量级预报明显偏大、降水中心位置偏北偏西,而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模式在降水预报方面略具有优势。
苏永玲李生辰李生辰张雪琦梅成红
关键词:低涡切变短时强降水
青海省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李生辰王田寿马玉岩李旭何生存郭英香扎西才让肖宏斌朱平魏国才童有智
该项目利用青海省地面信息化资料统计并分析了青海省冰雹、雷暴、短时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了西宁及周边地区回波反射率与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雷达回波分块外推和定量化估测降水预报。首次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分析...
关键词:
关键词:降水预报自动气象站
海晏“7.6”短时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2011年
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FY2E卫星云图以及青海西宁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7月6日发生在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附近沿西北气流快速东移南下的短波槽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在北上的东南暖湿气流与西亚槽底分裂冷空气在青海东北部地区交汇、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上升运动、午后太阳辐射对地表不均匀加热与上干冷下暖湿的对流不稳定层结的共同作用造成了此次强对流天气,并促使500hPa切变线附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从而产生中尺度对流复合系统(MCS),在卫星红外和水汽云图上有明显的中β尺度孤立MCS特征,在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有中气旋相伴随的强降水超级单体特征。
朱平李生辰田成娟郑平
关键词:强对流MCS强降水超级单体
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雨季水汽输送特征被引量:59
2009年
利用4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的降水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的水汽输送特征。研究表明:在东亚和印度季风驱动下的西南暖湿气流是三江源地区空中主要水汽来源,其次是来自西边界中东高压中的偏西气流和西风带中的偏北气流,这3种大尺度环流背景的气流汇集到三江源区,使该地区6—9月处在水汽辐合区内,同时在高原大地形的动力作用下,三江源地区近地面层维持定常的切变、低涡等天气系统,源源不断的降水为这一区域形成江河源头创造了条件。在水汽输入的各边界中,南边界季节变化特征显著,冬、春季水汽输入量小,夏、秋季水汽输入量大,9月达到全年的最大值。西边界的水汽输入量季节变化特征不明显,一年四季有水汽输入。北边界冬、春季水汽输入量小,夏、秋季水汽输入量大,6月达到全年的最大值。水汽输出主要在东边界。从三江源地区空中净水汽输入(输出)量收支的月际变化来看,6—9月水汽是收入的,5月收支平衡,10月到次年4月水汽是支出的,三江源地区的这种净水汽输入(输出)量收支的月际变化与该地区降水量的月际变化基本一致。冬、春季以西边界的水汽输入为主,夏、秋季以南边界的水汽输入为主。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主要水汽输入边界的水汽通量近40年来呈现减少的变化趋势,这将影响到三江源地区未来的降水变化。
李生辰李栋梁赵平张国庆
关键词:青藏高原水汽输送
青海湖水量平衡各分量的计算及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青海湖流域1958~2007年气象、水文资料和大小型蒸发量对比观测资料,计算了青海湖月季年降水量、蒸发量、入湖地表(下)径流和水位高度变化序列,并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这些要素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特点。结果表明:1958年以来,青海湖湖面年降水量(蒸发量)、入湖的年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呈缓慢增多(减少)的趋势,月平均最高水位,正好处在湖面降水量最大、水面蒸发量相对较小和入湖地表(下)径流总量偏大的时段之内。年水位高度变化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年水位高度的变化倾向率为每10a下降0.734m。在1960~2007年的48a中,水位持平和上升年份只有15a,占总年数的31.4%,而水位下降年数为33a,占总年数的68.8%。水面年蒸发量大于900mm(小于875mm)的17 a(22 a)中,有1.2a(12a)水面下降(上升),流域年降水量及径流明显偏多的当年和次年水位上升,反之则水位下降。如果将来的气候与近48a类似,水位每年平均下降6.79cm,水位还要持续下降83a,一直到2090年水量收支才能达到平衡,那时水位才不再下降。
时兴合李应业李生辰秦宁生苏忠诚
关键词:水量平衡
天气雷达回波外推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利用天气雷达体扫基数据,对其强度数据做了回波外推运算。在成熟的COTREC(Continuity of Tracking Radar Echo by Correlation vectors)和质心跟踪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傅立叶相位分析技术计算"亚像元"速度,得到外推后的回波数据和图像,根据Z-R关系得到外推回波的雨强分布。通过将计算与不计算"亚像元"速度的外推回波与实况回波、外推所得雨强分布与PUP的1小时降水量(OHP)产品和自动雨量站记录分别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常计算"亚像元"速度的外推要比不计算的准确度更高,并且外推所得1小时降水量比OHP的可信度更大。在各种降水类型的天气过程中,对该技术进行了多次检验,结果证明是适用的,能对TREC技术起到一定改进作用,且其外推所得雨强分布在短时临近降水预报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平李生辰肖建设徐亮靳世强
关键词:质心跟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