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社区及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ESBLs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头孢西丁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测定AmpC酶;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筛选并确认产ESBLs菌株。结果143株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ESBLs及AmpC酶+ESBLs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90%、28.67%、2.10%。非产酶株总耐药率,医院感染株为35.36%,社区感染株为21.8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酶株总耐药率两者分别为73.40%、75.60%,差异无显著性(P>0.05)。社区和医院感染的非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等常用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57.58%、39.39%、42.42%、39.39%及77.97%、71.19%、66.10.%、54.24%;产酶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上述平均水平。所有被测药物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最高,未出现耐药株。结论社区感染的大肠埃希菌非产酶株耐药率明显低于医院感染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ESBLs和AmpC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目前大肠埃希菌产酶株感染的临床经验首选用药。
- 唐朝贵郑绍同孙海平韩其香傅启云
-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医院感染
- 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性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两所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的403例Ab的药敏实验资料,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b分离率由2004年的11.3%上升到2008年底的19.7%;Ab对常用的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Ab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28.0%)和呼吸病科(19.4%);最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36.5%);气管插管/切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46.4%)。结论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为Ab的易感染人群,应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 孙海平林宁郑玉龙万玉峰叶茂林谢玉萍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医院感染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整合子遗传标记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医院分离自痰液和伤口分泌物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traF、trbC)、转座子遗传标记(tnsA/Tn7、tnpA/Tn21、ISCR1、ISCR3/14、IS1133、IS26、ISpa7、ISkpa6、ISkpn7)、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intⅠ2、intⅠ3),共1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tnpA/Tn21、IS26、ISpa7、intⅠ1等4种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11株(55.0%)、2株(10.0%)、7株(35.0%)、11株(55.0%),其余11种基因未检出;只有8株(40.0%)未检出所进行检测的1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但12株(60.0%)携带了>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阳性检出基因可分为6种构成模式,其中(tnpA/Tn21+ISpa7+intⅠ1)模式检出率最高,为6株(30.0%)。结论 20株铜绿假单胞菌未检出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但检出的3种转座子和1种整合子遗传标记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呈多耐药的表型相关。
- 焦梅林宁孙海平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转座子整合子可移动遗传元件多药耐药
- 尿液培养1188株病原菌及其耐药率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分析尿液细菌培养中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3 271例尿液标本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271例尿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 188株,总检出率为36.3%,其中革兰阴性菌799株,占67.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57株,占21.6%,以屎肠球菌为主,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132株,占11.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0.4%、6.5%、13.9%,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75.3%~77.3%,对青霉素类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5.9%~93.4%,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的大肠埃希菌223株,占48.3%;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氯霉素显示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0.0%、11.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7.1%~94.3%;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较高,耐药率最高为12.9%。结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及白色念珠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及肠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喹诺酮类及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应重视泌尿道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培养,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林涛唐朝贵李前辉张小云陈滢孙海平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尿液细菌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同一病区分离株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调查同一病区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状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12月有呼吸道炎症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25株,先经鲍氏不动杆菌种特异基因PCR检测确认菌种,再用PCR方法分析11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3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与插入序列连锁检测、9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5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每株均检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gyrA基因的突变,共检出3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blaSHV、blaADC),6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rmA、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ant(2″)-Ⅰ),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gyrA基因均存在突变,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intⅠ1、ISaba1);blaADC基因与ISaba1连锁,连锁率100.0%;样本聚类分析显示,该组菌存在5个克隆传播,25株可分A与B簇群,A簇群又可分为A-1与A-2亚簇群,A-1亚簇群中1-2-9-10-11号株,A-2亚簇群中3-6-7-14号株与15-17为克隆传播,B簇群又可分为B-1与B-2亚簇群,B-1亚簇群中5-13-16-19-22-23-24号株与20-21为克隆传播。结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株聚集现象明显,5个克隆传播提示有医院感染的存在,将耐药菌检测到的耐药基因阴性与阳性二元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进而解析耐药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对医院感染实时监测和控制医院感染意义重大。
- 林宁孙海平唐朝贵曹维克梁松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可移动遗传元件多耐药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整合子遗传标记研究
- 焦梅林宁孙海平
- 某院2006—2009年血液培养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某院近4年血液培养标本分离的病原体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血液培养标本资料,并对其分离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作统计分析。结果 4年血液培养标本分离病原体633株,阳性率10.32%(633/6 135)。其中,革兰阴性(G^-)菌240株(37.92%),革兰阳性(G^+)菌354株(55.92%),假丝酵母菌属39株(6.16%)。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为检出病原体的前3位,分别占18.17%、17.22%、15.64%。G^-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耐药率仅为1.67%;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的耐药率,2009年显著高于2006年(P<0.05)。G^+菌对万古霉素除发现2株肠球菌属菌株耐药外,未发现其他耐药菌株;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009年显著高于2006年(P<0.05)。结论该院血液培养病原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居检出G^+菌和G^-菌的首位,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应及时检测病原体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唐朝贵孙海平郑绍同李前辉
- 关键词:血液培养病原体抗菌药物
- 多重耐药克雷伯菌gyrA和parC基因新变异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对多重耐药克雷伯菌属中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布和变异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多重耐药克雷伯菌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位基因gyrA与parC,以及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 (6 ′)-Ⅰ b-cr).结果 本组20株克雷伯菌中,19株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为变栖克雷伯菌.20株克雷伯菌均检测到gyrA和parC基因,其中gyrA基因突变率为55.0% (11/20),parC基因突变率为55.0%(11/20);aac(6′)-Ⅰ b-cr基因阳性率为50.0%(10/20),qnrA基因阳性率为5.0%(1/20),qnrB基因阳性率为15.0%(3/20).其中6号株与10号株的gyrA与parC基因均为新的变异型(美国GenBank 登录号分别为:JX123016、JX123017与JX144393、JX144394).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中gyrA和parC基因同时为新的变异型属国内首次报道,该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主要与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突变相关.
- 林宁孙海平
- 关键词:喹诺酮类GYRAPARC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IL-4 IL-10及血小板相关抗体IgG IgM的检测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 2 (Th 2 )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4 (IL 4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与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PAIgM)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中的变化和作用。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技术检测 4 0例ITP患儿和 1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 4、IL 10水平 ,同时检测PAIgG、PAIgM的水平 ,并与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TP患儿血清中IL 4、PAIgG、P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ITP病例治疗半年前后血清中IL 4、PAIgG、PAIgM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ITP患儿血清中IL 4与PA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6 3,P <0 .0 5 ) ,而PAIgG水平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呈高度负相关 (r= 0 .72 6 ,P <0 .0 1)。结论 ITP患儿IL 4水平升高 ,提示Th 2相关细胞因子功能亢进 。
- 郑绍同孙海平杨晓春唐朝贵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L-4IL-10血小板相关抗体ELISA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发现tehA基因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调查8种消毒剂、灭菌剂外排泵基因(qacE△1、emrE/Pa、E1/Pa、qacEPa、sm r-2、qacE、tehA、oqxA)和汞离子还原酶基因(merA)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存在和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5~11月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液和伤口分泌物标本的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8种消毒剂、灭菌剂外排泵基因和汞离子还原酶基因。并从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网站选择大肠埃希菌、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和PA14株)、不动杆菌搜索tehA基因。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qacE△1、emrE、tehA、merA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11株(55.0%)、1株(5.0%)、1株(5.0%)、11株(55.0%),共有12株检出1种以上基因。而其余5种基因未能检出。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网站只有大肠埃希菌、志贺菌能查询到tehA基因,而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和PA14株)和不动杆菌均未查到tehA基因。结论本组铜绿假单胞菌多数已耐消毒剂、灭菌剂。从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tehA基因为第一次报道。
- 孙海平林宁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多药耐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