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17β雌二醇对新生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重复吸入七氟烷导致的新生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分别于7,14,21日龄吸入2.6%七氟烷4 h;对照组仅吸入氧气4 h;每次麻醉吸入前20 min,实验组腹腔注射500μg·kg^-117β雌二醇,模型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电子天平称重各组大鼠7,14,21日龄时脑质量的变化,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30日龄(幼年期)及90日龄(成年期)学习记忆功能,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30)表达情况,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幼年期大鼠定位航行实验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为(15.84±4.58),(27.67±5.34),(17.79±3.15)s,跨台次数分别为(14.26±3.25),(7.25±1.26),(12.26±3.28)次,成年期大鼠定位航行实验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为(12.63±2.48),(25.36±4.15),(14.25±2.09)s,跨台次数分别为(15.48±2.79),(9.53±2.38),(13.53±3.39)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实验组幼年期及成年期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延长,跨台次数减少,实验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较模型组缩短,跨台次数增加(P<0.05)。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海马组织Cx30蛋白、BDNF蛋白相对表达量和IL-6蛋白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7β雌二醇可改善重复吸入七氟烷导致的新生大鼠近期及远期认知障碍,调控海马组织中BDNF、IL-6蛋白表达进而降低对脑组织的损伤。
- 梅厚连刘刚
- 关键词:17Β雌二醇七氟烷新生大鼠
- 乌司他丁联合多索茶碱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多索茶碱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择期食管癌根治患者80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4组,各组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其中U组(乌司他丁10kU/kg)、D组(多索茶碱4mg/kg)、U+D组(乌司他丁联10kU/kg+多索茶碱4mg/kg)和C组(对照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单肺通气(OLV)前(T0)、OLV后60min(T1)、双肺通气后(T2)及手术结束(T3)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和10(IL-6和IL-10)及丙二醛(MDA)的浓度,并检测上述各个时间点的血气。记录患者术中OLV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补液量和尿量,观察术后患者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一般资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3时,与C组相比较,U组、D组和U+D组的TNF-α、IL-6和MDA浓度明显降低、IL-10明显增高、术后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D组和U+D组的PaO_2明显增高(均P<0.05),而U组的PaO_2无明显升高(P>0.05)。与U+D组相比较,U组和D组的TNF-α、IL-6和MDA浓度高于U+D组,IL-10及PaO_2低于U+D组,术后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也高于U+D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多索茶碱可抑制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OLV期间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术后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食管癌患者手术引发的肺损伤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 刘刚孟炎张阳张从利李晓红
- 关键词:乌司他丁多索茶碱食管癌根治术肺保护
- 麻醉学教学秘书工作的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麻醉学教学秘书应具备的素质、要履行的职责以及在麻醉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做好麻醉学教学秘书,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工作职责,增强管理能力,还要具有创新意识。
- 刘刚王宏
- 关键词:麻醉学教学秘书教学管理
- 麻醉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麻醉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LIRI)大鼠所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从而为临床麻醉药物的实施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成年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选用成年雄性大鼠共30只,初始体重控制在250~320 g左右,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仅打开胸腔,分离左肺门和肺动静脉,但不阻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肺缺血1 h后再灌注2 h[1];七氟烷预处理组(SP组):吸入浓度为2.1%的七氟烷30 min后制备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模型制备完成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测定每组大鼠术后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变化[2];上述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组织和肺组织,检测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3]和糖原合成激酶-3β(gyl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经七氟烷预处理后LIRI损伤大鼠较I/R组逃避潜伏期有明显缩短,穿台次数明显增多,且运动轨迹相对集中,表明七氟烷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的记忆损伤。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I/R组相比,经七氟烷预处理后TREM2和GSK-3β都有所上调,提示七氟烷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TREM2和GSK-3β的表达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损害。结论七氟烷可以改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认知功能,为临床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夏若馨刘天豪张从利张引刘刚李晓红张阳
- 关键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麻醉认知功能障碍
- 麻醉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早期临床技能实训设计与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强、操作风险大的学科。基于社会需求与医学教学目标,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将主干课理论、实验和临床实践有机整合,设计麻醉学专业学生早期临床技能实训计划和模块,学生由强制性灌输式学习向主动积极探索学习转变,且能减少基础理论知识的遗忘,增强主动学习和实践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 李晓红刘刚席彪张颖张从利
- 关键词:麻醉学实践教学
-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抗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抗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I/R组、I/R+DEX组、I/R+DEX+JAK2/STAT3抑制剂AG490(I/R+DEX+AG490)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采用Longa五分法对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法检测小鼠脑梗死体积,并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TUNEL染色法检测小鼠大脑皮层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p-STAT3、STAT3、Bax、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TUNEL染色阳性率、p-STAT3/STAT3及Bax/Bcl-2比值均增加;与I/R组相比,I/R+DEX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TUNEL染色阳性率、Bax/Bcl-2比值均明显降低,p-STAT3/STAT3明显增加;在使用DEX的基础上使用AG490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后,与I/R+DEX组相比,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TUNEL染色阳性率、Bax/Bcl-2比值显著增加,p-STAT3/STAT3降低。结论右美托咪定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 门运政童旭辉胡淼王雪如刘刚董淑英
- 关键词:JAK2/STAT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