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俊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医疗超声影像仪辅助增强系统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超声影像仪辅助增强系统,包括:采集心脏超声影像获得待增强影像;根据待增强影像获得正常像素点和背景像素点;根据正常像素点组成区域获得所有边缘像素点;构建边缘像素点滑窗获得所有凸起...
- 王文斯陈康张哲俊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体外培养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采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技术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MSCs功能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方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纳入1例患者,男,53岁;诊断:冠心病、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冠心病组纳入1例患者,男,51岁;诊断:冠心病。将两组患者的骨髓淋巴细胞分离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进行分离、提纯MSCs,再用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检测MSCs特异性功能蛋白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功能蛋白表达基因中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因子、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的基因有27个,其中13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分别为TNFRSF10B、TNFRSF21、NGF、CAV2、ITGA8、TNS1、ITGA2、AKT3、MBP、MAP2、INHBA、FST、PLA2G5;有14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分别为EPR1、BIRC5、HELLS、BCL2、HGF、CASP1、SEPP1、ITGA9、MAP2K6、RUNX3、TGFBR2、RUNX2、CTNNB1、CDC42。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MSCs在功能基因表达方面存在显著变化。
- 刘宇王辉山黄建华薛晓东张哲俊
-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芯片
- 心脏手术后视幻觉发生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究心脏术后患者视幻觉症状发生情况及体内肠道菌群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接受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次或第2次排便、术后6~8 d进行微生物分析和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浓度测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肠道菌群组成,高效液相色谱检测SCFAs。术后1周进行视幻觉评价。结果 21例患者中,视幻觉3例。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和第2份粪便样本的微生物总数显著降低(P<0.05)。在专性厌氧菌中,第一次术后粪便样本中的球形梭菌数量、柔嫩梭菌数量显著低于术前样本。兼性厌氧菌中,术后第1次和第2次标本的乳酸杆菌总数均显著降低。植物乳杆菌数量在第1次术后粪便样本中较低。L.sakei数量在第2次术后标本中明显下降。术后第1次粪便样本中肠杆菌科的数量明显高于术前样本。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次粪便样本中的肠球菌数量显著升高。术后第2次粪便标本中葡萄球菌数量明显高于术前标本。术后视幻觉组葡萄球菌数量明显高于非视幻觉组,第2次术后粪便样本中术后视幻觉组葡萄球菌数量也明显高于非幻视觉组。视幻觉组的假单胞菌数量明显高于非视幻觉组和术后第2次粪便样本。术后第1次粪便标本中,视幻觉组肠杆菌数量高于非视幻觉组。视幻觉组术后第一次粪便样本中总SCFAs浓度显著低于非视幻觉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手术后视幻觉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变化存在一定联系,表现为肠道内肠杆菌科和肠球菌属数量增多,乳杆菌数量降低,同时还伴随着SCFAs浓度的降低。
- 徐震张哲俊董彩军
- 关键词:肠道菌群心脏手术
- 左侧肋间切口与胸骨中下段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效果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比较左侧肋间切口(left anterior small thoracotomy,LAST)与胸骨中下段小切口(lower-end sternal splitting,LESS)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20年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行LAST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作为试验组(LAST组);收集同期接受LESS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作为LESS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照1∶1比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围术期临床数据、桥血管分布及通畅性。结果 匹配前,LAST组纳入110例,LESS组纳入206例。匹配后两组各纳入110例患者,LAST组男83例、女27例,平均年龄(60.6±8.3)岁;LESS组男8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1.0±9.6)岁。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T组总住院时间(t=2.255,P=0.025)和呼吸机使用时间(t=-2.229,P=0.027)显著短于LESS组。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平均桥血管数、二次插管、二次开胸、术后伤口感染、胸骨并发症、术后心房颤动、术后肺部感染、围术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靶血管分布在前降支、对角支、后降支区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T组靶血管在钝缘支、室后支区域显著多于LESS组;LESS组靶血管在右冠区域显著多于LAST组(P<0.05)。术后CT血管造影提示LAST组1例钝缘支静脉桥血管闭塞,两组其余患者桥血管均通畅。结论 LAST与LESS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式。LAST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实现多支血管病变的完全再血管化,且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美观等优点,但手术技术需要一定学习曲线,需要掌握一定手术适应证。
- 李景辉张哲俊杨寅白云鹏张凯杨东艳李军山魏东王联群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微创
- 一种医疗超声影像仪辅助增强系统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超声影像仪辅助增强系统,包括:采集心脏超声影像获得待增强影像;根据待增强影像获得正常像素点和背景像素点;根据正常像素点组成区域获得所有边缘像素点;构建边缘像素点滑窗获得所有凸起...
- 王文斯陈康张哲俊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128例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128例年龄〉60岁的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总结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28例患者均无死亡,无围手术期心肌梗塞。术后围术期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3例,心律失常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房颤动4例),低氧血症5例,二次气管插管2例,胸腔积液3例,肺不张2例,肾功能衰竭1例,脑卒中1例。术后胸腔平均引流量350ml,术后呼吸机治疗(10.12±3.46)h,平均住院时间(10±6)d。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至3年,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效果肯定,外科技术经验的积累和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吕瑛张哲俊王文斯张会军封俊艳李丹王军
- 关键词:冠心病外科治疗
- 高龄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评价研究
- 目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管病变较为弥散,多支病变的发生率高,在无法实施介入治疗的情况下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成为了该类患者的唯一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
- 张哲俊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疗效非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