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结核
  • 2篇结核患者
  • 2篇扩增技术
  • 2篇核酸
  • 2篇核酸扩增
  • 2篇核酸扩增技术
  • 2篇多中心
  • 2篇多中心研究
  • 2篇肺结核
  • 2篇肺结核患者
  • 2篇初诊
  • 1篇分枝杆菌
  • 1篇杆菌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传染病...
  • 2篇广州市胸科医...
  • 2篇杭州市红十字...
  • 2篇河北省胸科医...
  • 2篇石家庄市第五...
  • 2篇天津市海河医...
  • 2篇山东省胸科医...
  • 2篇沈阳市胸科医...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四平市结核病...
  • 2篇苏州市第五人...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2篇唐山市第四医...

作者

  • 2篇姜晓颖
  • 2篇张丽霞
  • 2篇杨永辉
  • 2篇黄海荣
  • 2篇朱敏
  • 2篇张立
  • 2篇梁煊
  • 2篇谭耀驹
  • 2篇张治国
  • 2篇李亮
  • 2篇戴广明
  • 2篇王瑜玲
  • 2篇谭雷
  • 2篇尹韶华
  • 2篇刘宇红
  • 2篇毛秀君
  • 2篇邓云
  • 1篇朱帆
  • 1篇陈苏芳
  • 1篇朱帆

传媒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结核病与胸部...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交叉引物扩增法对初诊肺结核患者检测效能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评估交叉引物扩增法(cross priming amplication,CPA)对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检测效能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天津市海河医院等21家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20例.收集研究对象3份痰标本,由实验室人员按要求对痰标本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17家单位使用罗氏固体培养检测819例患者,4家单位只使用BACTEC MGIT 960培养(检测151例)或其他液体培养(检测50例)]和CPA检测,评估CPA检测效能,并于试验结束后对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CPA检测技术可接受度问卷调查.结果 现场共纳入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初诊患者1020例,涂阳患者334例,涂阴患者685例,1例无涂片结果.痰培养阳性率为45.3%(462/1020),CPA检测阳性率为47.6%(485/1019).以培养法作为参照,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89.8%(415/462),特异度为87.4%(487/557);在涂阳患者中,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3.8%(289/308),特异度为34.6%(9/26);在涂阴患者中,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81.8%(126/154),特异度为90.0%(478/531).CPA检测法与固体(液体)培养法一致性较好(Kappa=0.769).通过可接受度问卷调查,81.8%(18/22)的操作人员认为CPA检测操作比较容易和便捷;相比培养法,所有操作人员均认为CPA检测对实验室人员的感染风险较小.结论 CP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与培养法一致性较好,有助于早期、快速发现结核病患者,在我国结核病诊断发现中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姜晓颖尹韶华黄海荣戴广明张治国张立张丽霞杨永辉毛秀君王瑜玲白广红梁煊黄玉平邓云赵延旭朱敏龚玉华陈苏芳朱帆谭耀驹任易刘玉琴纪滨英谭雷刘文刘宇红李亮
关键词:核酸扩增技术多中心研究
交叉引物扩增法对初诊肺结核患者检测效能的多中心研究
2017年
目的评估交叉引物扩增法(cross priming amplication,CPA)对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检测效能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jE京胸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天津市海河医院等2l家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20例。收集研究对象3份痰标本,由实验室人员按要求对痰标本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17家单位使用罗氏固体培养检测819例患者,4家单位只使用BACTECMGIT960培养(检测151例)或其他液体培养(检测50例)]和CPA检测,评估CPA检测效能,并于试验结束后对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CPA检测技术可接受度问卷调查。结果现场共纳入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初诊患者1020例,涂阳患者334例,涂阴患者685例,1例无涂片结果。痰培养阳性率为45.3%(462/1020),CPA检测阳性率为47.6%(485/1019)。以培养法作为参照,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89.8%(415/462),特异度为87.4%f487/557);在涂阳患者中,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3.8%(289/308),特异度为34.6%(9/26);在涂阴患者中,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81.8%(126/154),特异度为90.0%(478/53loCPA检测法与固体(液体)培养法一致性较好(Kappa=0.769)。通过可接受度问卷调查,81.8%(18/22)的操作人员认为CPA检测操作比较容易和便捷;相比培养法,所有操作人员均认为CPA检测对实验室人员的感染风险较小。结论CP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与培养法一致性较好,有助于早期、快速发现结核病患者,在我国结核病诊断发现中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姜晓颖尹韶华黄海荣戴广明张治国张立张丽霞杨永辉毛秀君王瑜玲白广红梁煊黄玉平邓云赵延旭朱敏龚玉华陈苏芳朱帆谭耀驹任易刘玉琴纪滨英谭雷刘文刘宇红李亮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核酸扩增技术多中心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