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秀君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局指令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代
  • 3篇药代动力学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患者
  • 3篇舒芬太尼
  • 3篇芬太尼
  • 2篇药代动力学研...
  • 2篇结核
  • 2篇结核患者
  • 2篇扩增技术
  • 2篇核酸
  • 2篇核酸扩增
  • 2篇核酸扩增技术
  • 2篇多中心
  • 2篇多中心研究
  • 2篇肺结核
  • 2篇肺结核患者
  • 2篇腹部
  • 2篇初诊
  • 1篇心病

机构

  • 4篇唐山市第四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传染病...
  • 2篇广州市胸科医...
  • 2篇杭州市红十字...
  • 2篇河北省胸科医...
  • 2篇石家庄市第五...
  • 2篇天津市海河医...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2篇山东省胸科医...
  • 2篇沈阳市胸科医...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四平市结核病...
  • 2篇苏州市第五人...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毛秀君
  • 2篇姜晓颖
  • 2篇张丽霞
  • 2篇杨永辉
  • 2篇黄海荣
  • 2篇朱敏
  • 2篇张立
  • 2篇梁煊
  • 2篇靳彦涛
  • 2篇谭耀驹
  • 2篇张治国
  • 2篇徐凯智
  • 2篇李亮
  • 2篇李宇虹
  • 2篇戴广明
  • 2篇王瑜玲
  • 2篇谭雷
  • 2篇尹韶华
  • 2篇刘宇红
  • 2篇邓云

传媒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结核病与胸部...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国产舒芬太尼在老年脱泵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
2011年
目的观察国产舒芬太尼在老年脱泵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Ⅱ-Ⅲ级的老年OPCAB患者10例。年龄65~76岁,体重67~72kg。入室后建立动静脉通路并监测ECG、有创血压、心率、SpO2及BIS等。全麻后前臂静脉一次性注射舒芬太尼5μg/kg。在静脉注药前和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和360min,抽取肝素抗凝血浆1ml注入密封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直至分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舒芬太尼在老年OPCAB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其三指数函数方程为:Cp(t)=11.69^e-0.4727t+1.93^e-0.043 3t+0.27e^-0.0032t。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π、t1/2α和t1/2β分别为(1.56±0.41),(16.07±1.16)和(222.99±41.33)min,Vc和Vd分别为(0.367±0.055)和(10.595±2.726)L/kg,CL(32.75±3.0)和AUC(154.16±14.57)ng·ml^-1·min^-1。结论舒芬太尼在老年OPCAB患者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其药理学特性相一致,老年患者心功能状态可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杨莉徐凯智李宇虹靳彦涛许艳荣毛秀君
关键词: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血流动力学老年患者
交叉引物扩增法对初诊肺结核患者检测效能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评估交叉引物扩增法(cross priming amplication,CPA)对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检测效能及推广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天津市海河医院等21家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20例.收集研究对象3份痰标本,由实验室人员按要求对痰标本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17家单位使用罗氏固体培养检测819例患者,4家单位只使用BACTEC MGIT 960培养(检测151例)或其他液体培养(检测50例)]和CPA检测,评估CPA检测效能,并于试验结束后对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CPA检测技术可接受度问卷调查.结果 现场共纳入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初诊患者1020例,涂阳患者334例,涂阴患者685例,1例无涂片结果.痰培养阳性率为45.3%(462/1020),CPA检测阳性率为47.6%(485/1019).以培养法作为参照,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89.8%(415/462),特异度为87.4%(487/557);在涂阳患者中,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3.8%(289/308),特异度为34.6%(9/26);在涂阴患者中,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81.8%(126/154),特异度为90.0%(478/531).CPA检测法与固体(液体)培养法一致性较好(Kappa=0.769).通过可接受度问卷调查,81.8%(18/22)的操作人员认为CPA检测操作比较容易和便捷;相比培养法,所有操作人员均认为CPA检测对实验室人员的感染风险较小.结论 CP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与培养法一致性较好,有助于早期、快速发现结核病患者,在我国结核病诊断发现中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姜晓颖尹韶华黄海荣戴广明张治国张立张丽霞杨永辉毛秀君王瑜玲白广红梁煊黄玉平邓云赵延旭朱敏龚玉华陈苏芳朱帆谭耀驹任易刘玉琴纪滨英谭雷刘文刘宇红李亮
关键词:核酸扩增技术多中心研究
国产舒芬太尼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观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国产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0例,ASA Ⅰ、Ⅱ级,年龄51~65岁,体重58~68 kg.全身麻醉后经前臂一次性静脉注射国产舒芬太尼2 μg,于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 min和360 min采集桡动脉抗凝全血3ml,离心后吸取血浆1 ml注入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待测.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判别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中心分布容积(Vc),表观分布容积(Vd),快速分布半衰期(t1/2π)、缓慢分布半衰期(t1/2α)、排除半衰期(t1/2β),常数(P、A、B、π、α、β)和速率常数(k10、k12、k21、k13、k31)、清除率(CL)和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等.结果 国产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的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可用三指数函数方程表示:Cp(t)=2.86e-0.8241t+0.75e-0.0604t+0.14e-0.0050t.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π=(1.29±0.81)min、t1/2α=(12.20±2.84)min,t1/2β=(150.50±48.71)min,Vc=(0.552±0.104)L/kg、Vd=(9.008±0.754)L/kg,CL=(0.044±0.011)L/(kg·min)和AUC=(47.58±11.88)ng/(ml·min).结论 国产舒芬太尼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其临床药理学特性相一致.
徐凯智李宇虹岳静玲靳彦涛许艳荣毛秀君
关键词: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腹部外科麻醉
舒芬太尼在先心病心内矫治术与腹部手术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0年
①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与腹部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②方法 随机选择ASA Ⅱ~Ⅲ级的CHD心内矫治术和腹部手术患者各8例,按手术类型分为CHD患者和腹部手术患者两组.全身麻醉后前臂静脉一次性注射舒芬太尼5μg/kg或2μg/kg,并在静脉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和360min,采肝素抗凝血浆1mL置入密封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待测.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③结果 舒芬太尼在CHD和腹部手术患者的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可用三指数函数方程表示.两组间的P、A、B、 t1/2α、k21、k13、Vc、Vd、CL和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HD患者的P、A、B分别是腹部手术患者的4.5,4.5和3.0倍(P〈0.01), Vc、Vd和AUC分别为1.6倍、1.7倍和3.9倍,而CL约为其2/3.④结论 舒芬太尼在CHD和腹部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均可用三室模型描述,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和心内分流及其腹内压的增加均可影响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徐凯智靳彦涛边忠平李宇虹毛秀君赵昕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部手术药代动力学
交叉引物扩增法对初诊肺结核患者检测效能的多中心研究
2017年
目的评估交叉引物扩增法(cross priming amplication,CPA)对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检测效能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jE京胸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天津市海河医院等2l家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20例。收集研究对象3份痰标本,由实验室人员按要求对痰标本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17家单位使用罗氏固体培养检测819例患者,4家单位只使用BACTECMGIT960培养(检测151例)或其他液体培养(检测50例)]和CPA检测,评估CPA检测效能,并于试验结束后对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CPA检测技术可接受度问卷调查。结果现场共纳入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初诊患者1020例,涂阳患者334例,涂阴患者685例,1例无涂片结果。痰培养阳性率为45.3%(462/1020),CPA检测阳性率为47.6%(485/1019)。以培养法作为参照,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89.8%(415/462),特异度为87.4%f487/557);在涂阳患者中,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93.8%(289/308),特异度为34.6%(9/26);在涂阴患者中,CP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为81.8%(126/154),特异度为90.0%(478/53loCPA检测法与固体(液体)培养法一致性较好(Kappa=0.769)。通过可接受度问卷调查,81.8%(18/22)的操作人员认为CPA检测操作比较容易和便捷;相比培养法,所有操作人员均认为CPA检测对实验室人员的感染风险较小。结论CP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与培养法一致性较好,有助于早期、快速发现结核病患者,在我国结核病诊断发现中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姜晓颖尹韶华黄海荣戴广明张治国张立张丽霞杨永辉毛秀君王瑜玲白广红梁煊黄玉平邓云赵延旭朱敏龚玉华陈苏芳朱帆谭耀驹任易刘玉琴纪滨英谭雷刘文刘宇红李亮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核酸扩增技术多中心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