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瑶

作品数:10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多酚
  • 2篇代谢
  • 2篇多糖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植物多酚
  • 2篇通路
  • 2篇皮素
  • 2篇肿瘤
  • 2篇槲皮素
  • 2篇微胶囊
  • 2篇抗肿瘤
  • 2篇激酶
  • 1篇代谢作用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低场核磁
  • 1篇低场核磁共振

机构

  • 10篇西南大学
  • 5篇中华全国供销...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市涪陵榨...

作者

  • 10篇李瑶
  • 9篇明建
  • 6篇石芳
  • 5篇王丽颖
  • 5篇吴素蕊
  • 5篇廖霞
  • 2篇杨小兰
  • 2篇左丹
  • 2篇唐宇
  • 1篇张宇昊
  • 1篇马良
  • 1篇李富华
  • 1篇张月巧
  • 1篇郑少杰
  • 1篇郭晓晖
  • 1篇周鸿媛
  • 1篇李谣
  • 1篇李福香
  • 1篇雷琳

传媒

  • 8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槲皮素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4
2017年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槲皮素微胶囊,通过结构表征、加速贮藏释放和体外模拟消化对槲皮素微胶囊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槲皮素成功包埋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物中;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微胶囊表面疏松多孔,呈不规则形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槲皮素在微胶囊中的结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微胶囊能提高槲皮素在光照、有氧、温度50℃、相对湿度84%条件下的稳定性,经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廖霞杨小兰李瑶王丽颖明建
关键词:槲皮素微胶囊贮藏稳定性抗氧化活性
低盐榨菜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分析及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榨菜作为世界三大著名腌制蔬菜之一,风味独特、适口性好、加工及携带便捷,备受消费者青睐。但在大健康背景和需求下,榨菜含盐量高的特点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因此低盐榨菜逐渐成为产业发展趋势之一。低盐产品易遭受有害微生物污染,减盐后产品中危害因子的种类与含量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何在榨菜加工过程中实现安全减盐不减味成为产业发展的桎梏之一。该文通过分析总结榨菜加工工艺环节中影响榨菜安全品质的危害因素,基于先进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理念结合低盐榨菜加工工艺分析了榨菜安全品质控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低盐榨菜今后的发展趋势,为榨菜品质的控制和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李瑶余永陈海周鸿媛张宇昊张宇昊余帮兵马良
关键词:榨菜腌制蔬菜减盐
不同干燥方式对松茸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7
2018年
以鲜松茸为原料,研究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和微波真空干燥(microwave vacuum drying,MVD)对其色泽、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松茸干燥方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VFD可较好保持松茸的色泽,其他干燥方式会引起松茸的褐变。干燥后松茸中的脂肪、蛋白质、总糖含量均增加。VFD组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47.74 mg/g和207.19 mg/g,脂肪含量最低,为30.63 mg/g;MVD组脂肪含量最高,为39.33 mg/g,总糖含量最低,为166.99 mg/g;HAD组蛋白质含量最低,为226.01 mg/g。HAD组松茸总酚含量最高,VFD组最低,分别为7.42 mg GAE/g和3.89 mg GAE/g。总氨基酸含量大小依次为VFD组>MVD组>鲜松茸>HAD组,在其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鲜松茸、HAD组、VFD组和MVD组分别检测出21、36、31和31种挥发性成分,HAD组新生成较多的醇、醛、酯、烃类物质,赋予松茸浓郁的芳香味,MVD组可较好地保留鲜松茸中主要的风味物质。综合比较,MVD为松茸较理想的干燥方式。
石芳李瑶杨雅轩唐宇吴素蕊明建
关键词:松茸营养成分氨基酸挥发性成分
食用菌恒温干燥过程中MRI成像及水分迁移变化被引量:9
2017年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研究了7种食用菌(茶树菇、杏鲍菇、金针菇、双孢蘑菇、蟹味菇、香菇、花菇)在恒温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分布和迁移规律。自旋-自旋弛豫测定结果显示,食用菌中主要存在3种组成水: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干燥主要脱除了自由水和不易流动水,结合水无明显变化。通过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一步发现,7种食用菌内部水分分布都不均匀,且不同食用菌水在同一阶段水分流失速度不尽相同。LF-NMR技术成功实现了食用菌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在线监测,为食用菌干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石芳肖星凝李瑶杨雅轩郭晓晖吴素蕊明建
关键词:食用菌低场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水分迁移
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凝聚法制备槲皮素微胶囊工艺及其理化性质被引量:21
2016年
以槲皮素为芯材,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槲皮素微胶囊。以包埋率和载药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各因素,并对槲皮素微胶囊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壁材比(壳聚糖-海藻酸钠质量比)1∶3.34(g/g)、芯壁比4.34∶1(g/g)、京尼平用量18.44 g/100 g壳聚糖、固化温度41.56℃时,包埋率为69.53%。制备的槲皮素微胶囊水分含量为3.26%,休止角为40.39°,溶解度为256.44μg/m L,粒径大小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 362 nm,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廖霞杨小兰李瑶王丽颖明建
关键词:槲皮素复凝聚法微胶囊理化性质
基于肠道吸收机制的膳食多酚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7年
膳食多酚是植物性食物的重要成分,不仅与食品的风味和颜色等品质直接相关,还有利于人体健康。由于它们在基质释放、消化、吸收、代谢和组织分布期间发生改变,使得各种酚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的差异。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不一定具有最佳生物利用度,多酚的吸收转化及生物利用度是多酚生物活性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多酚肠道吸收机制为基点,综述了膳食多酚在胃肠道释放、吸收、代谢等过程,以期为多酚类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依据。
左丹廖霞李瑶石芳王丽颖明建
关键词:生物利用度代谢转运
植物多酚通过MAPK信号通路调控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增殖、分化、侵袭、迁移)是癌症发生的标志,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被证实是调节肿瘤细胞生物学过程的至关重要的信号通路。大量研究表明,天然植物多酚,如茶多酚、白藜芦醇、花青素等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多酚介导的MAPK通路对肿瘤细胞的调节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文章综述了植物多酚通过MAPK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的调控作用,分析了不同多酚对MAPK信号通路的4条途径(p38、ERK-1/2、ERK5、JNK)的响应机制,旨在为明确植物多酚的抗肿瘤活性及分子机制、开发抗肿瘤保健食品或药物提供参考。
李瑶廖霞郑少杰王丽颖石芳左丹吴素蕊明建
关键词:植物多酚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抗肿瘤
植物多酚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6年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erine/threonine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条经典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肿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对该通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治疗肿瘤的焦点。植物多酚因具有抗肿瘤作用而成为预防肿瘤的天然药物。本文综述了PI3K/Akt信号通路的结构、活化机制以及与肿瘤的关系,总结植物多酚通过该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研发植物多酚作为预防肿瘤的保健食品或药品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石芳廖霞李瑶李谣肖星凝吴素蕊明建
关键词:信号通路植物多酚抗肿瘤
多糖与多酚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多酚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7年
随着多酚、多糖营养和功能特性研究的日益深入,多酚与多糖间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引起食品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多酚与多糖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和共价相互作用及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对多酚理化特性、功能特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相互作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王丽颖李福香杨雅轩唐宇李瑶石芳明建
关键词:多酚多糖相互作用
硫酸化羊肚菌多糖调控胆固醇代谢作用被引量:5
2019年
黑脉羊肚菌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Morchella angusticeps Peck,PMEP)已被证实可以降低胆固醇。本研究旨在比较PMEP及其硫酸化多糖(sulfated PMEP,SPMEP)对高胆固醇饮食大鼠的降胆固醇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的PMEP和SPMEP可使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5%和23%,表明SPMEP比PMEP具有更强的降胆固醇活性。PMEP和SPMEP降低血清胆固醇质量浓度伴随着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表达显著下调及7α-羟化酶表达显著上调(P<0.05)。此外,PMEP和SPMEP都可以显著降低肝脏胆固醇质量浓度(P<0.05),同时显著提高粪便和肠道胆汁酸的总量(P<0.05)。结论:PMEP通过硫酸化修饰可以增强对大鼠的降胆固醇活性。
唐瑜婉张月巧李瑶雷琳李富华赵吉春吴素蕊明建
关键词:多糖胆固醇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