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20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热风干燥工艺条件下香菇复水过程中的水分传递特性 被引量:24 2017年 以6种不同热风干燥工艺制备的干香菇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与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研究干香菇复水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T2弛豫时间显示,伴随复水时间的延长,香菇体内水分的主要状态是不易流动水而并非自由水。非均匀间歇干燥(non-uniform intermittent drying,NUID)组水分信号明显强于其他各组,复水能力较强,均匀间歇干燥(uniform intermittent drying,UID)组复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提升复水效率的关键在于保证干燥过程中香菇水分的均匀转移,以便复水时具有良好的保持不易流动水的能力。 石芳 肖星凝 杨雅轩 郭晓晖 吴素蕊 明建关键词:香菇 复水 低场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 水分 不同品种李子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1 2017年 为研究不同品种李子果皮、果肉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以9个不同品种的李子(芙蓉李、巫山李、玫瑰李、红布李、黑布李、西梅李、脆红李、江安李、青李)为原料,提取游离酚和结合酚,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多酚组成。结果显示:9种李子果皮总酚含量范围为111.52~775.88 mg GAE/100 g;果肉总酚含量范围为120.65~301.91 mg GAE/100 g,其中红布李果皮、果肉总酚含量均最高,西梅李总酚含量均最低。在多酚组成上,游离酚含量显著高于结合酚,且多酚组分主要为酚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9种李子果皮、果肉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范围为4.38~46.46μg/m L,ORAC值范围为0.24~210.50μmol TE/g,其中巫山李果肉游离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红布李果皮游离酚ORAC值最高。 肖星凝 李苇舟 石芳 李谣 明建关键词:多酚 抗氧化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 基于肠道吸收机制的膳食多酚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17年 膳食多酚是植物性食物的重要成分,不仅与食品的风味和颜色等品质直接相关,还有利于人体健康。由于它们在基质释放、消化、吸收、代谢和组织分布期间发生改变,使得各种酚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的差异。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不一定具有最佳生物利用度,多酚的吸收转化及生物利用度是多酚生物活性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多酚肠道吸收机制为基点,综述了膳食多酚在胃肠道释放、吸收、代谢等过程,以期为多酚类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依据。 左丹 廖霞 李瑶 石芳 王丽颖 明建关键词:生物利用度 代谢 转运 植物多酚通过MAPK信号通路调控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7年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增殖、分化、侵袭、迁移)是癌症发生的标志,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被证实是调节肿瘤细胞生物学过程的至关重要的信号通路。大量研究表明,天然植物多酚,如茶多酚、白藜芦醇、花青素等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多酚介导的MAPK通路对肿瘤细胞的调节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文章综述了植物多酚通过MAPK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的调控作用,分析了不同多酚对MAPK信号通路的4条途径(p38、ERK-1/2、ERK5、JNK)的响应机制,旨在为明确植物多酚的抗肿瘤活性及分子机制、开发抗肿瘤保健食品或药物提供参考。 李瑶 廖霞 郑少杰 王丽颖 石芳 左丹 吴素蕊 明建关键词:植物多酚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抗肿瘤 不同干燥方式对松茸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8年 以鲜松茸为原料,研究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和微波真空干燥(microwave vacuum drying,MVD)对其色泽、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松茸干燥方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VFD可较好保持松茸的色泽,其他干燥方式会引起松茸的褐变。干燥后松茸中的脂肪、蛋白质、总糖含量均增加。VFD组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47.74 mg/g和207.19 mg/g,脂肪含量最低,为30.63 mg/g;MVD组脂肪含量最高,为39.33 mg/g,总糖含量最低,为166.99 mg/g;HAD组蛋白质含量最低,为226.01 mg/g。HAD组松茸总酚含量最高,VFD组最低,分别为7.42 mg GAE/g和3.89 mg GAE/g。总氨基酸含量大小依次为VFD组>MVD组>鲜松茸>HAD组,在其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鲜松茸、HAD组、VFD组和MVD组分别检测出21、36、31和31种挥发性成分,HAD组新生成较多的醇、醛、酯、烃类物质,赋予松茸浓郁的芳香味,MVD组可较好地保留鲜松茸中主要的风味物质。综合比较,MVD为松茸较理想的干燥方式。 石芳 李瑶 杨雅轩 唐宇 吴素蕊 明建关键词:松茸 营养成分 氨基酸 挥发性成分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冻融过程中松茸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研究了冻融后松茸水分的存在形式及相对含量,比较了冻融次数对解冻损失率、色泽和硬度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利用多层自旋回波(multi-slice spin echo,MSE)序列获得样品质子密度成像,进而分析冻融过程松茸内部水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松茸中存在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_(21)(0.01~10 ms)、T_(22)(10~100 ms)和T_(23)(100~1 000 ms)。冻融过程中松茸不易流动水、结合水、自由水相对含量分别为88.7%~92.2%、6.2%~9.8%、0.7%~1.9%,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自由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不断下降,结合水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松茸解冻损失率增大,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逐渐降低,硬度先下降后上升,松茸品质下降。MRI结果表明,冻融5次后,菌柄失水较菌伞严重,菌柄部分区域已无自由水存在。相关性分析表明,冻融次数与T_(22)、T_(23)、a~*、b~*和解冻损失率极显著相关(p<0.01)。T_(22)、T_(23)与a~*值、b~*值和解冻损失率显著相关(p<0.05)。因此,应用LFNMR对松茸水分状态及组分含量的测定可以作为考察松茸品质的指标。 石芳 廖霞 李福香 杨雅轩 吴素蕊 明建关键词:松茸 冻融 低场核磁共振 不同品种黑腺肋花楸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为评价不同品种黑腺肋花楸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以3种黑腺肋花楸为原料,采用Folin-Ciocalteau比色法、pH示差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法分别测定其多酚、花青素和黄酮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法评价3种花楸多酚、花青素、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黑腺肋花楸多酚含量变化范围为11.916~14.550mg GAE/g·FW,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力,尼罗多酚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较强,克蓝还原力较强;花青素百分含量为3.094%~3.771%,尼罗花青素抗氧化能力最强;黄酮含量为19.519~23.399mg RE/g·FW,克蓝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尼罗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较强,而维金还原力较强。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黑腺肋花楸花青素含量与DPPH^+·、ABTS^+·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ABTS^+·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廖霞 李苇舟 郑少杰 石芳 明建关键词:多酚 花青素 黄酮 抗氧化活性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及其在植物多酚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7年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因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范围广、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环境检测等领域,飞行时间质谱与多种技术串联使用在多酚结构鉴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植物多酚结构鉴定中的应用,以期为植物多酚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李苇舟 明建 肖星凝 石芳 李谣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 多酚 多糖与多酚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多酚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017年 随着多酚、多糖营养和功能特性研究的日益深入,多酚与多糖间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引起食品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多酚与多糖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和共价相互作用及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对多酚理化特性、功能特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相互作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王丽颖 李福香 杨雅轩 唐宇 李瑶 石芳 明建关键词:多酚 多糖 相互作用 UPLC-DAD/ESI-TOF-MS鉴定黑脉羊肚菌多酚化合物 被引量:13 2017年 以黑脉羊肚菌为原料,分离提取羊肚菌多酚(游离酚和结合酚),对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对黑脉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的组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脉羊肚菌多酚主要为游离酚,且游离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都显著强于结合酚(P<0.05),而两者清除ABTS^+·能力相当。从黑脉羊肚菌多酚中鉴定出15种组分,分别是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素、咖啡酸、绿原酸、荭草素、芦丁、金丝桃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槲皮素、肉桂酸、阿魏酸,游离酚提取物有15种组分,结合酚提取物有14种组分。 石芳 廖霞 卢可可 郑少杰 肖星凝 吴素蕊 明建关键词:多酚 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