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琳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综合征
  • 1篇乌司他丁
  • 1篇窘迫综合征
  • 1篇呼吸窘迫
  • 1篇呼吸窘迫综合...
  • 1篇急性呼吸
  • 1篇急性呼吸窘迫
  • 1篇急性呼吸窘迫...

机构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于健
  • 1篇顾金萍
  • 1篇王之余
  • 1篇王俊松
  • 1篇杨丽
  • 1篇刘琳

传媒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ICU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60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并且经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并签字同意分组。分为UTI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综合治疗措施,A组除综合治疗外还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每次30万U,每日2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开始治疗、治疗后第3天、治疗第7天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结果、并且记录患者在ICU治疗的转归,应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治疗3天A组呼吸频率低于B组,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两组PO2、PO2/FiO2、SaO2均有上升。比较后发现A组PO2、PO2/FiO2、SaO2高于B组(P<0.05),两组PO2、SaO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经治疗3天A组与B组生化指标比较、白细胞计数、肾功及血乳酸均有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治疗结束后A组与B组死亡率比较(UTI组34.29%,对照组38.26%,P=0.0097)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UTI组7.54±3.27天,对照组11.78±2.69天,P=0.0086),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UTI用于ARDS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顾金萍于健王俊松杨丽刘琳王之余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