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媛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伤寒
  • 2篇伤寒论
  • 2篇《伤寒论》
  • 1篇养生
  • 1篇养生学
  • 1篇饮食养生
  • 1篇正气
  • 1篇证治
  • 1篇食养
  • 1篇实热
  • 1篇七情
  • 1篇热证
  • 1篇金匮
  • 1篇金匮要略
  • 1篇劳作
  • 1篇黄帝
  • 1篇黄帝内经
  • 1篇活用
  • 1篇积滞
  • 1篇发热

机构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唐宋
  • 3篇陈晓辉
  • 3篇刘兴兴
  • 3篇张媛
  • 1篇郜新莲
  • 1篇李晓宇
  • 1篇丹阳
  • 1篇何琦

传媒

  • 3篇河南中医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帝内经》养生学中和思想探讨被引量:7
2017年
《黄帝内经》强调了饮食习惯对养生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要求五味不能太偏,应以中和为原则。养生亦与起居有很大关系,起居生活亦不能出偏,应以适中为原则,就当今而言,保证睡眠时间而不必在意起居时间早晚者,亦是不明中和思想者。不论是神劳还是形劳,皆不能太过。人体要"形劳而不倦",也即中和思想所指的"过犹不及"。养生也重在保持七情中和。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常情,便是含中和之义,无太过或不及。养生之道,纵欲是其大忌,适度的房事有益于身体的健康,过度的房事则有损于人的生命。在《黄帝内经》养生学中,强调中和的基本思想,但并不是说要强求中和而不进取,中和不是被动而求之术,而是主动应得之法。能"中和"者,未有不会养生者。求养生者,必以"中和"为目的。"中和思想"贯穿于《黄帝内经》中养生、生理、病理、治疗、七情、房事等的各个方面,这些即是中和思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做行为的反映,使人们的行为逐渐中和,最终来影响养生者的思想,从而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最佳境界。
陈晓辉刘兴兴张媛唐宋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饮食养生劳作七情房事
《伤寒论》发热证治被引量:11
2017年
《伤寒论》对发热的证治对后世发热证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如三阳病发热多为外感发热,三阴病发热多为内伤发热。太阳病发热者,可用汗法解表散热;阳明病发热者可用清、下两法,辨明在经在腑,用清法解毒清热或者用下法泻下里热;少阳病发热者,用和法和解退热;太阴病发热者,可用温法甘温除热;少阴病发热者,辨明寒化热化,寒化者用温法破阴回阳除热,热化者用补法滋阴清热;厥阴病发热者,可用寒热平调法除热。另外,合病并病者,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一种或多种治法;兼有水湿瘀血者,可兼以利水、化湿、化瘀之法;有兼证者,可对证添加相应药物治疗。在针对发热一症的治疗上,太阳以汗法为主,代表方为麻黄汤和桂枝汤。阳明以清、下两法为主,代表方为白虎汤和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和大承气汤)。少阳以和法为主,代表方为小柴胡汤。太阴以温法为主,可用小建中汤甘温除热。少阴以回阳救逆为主,甚者可反佐凉药引经,方用四逆汤类。少阴热化以滋阴清热为主,以黄连阿胶汤为代表。厥阴以寒温并用为主,或用乌梅丸、或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或用麻黄升麻汤,热证者用白头翁汤。
陈晓辉李晓宇刘兴兴张媛唐宋
关键词:发热证治《伤寒论》
张仲景活用大黄探微被引量:6
2017年
大黄能攻十积:一攻燥屎之积;二攻宿之食积;三攻血积;四攻饮邪之积;五攻痰积;六攻毒邪积;七攻湿邪之积;八攻热邪之积;九攻癥瘕聚积;十攻石积。大黄补敛正气,安和五脏:一保肝利胆;二健脾和胃气;三强心;四护肾利膀胱;五止血;六推陈致新。大黄是张仲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味药,用时仲师注重剂量、炮制、煎煮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大黄实为良药,用之得当,可起沉疴,疗重症,挽危急。然而,若不熟稔本草,明其性味,揣其功效,度其剂量,则便不能善用此良将,会反为所噬。大黄生用苦寒泻下,酒制变降为升,变泻为敛。剂量之中,暗藏玄机,多则泻下,少则性收。升与降,泻与敛,全在掌握炮制与剂量之间,仲景之述明矣,欲用大黄者,需明尽此理。
陈晓辉刘兴兴张媛李军赛何琦丹阳唐宋郜新莲
关键词:《伤寒论》《金匮要略》积滞实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