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

作品数:24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兵器科学与技...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火工品
  • 7篇MEMS
  • 4篇半导体桥
  • 3篇电火工品
  • 3篇钝感
  • 3篇微机电系统
  • 3篇微结构
  • 3篇芯片
  • 3篇机电系统
  • 3篇电系统
  • 2篇弹药
  • 2篇电磁
  • 2篇电阻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运输过程
  • 2篇直流激励
  • 2篇桥区
  • 2篇仿真
  • 2篇安全性

机构

  • 24篇陕西应用物理...
  • 6篇杭州电子科技...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海军驻西安弹...

作者

  • 24篇李慧
  • 19篇任炜
  • 15篇褚恩义
  • 9篇尹明
  • 5篇任西
  • 5篇王可暄
  • 5篇白颖伟
  • 5篇张晶鑫
  • 5篇张彬
  • 4篇李慧
  • 4篇李蛟
  • 3篇韩克华
  • 3篇任炜
  • 3篇王寅
  • 3篇秦国圣
  • 2篇赵玉龙
  • 2篇骆建军
  • 2篇李慧
  • 2篇周密
  • 2篇陈建华

传媒

  • 12篇火工品
  • 5篇含能材料
  • 2篇第二届全国危...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爆破器材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兵器装备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化硅导电胶对电火工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研究碳化硅导电胶中碳化硅与环氧树脂胶配比对电火工品静电防护、绝缘电阻及发火感度等性能的影响,调节了碳化硅与环氧树脂胶的配比,制备了10种不同配比的碳化硅导电胶材料,按照GJB5309.6-2004《火工品试验方法》规定的静电放电试验、绝缘电阻测定方法,测试了未涂敷碳化硅导电胶和涂敷不同配比碳化硅导电胶条件下某制式电火工品的最高静电防护电压、脚壳绝缘电阻以及发火性能参数,获得了碳化硅导电胶对电火工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碳化硅与环氧树脂胶配比为1.25∶1时,该电火工品的最高静电电压防护能力达到30 kV,能够满足测试电压低于100 V时绝缘电阻值>20 MΩ的要求,又不影响产品的发火性能。
白颖伟李慧陈震任炜褚恩义
关键词:电火工品绝缘电阻
不同桥形微结构换能元的仿真设计与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微结构换能元是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火工品的关键器件,其桥区微结构设计对MEMS火工品的输出性能和能量利用率具有显著影响。为完善MEMS火工品微结构换能元设计理论,设计制作了8种不同桥形微结构换能元,采用仿真研究与红外测试等手段进行微结构换能元桥形结构优选与微结构效应研究,获得了V?50和L?1两种优选桥形结构换能元,揭示了不同桥形结构对换能元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其中V?50桥形微结构换能元平均发火电压达到了100μF/3.5 V,能量利用率为46.6%。
张彬任炜任炜褚恩义赵玉龙尹明
基于红外测试技术的微结构换能元性能分析
微结构换能元是MEMS火工品的关键器件,其桥区微结构设计对MEMS火工品的输出性能和能量利用率具有显著影响。为完善MEMS (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火工品微结构换能元...
张彬白颖伟任炜褚恩义李慧
文献传递
基于半导体桥芯片的钝感高瞬发底火设计
2025年
针对超高速射武器弹药对高频高安全及高一致性点火的发展需求,基于半导体桥芯片点火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钝感高瞬发底火。通过对比研究4种半导体桥芯片及其2种封装结构,选用斯蒂芬酸铅和亚铁氢化铅/高氯酸钾作为两级复合装药,优化形成了模块化结构的半导体桥底火样机。该底火满足了与弹药接口的匹配要求,并达到1 A 1 W 5 min不发火的安全性要求。发火性能试验表明,所研制的半导体桥底火作用时间不大于200μs,散布不大于30μs,与传统桥丝电底火相比瞬发度和作用时间一致性显著提高,综合性能更好。
牛惠媛任炜褚恩义李慧李慧金豪杰
关键词:底火半导体桥模块化设计
集成PN结防护结构的薄膜换能芯片被引量:4
2023年
研究设计了一种平面纵向集成PN结(半导体的空间电荷区)结构二极管的薄膜换能元芯片,并制作了3Ω和4Ω2种桥区电阻,每种电阻制备1.0 mm×1.0 mm、1.5 mm×1.5 mm、2.0 mm×4.0 mm 3种芯片尺寸,每种尺寸设计8,18,28,34 V 4种击穿电压的集成芯片样品,其中1.0 mm芯片对应4种击穿电压的芯片,1.5 mm、2.0 mm芯片对应34 V击穿电压进行静电对比试验。为研究集成防护结构对换能元的爆发性能的影响,对3Ω的1.0 mm集成芯片进行了发火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集成薄膜芯片尺寸越大,抗静电能力增强;芯片桥区电阻越大,越容易受到静电干扰损伤,其静电防护性能达500 pF/500Ω/25 kV。PN结结构的击穿电压越小,其旁路电流的能力越大,对换能元爆发性能的影响越大,击穿电压越大,对换能元的静电防护作用越小。对于33μF/16 V作用条件的火工品,选择18 V击穿电压的集成芯片说明集成薄膜芯片应用中需要根据换能元的工作电压选用合适的击穿电压,以保证集成芯片既可以防护静电干扰,不影响产品的正常作用。
李慧李慧骆建军任炜褚恩义褚恩义陈建华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PN结抗静电发火
国内外反蛙人武器装备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2022年
反蛙人手榴弹作为一种硬杀伤武器装备,与机械发射式武器装备相比,具有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等突出优点,能够很好的弥补近程反蛙人对抗武器技术的空白。随着武器装备钝感、高效毁伤、环境适应性等技术发展需求,美国等国家在手榴弹技术方面也特别重视相关研究,不仅要求反蛙人手榴弹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在目标的针对性、系统毁伤效果等方面也提出了高要求,通过改进起爆技术与引信控制技术使其满足上述要求。本文对国内外反蛙人相关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详细阐述了美国、俄罗斯两国的反蛙人手榴弹与反蛙人榴弹系统的发展与现状和对我国反蛙人技术装备发展的展望。
任炜任炜褚恩义李慧李慧李慧
关键词:特种弹药
微序列隔板对MEMS火工品传爆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微传爆序列结构中隔板对其传爆性能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微小直径药柱(以CL-20和JO-9C作为一级、二级装药,直径分别为2 mm和4 mm,径高比为1)在镍和不锈钢材料下,不同隔板厚度对微序列起爆传爆能力的影响。得到了CL-20起爆JO-9C装药时这两种材料隔板的临界起爆厚度,分别为1.6 mm(不锈钢)、1.4 mm(镍),材料镍的隔爆能力优于不锈钢。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仿真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李慧任炜褚恩义白颖伟王可暄尹明
关键词:隔板传爆序列
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7年
换能元作为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火工品的核心部件,是MEMS火工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整个武器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文中从换能元的基底和电阻材料研究、结构设计等角度,综述了近年来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最新发展研究。介绍了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两大关键技术: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设计制备方法以及换能元性能参数的测试表征。指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高可靠性的MEMS火工品换能元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为M EM S火工品换能元的设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应加强微尺度下的热散失特性以及桥区电阻特性研究。认为复合含能薄膜桥换能元是MEMS火工品换能元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张彬褚恩义任炜王可暄李慧尹明
微机电火工品薄膜结构换能元被引量:16
2018年
为了满足MEMS火工品的小型化、集成化和低能发火等要求,本文基于MEMS技术,设计了一种平面"蛇"形结构的薄膜换能元,采用磁控溅射等MEMS薄膜制作技术,完成了不同薄膜桥区电阻和基底材料薄膜换能元样品的制备,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低电阻测试仪、红外热像仪等设备,完成了不同换能元样品结构(薄膜桥区线宽、长度及厚度等)及性能(电阻、电热响应等)参数的测试与表征。通过分析研究,获得了薄膜桥区电阻材料、基底材料、薄膜厚度以及桥区结构形状对换能元性能的影响规律,优选确定以金属Pt和7740玻璃作为换能元电阻及基底材料,发火性能达5V/33μF,满足MEMS火工品的低能化要求。
任炜任炜赵玉龙褚恩义张彬
关键词:MEMS薄膜厚度
并联热敏电阻对半导体桥换能元直流响应的影响研究
2024年
并联热敏电阻是提升半导体桥(SCB)火工品临界熔断电流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利用恒流电源和红外测试系统,对不同直流激励条件下并联热敏电阻对半导体桥响应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换能元桥区温度及临界熔断电流,结果表明,并联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能显著提高SCB的临界熔断电流至原来的1倍以上,同时使桥区温度最大降低68%。经计算,NTC热敏电阻的分流效果范围为34.4%~74.4%。本研究不仅验证了并联NTC热敏电阻对提高3Ω敏感型SCB火工品安全性的显著效果,而且为SCB火工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金豪杰牛惠媛任炜纪向飞李慧安骋远
关键词:半导体桥热敏电阻直流激励安全性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