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学

作品数:8 被引量:7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碳排放
  • 4篇东北三省
  • 3篇环境规制
  • 2篇中介
  • 2篇中介效应
  • 2篇能源消费
  • 2篇能源消费碳排...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城市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碳排放强度
  • 1篇碳收支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脱钩
  • 1篇脱钩分析
  • 1篇能源

机构

  • 8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8篇李志学
  • 7篇周嘉
  • 6篇刘学荣
  • 5篇赵婧宇
  • 4篇王康
  • 2篇王静静
  • 1篇杨琳
  • 1篇王颖

传媒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变的作用路径研究——基于东北三省地级市实证分析被引量:41
2020年
基于2005-2016年东北三省3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定性分析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中介效应分析法定量研究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从各城市对比来看,环境规制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市域差异,碳排放量呈先增加后减小态势。(2)从空间格局来看,环境规制强度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强的态势,区域间差异逐渐增大。环境规制的高水平类型分布集中,城市数量最多;低水平类型均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城市数量最少。碳排放量的高水平类型集中分布在辽东半岛以及大庆市和吉林市等石油型、冶金型城市,低水平类型城市数量呈波动增加,主要分布在东北北部,且向南逐渐扩散。(3)东北三省严格的环境规制不仅直接抑制碳排放,也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精简粗放投资间接抑制碳排放,地方政府竞争则会减弱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抑制效应。
王康李志学周嘉
关键词:环境规制碳排放中介效应东北三省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北地区碳排放效应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东北地区200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碳减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等,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东北地区200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源/汇进行计算,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和碳排放强度。[结果](1)建设用地是东北地区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对碳排放的贡献率超过88%,辽宁省的碳排放量最多。(2)东北地区森林碳汇资源丰富,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碳吸收的主要来源。(3)东北地区人均碳排放强度呈缓慢增长态势;地均碳排放强度先增长后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持续稳定下降,但是当前其下降程度还远远不足以使碳排放总量减少。(4)东北地区是一个不均衡的区域,黑龙江省对其他区域有贡献;吉林省碳排放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内部区域已经自行承担;辽宁省则损害了其他地区的利益。[结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面临着一定的碳减排压力,辽宁省面临着较大的碳排放压力,综合来看东北地区面临着较大的碳排放压力。
刘学荣杨琳王颖赵婧宇李志学王静静王乾鑫周嘉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
基于DPSIR模型的哈尔滨市低碳城市发展评价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22个指标,基于DPSIR模型在5个方面(Driving forces(驱动力)、Pressure(压力)、State(状态)、Impact(影响)和Responses(响应))构建了一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层权重,应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了2007年到2014年哈尔滨市的低碳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划分了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获得了哈尔滨市的低碳发展等级,在6个方面(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碳汇、公众和政府政策)提出哈尔滨市构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合理化建议.研究发现,哈尔滨市低碳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低碳竞争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但哈尔滨市仍处于中高碳经济发展水平,据低碳经济发展城市任重道远,还要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的优势,扩大绿地面积,增加碳汇储存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哈尔滨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王静静王康赵婧宇刘学荣周嘉李志学
关键词:DPSIR模型主成分分析
环境规制对黑龙江省工业碳排放的传导机制及情景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2005~2015年黑龙江省工业碳排放量数据,通过中介效应考察环境规制对黑龙江省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工业碳排放分目标情景和低碳情景两个方案进行情景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黑龙江省工业碳排放不仅存在直接抑制作用,而且会通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间接影响工业碳排放.2015~2050年,黑龙江省工业碳排放量目标情景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到2020年前后达到高峰,低碳情景下表现为明显下降趋势,并且到2050年目标情景与低碳情景下工业碳排放量基本持平.据此为黑龙江省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出政策建议.
王康刘学荣赵靖宇周嘉李志学
关键词:环境规制碳排放中介效应情景预测
东北三省的碳排放分析及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东北三省1999~2014年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分析,利用STIRPAT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东北三省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并设置基准和低碳情景预测2020年、2030年东北三省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人口总量、城镇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二产增值比对东北三省的碳排放起正向推动作用,其中人口总量对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最大,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2)经过情景预测分析:2020年基准情景下,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41、0.54、0.48;2030年在基准情景下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三省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31、0.62、0.41.
王文文韩语李志学刘学荣王康刘欣铭赵婧宇周嘉
关键词:碳排放STIRPAT模型
基于碳收支核算清单的黑龙江省碳足迹及碳排放压力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以黑龙江省为例,构建了碳排放清单的研究框架和核算方法,对区域碳排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核算,并进一步对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及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整体碳排放量从2000年的5 061.04万t上升到2012年的9 363.93万t,涨幅为185%,达到最高值,并最终在2014年下降为8 602.15万t,最终涨幅170%;其中,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总碳排放量的84.72%.(2)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以森林碳汇为主,其碳汇年均占总碳汇量63.55%,2000年达到最高值71.62%.(3)从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来看,2001年和2003年的脱钩指数大于1,其他年份均小于1,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脱钩程度越来越明显,说明黑龙江省的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再完全依赖能源消耗的增长,单位碳排放支撑的经济产出率在不断提升.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净碳排放能力呈上升的趋势,未来的碳排放压力较小,具有广阔的碳排放空间.
李志学赵婧宇刘学荣周嘉
关键词:碳收支碳足迹碳排放强度
东北三省碳排放脱钩效应及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文章利用Tapio模型和LMDI分解方法对东北三省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东北三省能源消费CO2排放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00-2012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能源消耗CO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51%、9.00%和6.49%,2012-2015年,三省的CO2排放量开始呈下降趋势;脱钩分析得出:2000-2015年,东北三省的脱钩状态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000-2012年东北三省整体呈现弱脱钩状态;2012-2015年,东北三省均表现为强脱钩状态;经济因素是东北三省各省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促进因素,能源强度是主要抑制因素,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小。
王越赵婧宇李志学刘学荣周嘉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脱钩分析LMDI
环境规制对东北三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作用路径及效应分析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全球资源性短缺,出现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已然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李志学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路径规划环境规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