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皖江区域的乐舞艺术探究
- 2024年
-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政权的频繁交替,使得其文化也体现出多元的特征。而包括皖江区域在内的江南,则进入政权相对稳定的六朝时期,在南迁北方士族的影响下,经济、文化均有一定发展,甚至形成了“六代豪华”的局面。原本在中原流传的百戏、清商乐舞等传入江南,与当地乐舞进行了融合,并产生出新的乐舞形式。通过文献调查法、思辨法、历史研究等方法,探索这一时期皖江区域的乐舞,有助于了解六朝时期江南乐舞文化,并对中国舞蹈史研究形成有益补充。
- 陆娟
-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舞蹈艺术
- 论黄梅戏舞蹈之美
- 2014年
- 黄梅戏不仅唱腔婉转、清新、韵味十足,舞蹈也极其优美。在每一部经典黄梅戏剧中,舞蹈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可以表达出唱腔或其他艺术所无法表达的内涵,舞姿和舞蹈韵味的美为黄梅戏表演增加了魅力,让观众在欣赏黄梅戏唱腔的同时,得以欣赏优美的戏曲舞蹈身段。采用比较研究和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对部分经典剧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了黄梅戏舞蹈动作的来源与形成、黄梅戏舞蹈语言的程式生成以及舞蹈的舞姿和谐之美、韵味生活之美和内涵丰富之美。
- 陆娟
- 关键词:黄梅戏舞蹈
- 徽剧舞蹈在京剧中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被引量:2
- 2019年
- 京剧形成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中国,昆曲、徽剧、汉调、京腔等地方戏的融合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京剧中的武戏大都来自于对徽剧武舞的继承(徽剧武舞又继承了宋、元杂剧和明代徽州目连戏以及傩舞等)后加以发展和演化,并最终为中国戏曲古典武舞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采用文献调查、历史研究等方法,梳理京剧对徽剧武舞的传承以及演化,明史可以昭今,希望能对今日之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以及研究和恢复徽剧武舞传统有所助益。
- 陆娟王雪琴
- 关键词:京剧传承
- 流动的“解元寺”:徽州三阳镇叶村叠罗汉研究
- 2024年
- 徽州三阳镇叶村的叠罗汉在继承唐代叠置伎与清代踏肩戏的基础上,衍生出具有徽州和叶村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叶村叠罗汉”,使其具备了杂技、戏剧表演和民俗活动等多层定义,同时在之前单一的娱人基础上拓展出继承传统、宣传教化、精神洗礼、祈福逐疫、娱人娱神、祭祀先祖、凝聚精神、团结民心等多重功能。中原传统文化与徽州区域文化的融合,使其具备了鲜明的徽州及叶村文化属性、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强大的包容性与核心力,成为艺术、技术与信仰的完美结合,叶村叠罗汉在民俗、舞蹈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陆娟陆娟
- 关键词:叠罗汉
- 试析徽剧戏曲舞蹈的艺术特色被引量:1
- 2018年
- 徽剧萌芽于明嘉靖年间,形成于清乾隆期间,是安徽省重要的代表性剧种。明清时期,徽剧在徽商的带动以及徽班艺人的推广下,足迹踏遍全国,深刻影响了中国南北方诸多地方戏曲,并直接影响了京剧艺术的形成。为加强徽剧的保护和传承,丰富和发展安徽地方戏曲舞蹈,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等,探究了徽剧中以"打"为主的"惊险、奇特、精巧、美感、逼真"的戏曲舞蹈艺术特色,以期重振徽剧,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增色添彩。
- 陆娟
- 关键词:徽剧戏曲舞蹈艺术特色
- 桐城歌本土传承现状的考察
- 2019年
- 桐城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生于桐城地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当地人传递信息、倾诉情感、寄托理想的形式,同时也集中体现了当地人处世哲学与价值观。探究桐城歌的传承问题,不仅能更加贴近桐城的风土人情与文化脉络,同时也能在自然而又朴素的词句中感悟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系统论述桐城歌的概念、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调查桐城歌的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策略。
- 王雨辰陆娟
- 关键词:教育传承人
-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语汇的使用与衍变被引量:1
- 2019年
-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的日常生活交往中演化出来,由族类成员自行创作,又在群众中广泛传承发展,从而形成的富有生命韵律的舞蹈语汇。其作为中华舞蹈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民族舞蹈艺术的“魂”和“根”。文章对其概念解读的定位将以民族民俗舞蹈文化为基石,以突出原生态的本土地域文化特质为根本,在彰显民族民间舞蹈本体韵味的同时,注重融入时代元素,促使其多元融合,个性化使用与衍变。
- 王雪琴陆娟
- 关键词:民间舞蹈舞蹈语汇地域文化
- 论冯国佩的花鼓灯舞蹈美学特征
- 2020年
- 花鼓灯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汉民族民间歌舞形式,它有歌有舞有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格特色,并形成了冯派、陈派、郑派等各自不同风格的花鼓灯舞蹈艺术。其中,"冯派"花鼓灯以"脚下溜、韵律强、身姿美、情感真、神态媚"的舞蹈美学特征独树一帜,广为流传,而作为其重要代表人物的冯国佩也因其具有个人特点的表演,为"冯派"花鼓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从"模仿论、表现论、形式论"三个不同角度对冯国佩的舞蹈美学特征进行探讨,为冯派花鼓灯舞蹈艺术的风格形成,寻找理论依据和形成基础。
- 陆娟
- 关键词:花鼓灯
- 舞剧《徽班》中“徽元素”的运用
- 2018年
- 徽班,既是指出现于明代以后中国戏曲史上一个特定的群体,又是对某一戏曲班子的特定称呼。在徽班里,曾发生了无数催人泣下的故事,同时又传承了中国戏曲的传奇,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发生的摇篮。舞剧《徽班》就是以这个主题进行创作的作品。在创作内容上,从一群无名无姓的戏班人物出发,描绘了在历史风云变换中,一群普通戏班伶人对艺术与道义的坚守,歌颂了身为普通人的他们却拥有最为高贵的品格;在创作方法上,《徽班》广泛吸取了徽班、徽剧、徽文化等"徽元素"、通过舞剧的构成方法,打造了这部具有"徽"文化特点的作品。用文献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徽班》中"徽元素"的运用进行进一步研究与分析,以期能更好地解读和欣赏这部优秀作品。
- 王雪琴陆娟
- 关键词:舞剧徽班
- 论黄梅戏舞蹈语言的特点被引量:4
- 2015年
- 黄梅戏的唱腔淳朴、清新、自然,舞蹈也非常优美,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载歌载舞是黄梅戏的主要表演形式,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黄梅戏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唱腔和曲调上,并没有太多关注黄梅戏的舞蹈,在舞台上,如果没有身段的配合,那么黄梅戏的整体艺术性和观赏性将会大打折扣,也很难能发展成影响中外的黄梅大戏。所以,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思维方法等研究方法,对表演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黄梅戏舞蹈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做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促进黄梅戏艺术发展的提供支持。
- 陆娟
- 关键词:黄梅戏舞蹈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