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欢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1被引量:19
- 2015年
- 利用2007年冬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雾的综合观测资料,包括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观测资料,并结合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分析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的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南京2007年12月的六次雨雾过程主要是受天气系统的影响,以雨中雾为主,最低能见度均大于250 m.雨雾多出现在偏东气流的作用下,南京地区先发生弱降水,空气近饱和,随后受到来自北方的弱冷空气影响,水汽凝结,雾形成.(2)雨雾发生前贴地层多有逆温,雨雾过程中2m高度与地表温度差由正转为负,逆温消失.但900hPa以下,雨雾发生前和过程中,都少有逆温层,雨雾结束后均无逆温结构.雨雾前中低层有云,云状为高积云Ac或高层云As及层积云Sc或碎雨云Fn,低云高0.3~2.5 km,雨雾过程中,600hPa以下都是饱和层,多伴有Fn,低云高度明显下降,雨雾过后,近饱和层仍然有可能存在.雨雾前900hPa附近有明显的风切变.(3)雨雾形成初期,大粒子(粒子直径D≥10μm)和小粒子(1μm<D< 10 μn)数浓度均有明显增加.南京冬季雨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的湿清除,主要是核模态气溶胶粒子的核化过程.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减少程度与风向和风速密切相关,在较大的北风作用下,气溶胶粒子浓度明显减少.
- 于华英牛生杰刘鹏刘畅陆春松黄佳欢
- 关键词:雨雾
- 2015年10月29日弱降雨前后的层状云微物理参数反演和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利用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资料对2015年10月29日安徽寿县的一次弱降雨过程的云参数进行了反演,所采用的反演方案是单参数法和双参数法。论文先介绍了单参数和双参数反演方法,然后反演了降雨前后的云微物理参数,对比分析表明:(1)降水发生前云滴数浓度较大,典型值1 000个·cm^(-3)左右,有效半径小于4.5μm;(2)降雨后,云滴数浓度显著减小,典型值在500个·cm^(-3)左右,但有效半径略增大了1~1.5μm;(3)云中含水量的变化不明显,降雨后略增大,增加量在0.1 g·m^(-3)以内;(4)降水发生前,云微物理参数随高度的起伏较大,降水后的廓线比较平缓,显示出降雨后的云层动力特性更稳定。
- 黄佳欢黄兴友黄勇韦凯华马雷
- 关键词:反演
- 联合地基遥感云微物理参数的研究
- 毫米波雷达可获得长时间连续且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云宏微观物理特征。微波辐射计被动遥感大气温湿层结分布和云中液态水路径。激光雷达对小粒子敏感,能够探测更为精细的卷云内部结构。为深入研究云内微物理过程与云生消演变关系、评估不...
- 黄佳欢
- 关键词:云观测联合反演毫米波雷达地基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
- 文献传递
- 毫米波云雷达与地基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云微物理参数被引量:8
- 2015年
- 使用地基微波辐射计与毫米波云雷达进行主被动遥感联合探测,从理论上能够更准确地反演云微物理参数。分别以2010年7月于广东阳江和2015年3月于江苏南京进行的联合观测试验所获取的数据为例,对其中的层状云、层积云个例进行联合反演微物理参数的试验和分析,获取云演变过程中微物理参数和其他环境场物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云雷达-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法反演的云微物理参数与基于雷达反射率因子的经验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实测经验值相比,结果比较可靠;2在层状云发展初始阶段,凝结增长作用在云体中上部位置起主要作用,碰并作用主要导致云滴粒子的显著增长和云层垂直方向的延展;在垂直上升速度较大的层积云中,云滴粒子通过碰并作用增长;3低层湿区高度与大范围层状云系出现的高度较为一致,抬升作用和水汽通量的辐合为云的产生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
- 韦凯华黄兴友管理黄佳欢何欢陈浩君
- 关键词:地基微波辐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