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雨雾
  • 1篇微观结构
  • 1篇12

机构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天津市气象局

作者

  • 1篇陆春松
  • 1篇牛生杰
  • 1篇于华英
  • 1篇刘鹏
  • 1篇刘畅
  • 1篇黄佳欢

传媒

  • 1篇大气科学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1被引量:18
2015年
利用2007年冬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雾的综合观测资料,包括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观测资料,并结合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分析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的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南京2007年12月的六次雨雾过程主要是受天气系统的影响,以雨中雾为主,最低能见度均大于250 m.雨雾多出现在偏东气流的作用下,南京地区先发生弱降水,空气近饱和,随后受到来自北方的弱冷空气影响,水汽凝结,雾形成.(2)雨雾发生前贴地层多有逆温,雨雾过程中2m高度与地表温度差由正转为负,逆温消失.但900hPa以下,雨雾发生前和过程中,都少有逆温层,雨雾结束后均无逆温结构.雨雾前中低层有云,云状为高积云Ac或高层云As及层积云Sc或碎雨云Fn,低云高0.3~2.5 km,雨雾过程中,600hPa以下都是饱和层,多伴有Fn,低云高度明显下降,雨雾过后,近饱和层仍然有可能存在.雨雾前900hPa附近有明显的风切变.(3)雨雾形成初期,大粒子(粒子直径D≥10μm)和小粒子(1μm<D< 10 μn)数浓度均有明显增加.南京冬季雨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的湿清除,主要是核模态气溶胶粒子的核化过程.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减少程度与风向和风速密切相关,在较大的北风作用下,气溶胶粒子浓度明显减少.
于华英牛生杰刘鹏刘畅陆春松黄佳欢
关键词:雨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