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明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统制
  • 1篇句法
  • 1篇句法研究
  • 1篇变调
  • 1篇C-

机构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作者

  • 1篇于辉
  • 1篇张洪明

传媒

  • 1篇方言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形态句法研究的c-统制视角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研究语法与语音的界面关系,着重探讨在形态句法层面语法或韵律结构对语音的制约方式问题。语法—语音界面研究中的两个比较基本的问题是:a)音系需要了解哪些语法特征?b)使一语法短语的音系行为区别于其它的机制在于什么?对上述问题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音系规则的运用直接以语法辖域为条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表层语法信息首先映射到由韵律成分组成的一个结构上,这些韵律成分就是音系规则在词以上层级运作的域。根据第一种观点,语法信息要依据m-统制条件(参见乔姆斯基1986的修订定义)划定变调域;而根据第二种观点,韵律域根据词或最大短语投射(X^(head) or X^(max))的左边缘过右边缘来确定。本文以一些汉语方言为证,通过对三种不同c-统制(参见Reinhart 1976,1983的初期定义)的分析说明音系规则的运用直接以语法范畴为条件。大致上说,c-统制条件通过三种方式作用于变调规则。具体包括c-统制决定变调的延展范围,如丹阳方言;c-统制决定变调规则的应用或阻断,如芮城方言;c-统制决定规则运用的模式,如平遥方言。由此可见,c-统制条件是许多汉语方言变调操作的关键。本文所讨论的汉语方言中的连读变调现象不仅对Selkirk提出的韵律理论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Kaisse所提出的以关系为基础的研究方案。
张洪明于辉
关键词:变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