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破裂患者10例,分为IABP组和药物组,每组各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巴胺、硝酸甘油、呋塞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IABP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植入IABP。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心肌梗死特点、心功能、循环以及尿量等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药物组患者胸痛时间[(153±67)h vs.(34±13)h]较IABP组显著延长(t=1.591,P=0.023)。治疗后,IABP组和药物组患者平均动脉压[(76±7)mmHg vs.(66±5)mmHg]及尿量[(42±15)mL/h vs.(23±8)mL/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0、2.551,P=0.031、0.034)。生存曲线结果显示,IABP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药物组(χ2=280.400,P=0.041)。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破裂患者早期使用IABP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尿量,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为手术争取时间,从而降低病死率,是手术前重要的过渡手段。
- 周晓茜马晓烨杨智蕴李凤蔡英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破裂
- 心源性休克患者股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血流动力学监测己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的监测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心源性休克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需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评价心功能及血容量的变化,以便于指导治疗及监测疗效。
- 周晓茜马晓烨杨智蕴李凤蔡英
-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动力学监测
- 妊娠晚期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二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妊娠期罕见的并发症,该病病情凶险且威胁母儿生命,约22%~53%的孕妇因发生心血管事件而导致死亡^([1-2])。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孕妇病死率风险以每小时1%~3%的速度递增,24 h内病死率约25%,
- 蔡英周晓茜马晓烨杨智蕴李凤李莹冯孚卿刘中民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妊娠晚期A型主动脉夹层心血管事件妊娠期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