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帅帅

作品数:21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机械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汽车
  • 5篇电动
  • 5篇电动汽车
  • 4篇电机
  • 4篇车辆
  • 3篇对开路面
  • 3篇悬架
  • 3篇液压
  • 3篇深坑
  • 3篇双模
  • 3篇主动悬架
  • 3篇路面
  • 2篇动力性
  • 2篇悬架系统
  • 2篇液压制动
  • 2篇液压制动系
  • 2篇液压制动系统
  • 2篇制动
  • 2篇制动扭矩
  • 2篇制动失效

机构

  • 21篇燕山大学

作者

  • 21篇刘帅帅
  • 15篇张利鹏
  • 5篇于辉
  • 3篇刘欣
  • 2篇刘利刚
  • 2篇祁炳楠
  • 2篇张小龙
  • 1篇杜凤山
  • 1篇赵明慧
  • 1篇张扬
  • 1篇王秀琳
  • 1篇黄洪涛
  • 1篇张正伟
  • 1篇冯庆
  • 1篇赵明慧
  • 1篇翟建伟
  • 1篇张超凡

传媒

  • 2篇理化检验(物...
  • 1篇钢铁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10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主动悬架的跨越深坑车辆行驶姿态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主动悬架的跨越深坑车辆行驶姿态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视觉传感器检测路况;步骤S2、当所述路况存在车辆以常规行驶方式无法通过道路的深坑时,则通过多主动悬架协同控制调整车身姿态,使车辆前后轮依次抬起...
张利鹏刘帅帅祁炳楠张小龙张俊达陈明晗
耦合式驱动电动汽车单侧驱动电机失效的安全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式驱动电动汽车单侧驱动电机失效的安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驱动电机不同踏板开度下的电机外特性参数,作为离线故障诊断参考数据库;通过整车控制器获取驱动电机的实时状态信息;将实时状态信息与离线故障诊断参考数据...
张利鹏任长安陈明晗张扬刘帅帅张俊达
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无动力中断换挡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汽车回馈控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无动力中断换挡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中各传感器采集的系统数据,对所述系统数据进行驾驶意图分析,得到车辆状态数据;基于车辆状态数据对所述双...
张利鹏刘帅帅任长安王建涛陈明晗张猗淼
双模耦合驱动智能电动汽车对开坡道行驶稳定性控制被引量:1
2024年
分布式驱动智能电动汽车可以通过独立分配各轮驱动力矩来保证在对开坡道行驶时的通过性,但对各轮力矩输出具有很高要求且难以保证车辆侧向稳定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所发明的具备集中式和分布式耦合驱动功能的双模耦合驱动系统,提出了协同耦合式驱动防滑和主动转向的对开坡道行驶稳定性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整车模型,分析了在对开坡道上采用双模耦合驱动提升车辆通过性的动力学机理;其次,设计了基于耦合式驱动防滑与主动转向协同的行驶稳定性控制系统,包括可以实现最优滑转率控制的上层驱动防滑控制器、用于减少控制超调量并抵消差动驱动附加转向的主动转向前馈控制器以及为解决车速干扰的基于T-S模糊化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转向反馈控制器;最后,开展了对开坡道行驶稳定性控制效果离线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0%的对开坡道上,耦合式驱动比分布式驱动的爬坡能力提升了41.32%;对比无前馈协同控制,所提出的协同控制方法可将侧向位移误差量减少68%,调整时间缩短10.81%。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仅能极大提升整车对开坡道的动力性和通过性,还可以很好地保证其方向稳定性。
张利鹏刘欣刘欣张猗淼刘帅帅赵明慧
关键词:汽车工程驱动防滑控制协同控制
角模块架构电动汽车坑洼不平道路通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角模块架构电动汽车坑洼不平道路通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视觉传感器检测路况;步骤S2、当所述路况存在车辆以常规行驶方式无法通过道路的深坑时,则对电动轮驱动系统、轮边线控转向系统和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权...
张利鹏刘帅帅王建涛马荣涛陈明晗张俊达
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无动力中断换挡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汽车回馈控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无动力中断换挡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中各传感器采集的系统数据,对所述系统数据进行驾驶意图分析,得到车辆状态数据;基于车辆状态数据对所述双...
张利鹏刘帅帅任长安王建涛陈明晗张猗淼
一种激振体外置式自破冰电磁阀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振体外置式自破冰电磁阀,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通过激振体产生超声波,并通过传振阀芯的自身振型实现声能定向传递,在冻结界面产生热量和剪切应力,进而在不完全融化结冰的情况下即可实现破冰,效率高且能耗低。该电磁...
王建涛 高铭泽张利鹏刘帅帅
一种智能车辆目标选择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车辆目标选择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取自车、自车所属车道及感知目标信息,依据设定预测比例确定检测范围,计算感知目标在自车坐标系下的角点坐标并拟合车道线,...
张利鹏刘泽宾张铭浩张俊达刘帅帅陈明晗
核岛用P280GH碳锰钢热老化的组织和性能被引量:1
2017年
P280GH碳锰钢用于制造压水堆核电站核岛蒸汽系统和辅助系统管道,其在280~350℃的长时服役过程中易于出现老化现象。为了研究其热老化机理,在400℃温度下进行了P280GH碳锰钢的10 000 h的加速热老化试验。测定了不同老化时间下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显微硬度、试样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显微硬度随老化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老化时间少于300 h时,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随老化时间增长而增加,老化时间大于300 h后,抗拉强度逐步降低,屈服强度缓慢降低;冲击吸收功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上述力学性能变化与热老化过程中的珠光体形貌变化及铁素体中的位错移动有关。
于辉翟建伟张超凡刘帅帅刘利刚
关键词:热老化力学性能位错
小口径薄壁筒形件变薄旋压工艺及实验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单轮旋压工作原理,采用一种变薄旋压工艺成形小口径薄壁筒形件,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分析了旋轮成形角、减薄率和进给量对金属变形的影响,确定了旋压成形工艺参数。采用模拟结果对小口径铝合金管进行变薄旋压实验,产品的机械性能、内外表面质量和椭圆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充分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小口径薄壁筒形件的变薄旋压工艺奠定了基础。
于辉刘帅帅王秀琳黄洪涛杜凤山
关键词:筒形件变薄旋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