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坚
- 作品数:65 被引量:2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以28份不同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采摘春梢一芽二叶制备蒸青茶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花青素含量和各儿茶素组分、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具有高水浸出物(〉45.00%)特性;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30%~27.50%,平均为23.43%,高茶多酚(〉25.00%)材料有7份,以‘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含量最高;氨基酸变幅为1.50%~5.80%,平均为2.99%,高氨基酸(〉4.00%)材料有4份,以‘隔界大叶4号’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变幅为0.90~26.40mg/g,平均为4.50mg/g,高花青素(〉10.00mg/g)材料有3份,以‘隔界大叶1号’含量最高。紫芽茶树种质资源芽叶紫色深浅与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供试28份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内含物质丰富,均达到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茶树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 杨兴荣矣兵李友勇蒋会兵段志芬尚卫琼杨毅坚杨盛美刘本英
- 关键词:种质资源生化成分
- 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被引量:7
- 2021年
- 茶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茶产业是融合一产、二产与三产的综合性特色产业,体现了农业、文化与旅游的综合功能,具有地域性、经济性、文化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等特色。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提出了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在特色农业背景下,茶叶经济也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状况,从以特色农业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措施。
- 陈玫马玲杨毅坚罗琼仙陈红伟
- 关键词:特色农业茶叶经济
- 一种茶园雾化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园雾化系统,包括中空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支撑杆的中部安装有蓄电池,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地下储水箱,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集雨漏斗,支撑杆于集雨漏斗内的底部开设有与之连通的入水口...
- 罗琼仙尚卫琼杨毅坚汤松张洪玲陈玫马玲
- 一种设置有保温结构的普洱茶发酵装置
- 本发明涉及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置有保温结构的普洱茶发酵装置,包括固定杆设于自动恒温发酵机的内部,且固定杆的表面设有载座,收纳槽中设有挡板,支板的表面设有支座和安装杆,安装杆的表面设有限位板,且安装杆的表面开设有...
- 陈玫汤松杨毅坚马玲曾铁桥毕玭蘋张洪玲陈继伟罗琼仙王志刚刘德和
- 云南景洪市野生古茶树低咖啡碱资源的筛选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云南景洪49株野生古茶树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碱(CAF)含量,用儿茶素总量、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3个生化指标对低CAF古茶树资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9株古茶树资源CAF含量变幅为0.55%~4.76%,平均含量为3.04%,初步筛选出曼加坡坎3号、光明水库2号、大寨5号和曼加坡坎6号大茶树4个低咖啡碱特异古茶树资源,其中曼加坡坎6号大茶树CAF含量最低,曼加坡坎3号和光明水库2号大茶树属高茶多酚资源,可为开发特色茶产品提供资源。
- 段志芬成浩尚卫琼李友勇杨毅坚杨盛美刘本英矣兵杨兴荣郭顺云
- 关键词:古茶树咖啡碱生化指标
- 一种新型茶叶杀青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茶叶杀青装置,属于茶叶加工器械领域;所述的新型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打散搅拌装置、供热装置、除尘装置;杀青时,电加热板供热,热量通过导热板传递到茶叶上,对茶叶进行杀青,同时,搅拌电机带动螺旋叶片对茶叶进行...
- 张艳梅杨毅坚杨方慧仝佳音何青元段鹏飞伍岗李晓霞
- 文献传递
- 云南独特的茶树管理技术——藤条茶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从现代云南大叶种茶园常见的两种茶树形态,即矮化密植茶园的灌木形态及古茶园中乔木形态大树茶状茶树差异分析,认为大树茶比矮化密植茶树具有明显的个体优势,是追求个体产量最大化的一种方法;其次,对大树茶中的藤条茶的采摘及茶园管理进行分析,认为(1)藤条茶采摘能更好的抑制茶树的花果生殖生长,更好的供应茶树营养生长;(2)藤条茶采摘促进茶树根系粗壮深广。最后总结,藤条茶是云南省茶农根据大叶种品种优点,在云南亚热带气候下,形成独特的云南大叶乔木茶树种植、茶叶采摘、茶园管理的配套技术,是全国全球茶叶供过于求新形势下,云南茶产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种方法。
- 罗琼仙陈玫杨毅坚陈红伟马玲何雨淇陈继伟
- 关键词:矮化密植古茶树大树茶
- 添加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对大叶种红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酶对大叶种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的茶样的氨基酸、茶多酚、茶黄素等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添加200 U·mL^-1和250 U·mL^-1纤维素酶的处理1和处理2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较高,显著性明显,添加浓度为18 U·mL^-1的多酚氧化酶的咖啡碱含量高,添加浓度为12 U·mL^-1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最高,结合感官审评发现,添加浓度为18 U·mL^-1的多酚氧化酶处理的6号茶样的滋味鲜醇,汤色红明亮,润,有金圈,品质最优,其次是5号茶样。
- 仝佳音杨毅坚杨方慧张艳梅尹蓉宁功伟
-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茶多酚
- 基于EST-SSR分子标记对香竹箐茶树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研究以树龄3200年的香竹箐茶树王为基础,应用27对引物对包括香竹箐茶树王在内的22份古茶树资源、44份野生茶树资源和18份栽培品种茶树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27对引物共扩增出190个基因型,91个等位基因,Shannon平均值为0.92。观测杂合度平均值0.52,期望杂合度平均值0.54,均大于0.50。PIC值在0.10~0.73,平均0.54,大于0.50。说明供试材料遗传差异大。香竹箐茶树王与古茶树、野生茶树和栽培型茶树中遗传相似性系数低于0.50的资源在每个群体分别占9.1%、29.6%和44.4%,说明香竹箐茶树王与野生茶树和栽培型茶树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远。聚类分析表明,84份材料按亲缘关系和地理来源分成了17个组,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香竹箐茶树王与其他供试茶树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今后对香竹箐茶树王等宝贵茶树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 周萌李友勇孙雪梅马玲宋维希段志芬杨毅坚蒋会兵矣兵尚卫琼成浩刘本英
- 云南省景洪市古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通过对云南省景洪市古茶树群落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摸清了该市古茶树群落种类、分布现状和生长情况,主要包括其海拔高度、树龄、树姿、树幅、干径、叶形和花瓣特征等。以12个代表茶区88份古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茶树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8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5.51%-57.74%之间,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最低分枝高〉叶面积〉树幅〉树高〉叶长〉叶宽〉花冠直径〉果实大小;古茶树农艺性状13个特征向量中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3.026%,第一主成分至第四主成分的贡献率依次为:34.830%、15.824%、12.902%、9.470%。
- 尚卫琼杨勇段志芬杨毅坚李友勇孙承冕郭顺云刘本英
- 关键词:古茶树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