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康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状态”纵向视域下方证相应理论内涵新释
- 2024年
- 方证相应是中医治病的优势和特色,但临床疾病病机复杂、病情多变,在现有方证相应的认知下,临床具体运用难以达到疗效的最大化。本文引入“中医状态”纵向分类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体质、证、病5种范畴于方证相应中,在“中医状态”纵向视域下,将方证相应理论内涵诠释为“方态相应”,即“方-生理特点”相应、“方-病理特点”相应、“方-体质”相应、“方-证”相应、“方-病”相应,以期准确把握方证相应的内涵,深化中医临床思维模式。
- 乔世杰付超蔡姿尧唐文王章林王志斌童康李明珠韩海瑞林多多张少栋雷黄伟王洋李灿东
- 关键词:方证相应
- 试述《内经》整体观对中医避误的启发被引量:2
- 2016年
- "误诊"是指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本质所作的错误判断,或因此而导致误治[1]。整体观,即是对事物的完整性、统一性的认知与把握,是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医者在诊断时的认识论基础。《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强调人自身以及与自然、社会都是统一的有机整体,生理与病理均可相互影响。临床疾病复杂多变,极容易由于对病情病势的认识不全面而导致误诊、漏诊。
- 罗晓燕童康王志汕陈凌琦李灿东
- 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误诊
- 案析静脉输液对中医诊治的影响及避误思考被引量:5
- 2017年
-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的一种治疗方式。中医认为,静脉输液使大量水液直接入血,水液未经过脾胃及三焦的输布运化,便布散全身,其本质是水湿借由静脉输液进入人体。若患者水液输布运化失司,脏腑功能虚衰,或水液与它邪相兼为患,往往易出现寒湿、湿热之证,如未能考虑到静脉输液的影响,便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若以中医药学的思维来考虑静脉输液的使用,则需研究所给药物与静脉输液的性味,而笔者仅以案探因,试述作为给药载体的静脉输液对中医诊治的影响,并以辨证论治的思维来探讨如何因时因人因病活用静脉输液,辨证施治,从而避免中医漏诊误诊。
- 王志汕陈凌琦罗晓燕童康林翔英李灿东
- 关键词:静脉输液辨证论治中医误诊湿邪
- “五辨”思维析微
- 2024年
- 本文深入李灿东教授“五辨”思维,即“症”“证”“病”“人”“机”5个维度,重新梳理“五辨”思维中易混淆的概念,讨论“五辨”思维中尚未阐明的部分,全面理解“五辨”思维是提升临床疗效的必要条件。
- 唐文王洋蔡姿尧王志斌童康陈斌斌吴祎然李灿东
- 关键词:中医思维中医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