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海洋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研究站
  • 1篇样地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石漠化
  • 1篇监测工作

机构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篇刘长成
  • 1篇程安云
  • 1篇黎廷宇
  • 1篇吴洋洋
  • 1篇王世杰
  • 1篇倪健
  • 1篇刘秀明
  • 1篇胡刚
  • 1篇蔡先立
  • 1篇张忠华
  • 1篇白晓永
  • 1篇罗维均
  • 1篇郭银明
  • 1篇周运超
  • 1篇张林
  • 1篇郭柯
  • 1篇彭韬
  • 1篇刘立斌
  • 1篇杨勇
  • 1篇许海洋

传媒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生物样地建设与监测工作被引量:8
2017年
生长和适应于喀斯特地貌环境的生态系统,即喀斯特生态系统,因人类活动干扰和石漠化进程影响,其结构和功能均发生退化,因此,定位、长期监测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过程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响应,对研究该类特殊生态系统的格局和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观测网络(CERN)仅有的两个喀斯特台站之一,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生物监测总目标是开展喀斯特高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植被生态学(结构、过程、功能)监测与研究,及其退化植被的恢复生态学示范,建立喀斯特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化模式和范式。本文初步介绍了普定站的生物观测网络,以普定县后寨河流域的天龙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作为永久监测样地(主观测场),以陈旗不同干扰方式下的植被恢复样地、赵家田皆伐样地、沙湾主站址退耕样地作为辅助监测样地(辅观测场),以高羊河流域陈家寨坡耕地恢复和滇柏林改造样地作为生态重建示范样地(辅观测场),配合流域内外诸多样地与试验点(站区调查点),可初步定位监测和预测代表性喀斯特森林和灌丛的长期变化与未来发展趋势。
倪健王世杰刘立斌蔡先立程安云彭韬黎廷宇胡刚张忠华周运超郭柯刘长成白晓永刘秀明罗维均张林吴洋洋李梦德郭纯子许海洋钟巧连郭银明杨华妹许鑫杨勇
关键词:生态恢复石漠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