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韬

作品数:59 被引量:39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2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石漠化
  • 12篇土壤
  • 10篇岩溶
  • 6篇探地
  • 6篇探地雷达
  • 6篇坡地
  • 6篇白云岩
  • 6篇表层岩溶
  • 6篇表层岩溶带
  • 5篇植物
  • 5篇小流域
  • 4篇土地利用
  • 4篇泥沙
  • 4篇污水
  • 4篇裂隙
  • 4篇降雨
  • 3篇蓄水
  • 3篇悬移质
  • 3篇悬移质泥沙
  • 3篇栽培

机构

  • 59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河海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3篇遵义师范学院
  • 2篇贵州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作者

  • 59篇彭韬
  • 22篇张林
  • 20篇蔡先立
  • 16篇程安云
  • 16篇王世杰
  • 11篇黎廷宇
  • 11篇张信宝
  • 8篇陈佳
  • 5篇张志才
  • 4篇孟凡德
  • 3篇刘秀明
  • 3篇程勤波
  • 3篇罗维均
  • 2篇戴尔阜
  • 2篇戴德求
  • 2篇倪健
  • 2篇高江波
  • 2篇陈波
  • 2篇吴绍洪
  • 2篇高扬

传媒

  • 11篇地球与环境
  • 4篇中国岩溶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土壤与作物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喀斯特流域岩溶水氢氧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及水文意义--以后寨河流域为例被引量:6
2022年
受多重导水介质影响,喀斯特流域水循环过程复杂,只以水分为研究对象的水文学方法难以刻画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受喀斯特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稳定氢氧同位素赋予岩溶水指纹信息,为解译喀斯特流域水循环时空演变与水文功能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论文选取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月尺度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水样采集,结合聚类分析和.克里金插值方法,分析流域岩溶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和反映蒸发分馆程度的Lc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研究喀斯特流域降雨混合、水文连通性及水流路径等水文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雨季岩溶地下水δ^(18)O与Lc偏负,枯季岩溶水整体δ^(18)O与Lc相对偏正,表明雨季湿热条件下,岩溶地下水受“新”、“老”水混合作用与流域蒸发过程的共同影响,枯季地下水混合作用较弱,蒸发作用弱;相较于中下游覆盖型涪溶区,流域上游峰丛区岩溶水δ^(18)O偏负,Lc偏正,表明流域上游土壤/表层岩溶带浅薄山区,降雨入渗迅速,岩溶水中土壤水成分较低,下游土壤较厚,入渗较慢且蒸发强烈,地下水蓄存时间长,岩溶水中土壤水成分较高。干湿交替期,岩溶水Lc快速变负,表明随水文连通性增强,土壤水补充岩溶含水层地下水能力增强。
张艳青张志才陈喜王刚王刚程勤波刘皓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水文作用喀斯特流域
白云岩坡地植物栽培裂隙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云岩坡地植物栽培裂隙器,包括有内部为空腔的外壳,外壳底部连接有1个定位圈,定位圈上方的外壳的内部空腔中有裂隙头,裂隙头底部设置有穿过定位圈的1个以上的凿刺,在裂隙头上方的空腔中放入有重击块,重击块系...
张林蔡先立黎廷宇程安云彭韬
文献传递
白云岩坡地栽培植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云岩坡地栽培植物的方法,该栽培方法包括有以下几个步骤:在白云岩坡地上挖坑;将裂隙器放入坑中,通过裂隙器中的重击块的自由落体作用,使得裂隙头下方的凿刺与白云岩岩层撞击,使得白云岩岩层被破坏掉,产生更多更大...
张林蔡先立黎廷宇程安云彭韬
文献传递
石灰岩与白云岩坡地土壤饱和导水率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下垫面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式对两类坡地表层土壤性质及其土壤饱和导水率(Ks)的影响。[方法]以喀斯特地区不同岩性下垫面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类坡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Guleph稳定入渗仪和土壤分析的方法。[结果](1)石灰岩和白云岩表层土壤在受到放牧作用影响后,土壤均呈现显著退化趋势,其容重、黏粒含量增大,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降低。(2)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类坡地表层土壤在未受到人为干扰的自然植被条件下,由于表层岩溶带的发育,Ks都很高,平均值分别为328.6和257.2mm/h。其中,石灰岩坡地相比白云岩坡地,Ks具有更高的空间变异性,二者Ks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90.71%~95.62%和59.60%~67.32%。(3)受到放牧作用影响后,石灰岩和白云岩坡地表层土壤Ks相比自然植被状态下呈显著降低趋势,Ks分别降低52.2%和86.7%,白云岩坡地Ks降低程度大,高于石灰岩坡地。
孟凡德彭韬王世杰蔡先立张林
关键词:石灰岩白云岩土壤
喀斯特地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在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可利用性,关于喀斯特地区AM真菌多样性以及生态功能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本文归纳了喀斯特地区分离出的AM真菌名录,旨在为喀斯特高效生态修复菌种筛选提供支撑材料。综述了喀斯特地区土壤石灰性、营养物质匮乏、空间异质性强,植被逆向演替、植物种类多样等特点对喀斯特地区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规律,总结了AM真菌对于喀斯特地区土壤结构、营养元素循环、植物抗旱性、植物个体养分吸收、植被演替方面的生理生态功能及作用机理,以期为喀斯特地区AM真菌适生性研究、AM真菌潜在生态功能有效利用、AM真菌-植物共生体系筛选与培育等环节做出指引,为菌根技术在喀斯特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究AM真菌多样性影响机制,探讨AM真菌与植物适生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AM真菌-植物共生体系筛选与培育。
米屹东李信茹刘秀明彭韬王伟黄以程白英臣白英臣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保水储肥绒棉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水储肥绒棉的制作工艺,在搅拌器中放入脱脂绒棉、复混肥、泥炭以及生根粉,通过搅拌使得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复混肥、泥炭以及生根粉附着在脱脂绒棉上。保水储肥绒棉使用时植物需要摄取的养分以及水份都会附着在脱脂绒棉上...
张林蔡先立黎廷宇程安云彭韬
文献传递
西南喀斯特小流域地表、地下河流细粒泥沙来源的^(137)Cs和磁化率双指纹示踪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在黔中喀斯特高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峰丛谷地小流域,利用^(137)Cs和磁化率双指纹因子对碳酸盐岩表层土壤(坡地和坝地)、深层土壤(沟道和洞穴/裂隙)以及碎屑岩夹层岩屑3类来源开展指纹特征分析,通过多元混合模型对流域暴雨过程侵蚀悬移质泥沙进行指纹复合示踪,并计算小流域地表及地下出口输出泥沙的主要来源及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137)Cs和磁化率在碳酸盐岩表层土壤、深层土壤以及碎屑岩夹层岩屑3类来源存在显著差异,流域内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和碎屑岩夹层岩屑的^(137)Cs和磁化率平均含量分别为3.39 Bq/kg和310.07×10^(-8) m^3/kg、0.50 Bq/kg和180.69×10^(-8) m^3/kg、0 Bq/kg和7.02×10^(-8) m^3/kg。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和碎屑岩夹层岩屑对流域地表出口泥沙的相对贡献分别为16.2%,4.3%和79.5%,拟合优度为99.97%;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和碎屑岩夹层岩屑对流域地下出口泥沙的相对贡献分别为<0.1%,37.9%和62.1%,拟合优度为83.80%。喀斯特流域泥沙来源区别于其他碎屑岩流域具有的特点为:(1)碳酸盐岩风化表层土壤来源少,对河流泥沙贡献小,主要贡献于地表河流。(2)无论流域地表出口还是地下出口,河流泥沙来源主要为流域中碳酸盐岩所夹的少量(地面物质组成<10%)的碎屑岩夹层岩屑。(3)深层土壤略有贡献,地下河流贡献比例高于地表河流。另外,^(137)Cs和磁化率可作为双指纹示踪物较好地示踪喀斯特小流域地表、地下河流泥沙来源和确定相对贡献率。
程倩云彭韬张信宝曹乐王世杰
关键词:泥沙来源CS磁化率小流域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试管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范围广的试管架,包括框架,框架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顶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顶层包括顶层横向线与顶层纵向线构成的顶层网状结构;所述中间层包括中间层横向线与中间层纵向线构成的中间层网状结构,中间层横向线的两侧...
陈佳张林蔡先立彭韬黎廷宇程安云
文献传递
典型岩溶地区岩溶泉溶解性碳浓度变化及其通量估算被引量:4
2018年
溶解性无机碳(DI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是岩溶作用、碳汇与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指标.为增进对小流域岩溶泉DIC和DOC运移特征的认识,提升离散、有限的水质监测数据条件下碳通量的估算精度,研究了贵州普定陈旗岩溶泉DIC和DOC浓度的变化特征,采用LOADEST模型建立了估算DIC和DOC日通量的回归方程,并估算了陈旗岩溶泉的岩溶碳汇强度.结果表明,陈旗岩溶泉DIC和DOC的浓度分别为16. 47~42. 31 mg·L^(-1)和0. 87~6. 89 mg·L^(-1),它们分别随瞬时径流量的增加呈指数减小和增加.从LOADEST模型构建的回归方程可知,DIC日通量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DOC日通量受径流量和时间的影响;陈旗岩溶泉DIC和DOC的估算通量分别为9 490. 01 kg·a^(-1)和1 704. 87 kg·a^(-1),陈旗岩溶泉的岩溶碳汇强度为3. 40 g·(m^2·a)^(-1). LOADEST模型是低频率水质监测条件下估算岩溶泉DIC和DOC通量的有效工具.
熊佰炼张进忠彭韬郝卓高扬
关键词:岩溶泉
一种表层岩溶带空间蓄水能力的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层岩溶带空间蓄水能力的估算方法。括下述步骤:a、利用探地雷达获得表层岩溶带雷达信息,同时记录采样点位的空间信息;b、对表层岩溶带雷达信息进行滤波处理,利用层位追踪的方法提取出表层岩溶带雷达信息中的深度信...
彭韬周长生宁茂岐付磊王世杰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