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洋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乳腺
  • 2篇蛋白
  • 2篇丁糖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乳腺癌
  • 2篇屈肌
  • 2篇屈肌腱
  • 2篇屈肌腱粘连
  • 2篇腺癌
  • 2篇活性
  • 2篇肌腱
  • 2篇肌腱粘连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端粒酶活性

机构

  • 6篇荆州市中心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荆州市第二人...
  • 1篇荆州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郭华雄
  • 6篇赵洋
  • 5篇杨勇
  • 3篇何正源
  • 2篇余龙江
  • 2篇佘远举
  • 2篇张柳
  • 2篇孙之煜
  • 2篇王志贵
  • 2篇夏仁云
  • 2篇肖昌蔚
  • 2篇尚平
  • 2篇周治兰
  • 2篇孙长惠
  • 2篇罗钢
  • 2篇廖全民
  • 2篇袁璐
  • 2篇鲁厚庚
  • 2篇吴昌金
  • 1篇陈廷煊

传媒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年份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凡丁糖膜预防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孙长惠尚平吴昌金王志贵罗钢鲁厚庚廖全民佘远举孙之煜郭华雄赵洋杨勇夏仁云
该成果应用几丁糖膜包绕肌腱缝合部位,进行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应用。研究显示,几丁糖膜包绕的肌腱愈合良好,缝合部位表面光滑,无粘连或仅轻度粘连,肌腱愈合后几丁糖膜可自行降解吸收,不遗留异物。结果证明,几丁糖膜具有明显的防粘连...
关键词:
关键词:屈肌腱粘连
几丁糖膜预防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孙长惠尚平吴昌金王志贵罗钢鲁厚庚廖全民佘远举孙之煜郭华雄赵洋杨勇夏仁云
该成果应用几丁糖膜包绕肌腱缝合部位,进行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应用。研究显示,几丁糖膜包绕的肌腱愈合良好,缝合部位表面光滑,无粘连或仅轻度粘连,肌腱愈合后几丁糖膜可自行降解吸收,不遗留异物。结果证明,几丁糖膜具有明显的防粘连...
关键词:
关键词:伤口愈合几丁糖膜动物实验
乳腺癌端粒酶活性与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其在乳腺癌发生中与bcl 2和ba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的表达及其活性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bcl 2和bax。结果 端粒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 (P <0 .0 1 )和乳腺良性肿瘤。端粒酶活性与bcl 2表达负相关 ,与bax表达显著负相关 ,与bcl 2 /bax比值明显正相关。结论 bcl 2 /bax表达失衡 (比值增大 )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郭华雄余龙江周治兰赵洋肖昌蔚何正源杨勇
关键词:端粒酶乳腺癌BCL-2BAX
乳腺癌石蜡切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2001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石蜡切片中端粒酶检测的可行性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3 0例乳腺癌冰冻切片及 73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石蜡切片中端粒酶的表达及活性。结果 :端粒酶在乳腺癌石蜡切片中的敏感性为 ( 46/53 ) 86 7% ,与冰冻切片中 ( 2 7/3 0 ) 90 %的敏感性无差异 (P >0 0 5) ;乳腺癌端粒酶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 ( 3 /1 2 ) 2 5% (P <0 0 1 )和乳腺良性肿瘤 ( 0 /8) ;端粒酶活性与乳腺癌分级、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结论 :乳腺癌石蜡切片中端粒酶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重要依据。
郭华雄余龙江赵洋何正源张柳袁璐杨勇
关键词:乳腺肿瘤端粒酶原位杂交
炭纤维细粉植入小鼠颅内迁移及清除途径的研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炭纤维细粉在动物颅内的移动规律及被清除的途径。方法 :将炭纤维细粉注入小鼠左侧硬脑膜 (或蛛网膜 )下隙 (硬脑膜下隙组 ,SG ,n =65 )及左侧大脑颞叶皮质 (大脑皮质组 ,CG ,n =65 ) ,阶段处死小鼠 ,取小鼠头部 ,采用组织学方法动态观察。结果 :( 1 )注入后 1~ 32周 ,硬脑膜或蛛网膜内面和软脑膜表面 ,可见炭纤维沉积 ,注入后 42~ 78周 ,沉积的炭纤维逐渐减少 ,甚至见不到炭纤维。 ( 2 )CG术后 2周 ,炭纤维移动到脑组织的正常间隙 (细胞外液腔隙 ) ,注入后 4~ 8周 ,炭纤维沉积到左侧背侧海马周围间隙和左侧侧脑室腔面 ;注入后 1 2~ 78周 ,仅 1例标本可见极少量炭纤维沉积于左侧大脑颞叶的细胞外液间隙 ;注入后 62~ 78周 ,所有标本左侧大脑颞叶皮质均未见炭纤维沉积。 ( 3)炭纤维与脑组织接触的界面细胞生长良好。结论 :( 1 )注入颅内的炭纤维可能主要经淋巴途径即神经周围淋巴管 (血管周隙和细胞外液间隙 )及淋巴管前淋巴系统清除 ,不会污染脑组织。 ( 2 )炭纤维注入颅内显示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费克香高林李国伟彭先高龚悌王虹张燕翔郭华雄赵洋陈廷煊
关键词:小鼠
端粒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和bax基因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郭华雄周治兰肖昌蔚赵洋何正源张柳杨勇袁璐
该项目主要应用在医学领域中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乳腺癌发病机理 的研究方面。此项检查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性,在临床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端粒酶细胞凋亡基因蛋白原位杂交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