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明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医院药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药品
  • 3篇药品不良反应
  • 3篇药事
  • 3篇数据库
  • 3篇中心数据库
  • 3篇比值比
  • 2篇药物警戒
  • 2篇造影
  • 2篇造影剂肾病
  • 2篇脂质
  • 2篇脂质体
  • 2篇肾病
  • 2篇两性霉素
  • 2篇两性霉素B脂...
  • 2篇肝素
  • 2篇高危
  • 1篇低分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内布拉斯加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1篇颜明明
  • 4篇邱晓燕
  • 4篇钟明康
  • 3篇林美钦
  • 3篇曹爱霖
  • 3篇钱皎
  • 3篇韩璐
  • 2篇孙佩男
  • 2篇张亮
  • 2篇赵晖
  • 2篇陈文瑶
  • 2篇赵晖
  • 2篇武卓
  • 1篇焦正
  • 1篇李中东
  • 1篇王明华
  • 1篇刘晓芹

传媒

  • 3篇药物流行病学...
  • 3篇药学服务与研...
  • 2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第七届全国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致贫血、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4
2015年
20岁女性患者,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4年,口服甲泼尼龙8 mg,qd治疗超过1年。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因头痛、发热入院,入院行腰椎穿刺,墨汁染色见新型隐球菌。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治疗。两性霉素B脂质体用药15 d后,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降低,血红蛋白最低降至80 g/L,血小板最低降至71×109/L,停药1月余后血小板恢复正常,血红蛋白于1年后恢复正常。
颜明明孙佩男武卓张亮赵晖钟明康
关键词:贫血血小板减少两性霉素B脂质体药品不良反应
GPX4抑制剂在制备治疗硬皮病皮肤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作为抑制硬皮病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硬皮病皮肤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GPX4蛋白在硬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并提供了GPX4抑制剂或其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硬皮...
张法丽邱晓燕颜明明
造影剂肾病高危风险人群的评估与预防被引量:4
2016年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是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c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重要的并发症。基础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糖、高渗、大剂量造影剂的使用等均为CIN的风险因素。对风险人群的评估和筛查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造影前需对病人的肾功能进行评估,撤除肾毒性药物,以降低CIN的发生风险。对于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决定是否在造影前暂停二甲双胍治疗。本文由一例PCI术后致CIN的病人分析CIN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颜明明陈文瑶曹爱霖韩璐林美钦钱皎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风险评估
一例心内直视术后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心内直视术后病人由于手术应激、合并用药多、疾病进展等原因,可能导致血小板不同程度减少。血小板减少可能使术后止血困难。另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容易漏诊或误诊。漏诊导致处理不及时,误诊即易被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这两种情况处理不当都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林美钦曹爱霖颜明明韩璐钱皎
关键词:心内直视术血小板减少肝素
基于上海市临床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库的药物心脏毒性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进行监测,挖掘可能的心脏毒性药物信号。方法:采用上海市临床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库中2018年上海市44家医疗机构报告的ADR数据共13911条,按照数据挖掘一般步骤进行数据处理,采用ROR法对ADR数据的心脏毒性药物信号进行挖掘,计算不同药物心脏毒性风险的粗R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并计算性别、年龄校正后的ROR值及其95%CI。结果:共挖掘出6个潜在的心脏毒性风险药物信号:阿利沙坦酯[校正ROR=98.64,95%CI(10.22,952.13)]、氨溴索[校正ROR=6.78,95%CI(2.80,16.41)]、消癌平注射液[校正ROR=6.37,95%CI(1.84,21.99)]、间苯三酚[校正ROR=5.85,95%CI(1.71,20.04)]、碳酸锂[校正ROR=3.64,95%CI(1.10,12.07)]、丙戊酸[校正ROR=2.99,95%CI(1.37,6.54)]。年龄对目标ADR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阿利沙坦酯、氨溴索、消癌平注射液、间苯三酚、碳酸锂、丙戊酸可能与心脏毒性的风险相关,信号的可信度和强弱易受混杂因素、数据量大小的影响,该信号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颜明明郑晗吴舒珊张千邱晓燕
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0
2018年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低分子肝素种类繁多,理化特征不一、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也有差异。本文综述了不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药动学特点及差异,常见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领域,以及不同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对于低分子肝素临床应用的推荐意见及证据等级,以期为临床抗凝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颜明明刘利月戴婷婷刘晓芹刘晓芹焦正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药物治疗
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脑炎1例被引量:3
2015年
1例确诊为隐球菌脑炎的患者,应用小剂量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1.5 mg/(kg·d)]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疗效。治疗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钾、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提示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良好。
王明华颜明明孙佩男张亮武卓赵晖钟明康
关键词:隐球菌脑炎鞘内注射
基于上海市临床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库的药物性肝损伤药物警戒信号检测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发现上海地区人群中疑似肝损伤报告相关的药物,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上海市临床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库中上海市44家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数据,筛选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与药物性肝损伤(DILI)相关的ADR病例,并应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进行信号检测,分析药物和肝脏ADR信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获取ADR报告27171份,与DILI相关的ADR报告918份(3.38%),女性发生DILI的风险高于男性(P<0.0001)。经ROR法检测得到35种药物与肝损伤可能相关。按ROR由大到小排名前10位的药物依次是奥氮平、阿托伐他汀、甲氨蝶呤、丙戊酸、对乙酰氨基酚、喹硫平、瑞舒伐他汀、利福平、伏立康唑和甲巯咪唑。此外,与肝损伤可能相关的35种药物中,氯氮平、乙胺丁醇、润燥止痒胶囊、美金刚和低分子肝素钙的药品说明书中没有发现肝损伤的相关风险提示。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监测各类药物与肝损伤之间的关系。利用ROR法进行ADR信号的数据挖掘,发现氯氮平、乙胺丁醇、润燥止痒胶囊、美金刚和低分子肝素钙存在潜在的DILI风险信号,并且这在过去的研究中并未得到证实。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潜在的相关性,需要未来更深入的临床研究。
张千颜明明赵晖吴舒珊李自然邱晓燕李中东钟明康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药品不良反应药物警戒
造影剂肾病高危风险人群的评估与预防
<正>~~
颜明明
文献传递
基于上海市临床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库的药物致血小板减少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基于上海市临床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库,采用比例失衡法对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DITP)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进行监测,并对DITP相关ADR报告进行描述。方法:利用2017~2019年上海市临床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收集的下属44家医疗机构报告的21679条ADR数据,运用报告比例比法(ROR)对DITP相关ADR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种可疑药物中,利奈唑胺(ROR:110.37,95%CI:72.07,169.03)、替罗非班(ROR:57.33,95%CI:18.99,173.01)、硼替佐米(ROR:38.68,95%CI:11.58,129.16),奥希替尼(ROR:37.99,95%CI:15.91,90.73)等26种药物与血小板降低可能相关。194份DITP报告中,男110例(56.70%),女82例(42.27%),2例性别不详;68例(35.05%)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93例(47.94%)患者接受抗感染治疗,抗凝治疗患者34例(17.01%);103例(53.09%)患者年龄大于66岁。患者在接触可疑药物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平均延迟7 d出现症状。94例(48.45%)患者Plt低于75×10^(9)·L^(-1),其中18例(9.28%)出现出血症状。45例(23.20%)患者接受了特殊治疗。其他药物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如氯法齐明、西妥昔单抗、乌苯美司、氨甲环酸、注射用凝血酶、亚叶酸钙、蔗糖铁,以及5种从未被报道为DITP诱导药物的中成药。结论:医务工作者应熟悉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并利用ADR数据库中药物-DITP潜在的因果关系,关注未经报道风险药物的用药安全。
赵晖张千颜明明邱晓燕钟明康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药物警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