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方方

作品数:11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液
  • 8篇血液透析
  • 4篇护理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透析患者
  • 3篇干预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血管通路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透
  • 1篇血透室
  • 1篇血液净化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许方方
  • 6篇叶红
  • 5篇沈霞
  • 5篇彭红艳
  • 4篇陶玲
  • 2篇钟惠琴
  • 2篇王颖
  • 1篇吴限
  • 1篇钟慧琴
  • 1篇曹红娣
  • 1篇杨俊伟
  • 1篇丁昊
  • 1篇蔡丹丹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缝隙干预在血液净化操作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血液净化是目前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肾衰竭等危重病症的主要治疗方式,需将患者血液引至体外进行循环,操作困难度较高且风险较大[1]。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强的护理能力及责任感,但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常因分工不明确、交接不清等降低了护理效率及质量[2]。因此,对接受血液净化患者采取正确且合理的干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无缝隙干预指的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找出其中存在的护理缝隙,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提升护理质量[3]。笔者在护理接受血液净化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无缝隙干预,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彭红艳沈霞钟慧琴许方方王红梅叶红梁月红
关键词:血液净化心理状态护理质量
PDCA循环干预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患者实施PDCA循环干预,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门诊收治的15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各7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干预。应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疲劳、疼痛、恶心呕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PDCA循环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并降低血液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朱朦朦陶玲彭红艳许方方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
基于梧桐模式的新型护理服务在行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分析将基于梧桐模式的新型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行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3例,接受基于梧桐模式的新型护理服务),并对2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透析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低,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高(P均<0.05),且2组的各项指标与透析前相比均更优(P均<0.05);透析6个月后,2组的各项指标与透析3个月后相比均更优(P均<0.05)。透析6个月内,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较对照组(20.00%)更低(P<0.05)。结论 基于梧桐模式的新型护理服务理念可以改善行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血糖水平及营养状态,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蔡丹丹许方方武浩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肾功能
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彭红艳钟惠琴许方方沈霞
双重血浆置换在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观察双重血浆置换(DFPP)在难治性高脂血症中的作用,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因难治性高脂血症行DFPP治疗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主要观察DFPP治疗前后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等的变化。结果:11例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男性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4.0±3.0岁)行DFPP总计25例次,其首发病分别为急性胰腺炎5例(45.5%),2型糖尿病3例(27.3%),膜性肾病、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妊娠状态各1例(9.1%)。单次DFPP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血脂水平,三酰甘油由28.5±5.2 mmol/L降至9.6±1.7 mmol/L(P<0.01,下降率61.2%±16.2%);同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下降,下降率分别为50.8%±15.2%和44.5%±21.8%(P均<0.01)。DFPP对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血小板的水平无明显影响。25例次DFPP治疗均顺利完成,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DFPP能快速降低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安全性高,但临床推广仍需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魏桂玲叶红石彩凤陶玲许方方曹红娣杨俊伟
关键词:双重血浆置换
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对策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了解血透室常见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针对其给予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方法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的血透室作为研究基地,30名护理人员和90例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护理风险管理未干预前的统计结果作为对照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的临床统计结果作为观察组。每3个月对护理质量和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分析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和如何加强风险管理。结果接受调查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满意程度(97.31%)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66.5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力度后,观察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透析患者;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大护理风险管理力度显著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风险管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许方方彭红艳钟惠琴叶红沈霞
关键词:血透室风险管理对策
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维持性血管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现状。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2023年3月—8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安徽省明光人民医院和常州市溧阳人民医院等15家基层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筛查符合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50例,其中男性342例(52.62%),女性308例(47.38%),中位透析龄5.48(2.00,8.00)年。首次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类型主要为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291例(48.10%)和自体动静脉内瘘271例(44.79%),目前使用的血管通路类型主要为自体动静脉内瘘518例(85.62%),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绳梯穿刺执行率为19.30%(100例),区域穿刺412例(79.54%),在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29例(90.63%),血管狭窄是血管通路的主要并发症,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和移植物动静脉内瘘中分别为177例(34.17%)和10例(31.25%)。结论 基层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的临床使用现状符合临床预期,但需加强相关操作规范的落实及人员培训管理工作,以早期发现血管通路功能障碍以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
惠鑫卞雪芹丁昊吴限雒湲许方方张雅齐王红梅徐志玉王颖叶红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穿刺并发症
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S)、前列腺素E2(PGE2)、γ干扰素(INF-γ)]、治疗依从性[采用依从行为量表(RABQ)]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IL-6、TNF-α、CS、PGE及INF-γ优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摄钾的依从、液体限制的依从、摄盐的依从及自我护理的依从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脑血管意外、心功能不全、透析低血压、感染及低血糖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自身的炎症因子标准值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陶玲许方方武浩彭红艳
关键词:血液透析炎症因子依从性
基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的分层式饮食干预对老年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探究基于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分层式饮食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0例老年M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GNRI分层式饮食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况[主观整体评估量表(scored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饮食治疗态度[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治疗态度量表(the attitude scale for the dietary therap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ASDTH)评分]、生活质量[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KDQ)评分]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PG-SGA评分、BMI、TSF、事件应对、目标达成和个体解决问题、ASDTH评分、KD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450、-2.199、-3.510、-5.122、-5.142、-5.085、-4.280、-4.959,P值分别为<0.001、0.032、0.001、<0.001、<0.001、0.001、<0.001、<0.001)。结论GNRI分层式饮食干预可改善老年MHD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增强其自我效能,改善饮食治疗态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王颖吴娟娟许方方沈霞叶红
关键词:持续性血液透析营养状况自我效能
有氧联合伸展运动应用于血液透析合并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伸展运动应用于血液透析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氧联合伸展运动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生命质量、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国际下肢不宁腿综合征等级评估量表(IRL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钙、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磷、血清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肾脏疾病生活质量-36(KDQOL-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联合伸展运动应用于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可调节血清学指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负性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武浩许方方陶玲
关键词:血液透析不宁腿综合征有氧运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