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兵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 低温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及织构演变被引量:5
- 2017年
- 研究了低温取向硅钢在625~850℃的等温退火过程,根据Avrami方程建立了其初次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并利用EBSD技术对初次再结晶织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850℃时保温5s即可发生完全再结晶;而在625℃下保温1.7h以上再结晶才能进行完全。当退火温度在625~700℃时,Avrami指数n在0.82~0.89之间,当退火温度在750~850℃时,n值在1.25~1.27之间,相对应的再结晶激活能QRX分别为239.3、160.4kJ/mol。初次再结晶早期主要发生在高储存能的γ纤维织构上,而中后期则主要发生在低储存能的α纤维织构上。初次再结晶完成后织构类型主要是以{111}<112>组分为主的γ织构、{114}<418>织构及少量分布在次表层的Goss织构。
- 黄祥斌鲍思前赵刚徐洋宋娜娜刘兵兵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激活能织构
- Hi-B钢高温退火中“岛状”晶粒三维形貌表征及机理研究
- Hi-B钢作为一种高磁感应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电气等领域。其中Goss取向晶粒的异常长大行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科研人员发现高温退火过程中异常长大Goss取向晶粒内部会“遗留”一些“岛状”晶粒。传统的研究方法基于样品的...
- 刘兵兵
- 关键词:三维形貌EBSD
- 文献传递
- 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初期不同取向晶粒的三维形貌表征被引量:2
- 2017年
- 利用定量逐层研磨和计算机辅助重建及可视化技术,并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方法,研究了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初期不同取向晶粒的三维形貌。结果表明,Goss取向晶粒主要呈"塔状",黄铜取向晶粒则类似"上大下小"倒锥状,{411}<148>取向晶粒也表现为"塔状"和倒锥状。而{111}<112>取向晶粒形貌各异,没有一致性。与其它取向晶粒相比,Goss取向晶粒在三维尺度上没有尺寸优势,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前,其长大主要受曲率控制。
- 徐洋鲍思前赵刚黄祥斌黄儒胜刘兵兵宋娜娜
- 关键词:二次再结晶三维形貌EBSD
- 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中异常长大Goss取向晶粒的三维形貌表征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定量逐层研磨和计算机辅助重建及可视化技术,并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Hi-B钢二次再结晶退火中异常长大Goss取向晶粒的三维形貌,并探讨了其长大规律和特征。研究表明,在三维尺度上,异常长大Goss取向晶粒呈现"饼形"晶粒形貌,异常长大过程中遵循"饼形"长大规律,即处在次表层的二次再结晶晶核在中间层快速长大取得尺寸优势后,反向沿厚度方向长大到样品表面,并在表面能的作用下继续沿板面方向异常长大,最终使得在板面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厚度方向的尺寸;在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过程中,一些基体大尺寸晶粒由于尺寸优势会阻挡Goss取向晶粒长大,从而暂时保留在晶粒内部形成"岛状"晶粒。而在长大前沿,由于基体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特别是遇到一些大尺寸晶粒无法在短期内被吞噬掉,或者是2个异常长大的Goss取向晶粒相遇后造成某些方向长大停止,而一些基体晶粒被包裹进来成为"岛状"或"半岛状"晶粒,还有可能是不同取向晶粒晶界迁移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等方面的影响,使得Goss取向晶粒在某些方向长大受阻,从而表现出晶界前沿参差不齐,长大呈现典型的各向异性特征。
- 鲍思前刘兵兵赵刚徐洋柯珊珊胡晓刘磊
- 关键词:二次再结晶三维形貌EBSD
- 低温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织构及晶界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应用EBSD技术对低温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样品表层、次表层及中心层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并基于HE与CSL晶界理论对各层的晶界特征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初次再结晶织构以γ织构及{114}〈418〉织构为主,Goss晶粒主要分布在表层与次表层,平均晶粒尺寸由表层至中心层逐渐减小。基体与Goss晶粒取向差分布主要集中在能构成高能晶界关系的20°~45°间,并且次表层所占比例最高。基体中CSL晶界类型以∑3为主,在Goss晶粒周围分布着极少量的∑5、∑7、∑9晶界。
- 刘兵兵鲍思前赵刚黄祥斌柯珊珊胡晓
- 关键词:织构
- 共析钢形变诱导珠光体相变及渗碳体动态球化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热模拟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诱导珠光体相变的组织演变规律,探讨了不同形变量、形变速率、形变温度对诱导珠光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应力的施加使相变动力学提前,诱导相变能够迅速的在形变的过程中发生,不同形变条件下组织呈现出动态演变的规律。提高形变量,增加了组织内的位错密度和相变驱动力,加速了相变的发生和渗碳体球化的进程;对于扩散控制型相变,降低形变速率增长了形变作用时间,碳原子能够得到充分扩散,有利于得到球化组织;在A1~Ar1温度间变形,形变温度降低,过冷度增加,球化时间延长,得到的渗碳体颗粒更为细小。因此高形变量、低形变速率、低形变温度三者均有利于得到超细晶复相组织(α+θ)。同时研究发现,在形变的过程中存在先共析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形核析出。
- 胡晓鲍思前蔡珍赵刚刘兵兵柯珊珊
- 关键词:共析钢热压缩实验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