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圣江

作品数:48 被引量:48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人工林
  • 9篇西南桦人工林
  • 7篇物量
  • 6篇生物量
  • 6篇土壤
  • 5篇养分
  • 4篇土沉香
  • 4篇土壤养分
  • 4篇桉树
  • 4篇无性系
  • 4篇物种
  • 4篇林分
  • 4篇米老排
  • 3篇油杉
  • 3篇幼苗
  • 3篇植物
  • 3篇种群
  • 3篇径向生长
  • 3篇江南油杉
  • 3篇桂西北

机构

  • 47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石河子大学
  • 3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菏泽学院
  • 1篇江西省林业科...

作者

  • 48篇庞圣江
  • 34篇张培
  • 30篇杨保国
  • 27篇刘士玲
  • 23篇贾宏炎
  • 7篇谌红辉
  • 6篇曾杰
  • 5篇劳庆祥
  • 5篇陈琳
  • 5篇刘福妹
  • 5篇赵总
  • 5篇邓硕坤
  • 5篇王春胜
  • 5篇唐诚
  • 5篇郝建
  • 4篇蔡道雄
  • 3篇周再知
  • 3篇冯昌林
  • 3篇郭东强
  • 3篇陈健波

传媒

  • 7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桉树科技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1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椎天然更新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开展基于近自然化森林经营技术的红椎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为解决长期困扰红椎人工林的生长质量差、林分稳定性低及经营成本过高等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凭祥热林中心林区3种林分(红椎人工林、针阔人工混交林及马尾松人工林)中的红椎天然更新进行了调查,并采取室内试验方法对红椎种子萌发进行测定,通过多元回归统计及方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红椎在所有林分中更新频度及密度均超过其他树种,在针叶树人工林下红椎更新最差,更新密度为625株/hm^2,而在针阔混交林下更新密度相对较低(3 673株/hm^2),在红椎人工林下更新最好(21 231株/hm^2);林分中凋落物层厚度与草本盖度是影响红椎更新的重要环境因子,红椎更新密度与两者呈明显负相关;当与母树的距离S≤5 m时红椎出现更新不良,周围仅出现7.5%的更新幼苗。经红椎种子萌发试验测定,马尾松未分解凋落叶水浸液质量比为1∶10时,对红椎种子发芽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试验结果说明草本盖度、凋落物层厚度和凋落叶中化感物质的抑制作用及母树的缺失可能是导致红椎在针叶树人工林下更新不良的主要原因。
赵总赵总贾宏炎蔡道雄庞圣江安宁
关键词:红椎人工林化感物质
容器规格和添加生物炭的基质配方对西南桦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为了揭示容器规格和添加生物炭的基质配方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3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FB4、FB4+和FB01)作为研究对象,选用3种容器规格(4.5 cm×8.0 cm,6.0 cm×9.0 cm,8.0 cm×12.0 cm,直径×高)和6种基质配方(黄心土、沤制树皮、锯末、炭化树皮和竹炭不同比例)开展育苗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等指标,结合育苗效果综合评价,确定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基质配方、容器规格、无性系均显著影响西南桦幼苗的地径、苗高、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和根系形态,且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比较所有无性系在相同基质种类下不同基质比例之间的生长表现后发现:6个基质配方中,基质4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地径、苗高、生物量、分枝数、叶面积、叶片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分别是其他基质配方的1.01~1.36、1.11~1. 62、1. 13~2. 94、1. 05~3. 94、1. 05~2. 86、1. 03~2. 44、1. 29~2.17、1. 29~2.20、1.32~2.44和1.00~1.60倍。所有无性系幼苗的地径、苗高、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特征均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而增加,表明容器规格越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对西南桦幼苗的生长指标和根系形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叶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存活率作为苗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一步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发现,无性系FB4+、容器规格3(8.0 cm×12.0 cm)和基质4(74.625%黄心土+24.875%沤制树皮+0.5%竹炭)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大(1.566),其育苗效果最好。
刘士玲贾宏炎贾宏炎杨保国陈琳庞圣江杨保国
关键词:生物炭无性系主成分分析根系形态
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林下植物优势种群分布格局被引量:4
2018年
以广西大青山林区西南桦纯林、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和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和盖度等植被因子,应用重要值和扩散系数(DI)、负二项式分布(K)和聚块性指数(PAI)等测定指标,探讨3种造林模式对西南桦人工林林下植物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南桦纯林植物种类最多,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次之,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中物种数量最少。(2)林下共有幼树优势种漆树,在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呈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够明显,在纯林和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为均匀分布;灌木九节和藤本植物玉叶金花,在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和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呈强烈聚集分布,两者在纯林聚集程度不明显;弓果黍和五节芒均在3种西南桦林内均呈强烈聚集分布。(3)3种造林模式对西南桦林下植物优势种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存在差异;我们建议适当立地选择、减少西南桦纯林比例,宜选取马尾松作为伴生树种混交造林,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环境,提高林分异质性,从而促进西南桦人工林健康、高效的可持续经营。
庞圣江张培张培杨保国刘士玲农友
关键词:林下植物优势种群人工林
施N、P肥对西南桦无性系幼苗生长及叶片N、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施氮、磷肥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施肥配方。【方法】以4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组培苗(A5、FB4、FB4+、BY-1)为研究对象,试验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每株施N(0、200、400 mg)和施P(0、70、140 mg)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施肥处理间及无性系间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分枝数、叶面积和叶片养分含量等差异。【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根冠比和叶面积差异均极显著,且施肥处理和无性系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根冠比和分枝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各无性系均为处理5的幼苗生长表现最优,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分枝数和叶面积比其他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0%~74.13%、6.67%~91.45%、12.24%~358.33%、2.76%~712.64%和2.46%~456.31%。施肥处理对西南桦无性系幼苗叶片的N、P养分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之间及无性系和施肥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叶片的N、P含量随着氮磷肥的添加而增加,添加氮磷肥能够显著提髙叶片中该种养分的含量。叶片N、P含量及其比值与生物量均符合抛物线关系,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01),处理5的叶片N/P质量比约为15,这可能是影响西南桦生长的N/P限制比例。【结论】施肥显著促进了西南桦无性系幼苗的生长并提高了叶片养分含量,但无性系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指标,处理5(每株施N 200 mg和施P 70 mg)条件下西南桦无性系生长表现最优。
刘士玲陈琳陈琳庞圣江张培杨保国李朝英李朝英
关键词:生物量无性系施肥叶片养分
西南桦人工林树皮厚度模型模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开展西南桦人工林树皮厚度模型模拟,为估算西南桦材积、出材量以及树皮蓄积量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树干解析获取各区分段的带皮直径、去皮直径和树皮厚度等信息,按照约75%和25%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和检验数据集。选取13个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0.05)。对于参数检验显著的模型,依据偏差、绝对偏差、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4个统计指标,应用相对排序法评价模型拟合优度。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剔除预估值和实测值差异显著的模型,进一步诊断保留模型的共线性以及异方差性,最终筛选出适于拟合西南桦人工林树皮厚度的模型。【结果】模型参数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13个模型中,模型(2)和(5)有参数与零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模型的所有参数均显著(P<0.05)。依据统计指标对11个模型进行综合排序,模型(3)和(4)拟合胸高处树皮厚度的效果相近,优于模型(1);模型(7)对于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的拟合效果优于模型(6);模型(8)拟合相对树皮厚度的效果优于模型(9);模型(11)和(13)对去皮直径的拟合效果优于模型(10)和(12)。t检验结果表明,模型(9)、(12)和(13)的预估值与实测值差异显著,予以剔除。剩余8个模型中,模型(4)存在较弱共线性,其他模型均不存在共线性问题。由残差图分析和怀特检验可知,模型(1)、(3)和(4)不存在异方差性,模型(6)、(7)、(8)、(10)和(11)均存在明显的异方差性,通过变量变换其异方差性得到较好修正。【结论】拟合西南桦胸高处树皮厚度、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相对树皮厚度和去皮直径4个树皮因子,宜分别选用模型(3)、(7)、(8)和(11)。林业调查工作中胸径容易测定,且人工林年龄数据容易获取,任意高度处直径可用林分速测镜快速测定,这些模型的应用简单可行。树皮厚�
唐诚王春胜庞圣江黄日逸曾杰
氮磷肥对西南桦无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乡土速生阔叶树种。氮和磷的有效性和空间分布显著影响着植物生长和根系发育。笔者研究施肥对西南桦无性系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筛选出优良西南桦无性系及适宜的施肥配方,为西南桦的科学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南桦4个无性系(编号分别为A5、FB4、FB4^+、BY-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25株。设置氮(0、200、400 mg/株)和磷(0、70、140 mg/株)共9个组合处理,重复3次。以不施肥为对照。为防止苗木缺素,每株施钾量为332 mg。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基质中,组培苗移栽成活1个月后,开始追施氮和钾肥,每次施肥间隔时间为7 d,共10次。最终苗木收获时,先分离出根系进行形态指标扫描,获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最后全株烘干用于测定各器官的生物量,比较不同施肥处理下西南桦无性系的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差异。【结果】①不同无性系和施肥处理下西南桦幼苗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无性系×施肥处理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施肥处理幼苗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较对照(不施肥)有明显的增幅。处理5(N 200 mg/株+P 70 mg/株)幼苗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最大,分别比其他施肥处理提高了11.27%~460.49%、7.14%~200.00%、10.57%~390.09%。进一步比较不同无性系,无性系FB4^+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分别是无性系A5、FB4和BY-1的1.14~1.21、1.22~1.31、1.15~1.22倍。②不同无性系和施肥处理下幼苗的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各根径等级细根的根长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无性系×施肥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各根径等级细根(根径d>2 mm除外)的根长影响均极显著。施肥
刘士玲陈琳杨保国贾宏炎庞圣江张培王晖
关键词:无性系生物量分配根系形态
广西红椎树干径向生长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评估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树干径向生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探讨其径向生长的影响因子及作用机制,丰富南亚热带树木径向生长动态的观测数据,提高全球气候变化下红椎生长的可预测性。【方法】利用树干径向变化记录仪,连续记录不同分化等级红椎树干径向生长变化过程,同步监测气象环境因子,分析树干径向生长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年尺度上的红椎树干径向生长月均日变化循环模式均为夏季模式,优势木的径向变化峰值、谷值和振幅明显大于一般木和被压木。红椎树干径向累积生长表现为"S"型曲线。树干径向累积生长量表现为优势木最大(7 138μm),一般木次之(2 466μm),被压木最小(267μm)。径向最大生长速度及其出现时间在不同样树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优势木、一般木和被压木树干径向生长的最大速度分别为46.14、12.21和1.70μm·d-1,分别出现在一年中的第146、163和190天。优势木主要生长时期为一年中的第59~331天,一般木为第73~317天,被压木不存在主要生长时期。Pearson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影响优势木树干径向生长的气象环境因子主要有日均相对空气湿度(RH)、日降雨量(P)和深度为20 cm土壤的日均含水率(φs20);影响一般木树干径向生长的气象环境因子主要有日均相对空气湿度、日降雨量、深度为20 cm土壤的日均含水率和日均辐射(SR);得出优势木和一般木的树干径向日生长量(SRI)模型分别为SRI=0.955RH+1.909P-418.406φs20和SRI=-0.002SR+1.101RH+1.139P-579.751φs20,R2分别为0.525和0.342。【结论】不同分化等级红椎树干径向生长月均日变化循环模式一致,但径向累积生长量、径向最大生长速度及其出现时间、对气象环境因子的响应在不同样树间均存在较大差异。
刘士玲杨保国杨保国郑路郑路庞圣江张培庞圣江
关键词:红椎径向生长优势木
氮素施肥对西南桦无性系早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造林试验研究西南桦无性系早期生长对氮素施肥的响应,揭示西南桦幼林氮素需求规律及无性系间差异。[方法]以4个西南桦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设置0、50、150、250、400、550、700 g·株^-1 7个处理,开展氮素(尿素)施肥试验,调查保存率、生长(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干形(径高比、树干通直度及主干分叉情况)等性状,分析这些性状在施肥处理间、无性系间的差异及二者的交互作用。[结果]造林后第5年,对于4个参试无性系而言,其保存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规律,树高、胸径和冠幅整体上呈现"增加-稳定-减少"的变化趋势,径高比、树干通直度和主干分叉情况亦渐趋优良,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各无性系间生长和干形均差异显著,无性系C3的各性状总体上表现最优,其保存率、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主干分叉及通直度比最差的无性系C2分别高34%、42%、32%、16%、25%、22%和19%,氮肥和无性系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综上所述,施氮肥并不影响西南桦无性系造林后早期生长和干形质量,无性系间生长和干形差异显著,其中,无性系C3的生长和干形表现最佳。
陈琳曾冀曾冀庞圣江赵志刚
关键词:施氮量无性系干形
大青山米老排树干径向生长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南亚热带大青山林区乡土珍贵树种米老排径向生长日变化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理解米老排生长-气候响应的生理机制、森林培育和保护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点状树木径向生长变化记录仪对米老排径向生长变化进行连续观测,采用气象站同步测量辐射总量、土壤含水量、相对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等环境因子数据。通过径向生长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研究米老排生长季第一个高峰期(5月)的不同分化等级径向生长日变化规律、不同天气条件下生长变化及径向生长-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结果】1)不同分化等级米老排5月份的径向生长日变化量优势木(17.08μm)>平均木(13.94μm)>被压木(-1.81μm),差异极显著(P<0.01),且不同阶段的起始时间、阶段时长、变化量也有所不同。2)不同天气条件下,三种分化等级米老排径向日净生长量和日变化幅度均表现为雨天>晴天>阴天,受雨水影响,雨天条件下径向变化量远超其自身生长量;同种天气条件下,径向日净生长量优势木最大,日变化幅度则表现为平均木最大。3)不同分化等级米老排径向生长与相对空气湿度、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气温、总辐射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20 cm土壤含水率无显著性相关,且各影响因子均存在不同时间滞后效应。【结论】不同分化等级米老排由于林木生长状况的差异,导致其受到环境因子影响程度的不同,进而使得其径向生长变化量产生差异。
杨保国刘士玲刘士玲张培庞圣江韦菊玲张培邹位锡郝建
关键词:日变化环境因子米老排径向生长
抚育间伐对江南油杉林分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以38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抚育间伐对其林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3 a为江南油杉胸径和树高生长缓慢期,4~18 a为其速生期;抚育间伐对江南油杉林分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树高生长影响显著,但其后期对树高生长的作用不大;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在38 a时未相交,表明其材积生长尚未达到数量成熟。建议继续加强该江南油杉林分的抚育管理,采取及时合理的间伐措施,以期实现江南油杉人工林优质大径材的高效培育。
张培庞圣江庞圣江杨保国刘士玲潘启龙劳庆祥朱振华
关键词:江南油杉抚育间伐林分生长人工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