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正
-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秭归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结核成因新认识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 2016年
- 扬子克拉通秭归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第四段黑色泥页岩中广泛发育具明显δ^(13) C负异常的碳酸盐岩结核,其是否与古甲烷天然气水合物渗漏有关值得深入研究.对该碳酸盐岩结核开展的沉积结构构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结核具典型韵律环带结构,普遍发育有亮晶球体结构、草莓状黄铁矿,以及与渗漏系统有关的凝块组构,δ^(13) C具明显负异常(-5.65‰^-6.76‰),U、Mo元素强烈富集(U_(EF)=8~26,Mo_(EF)=99~320),Y/Ho比值为31.05~37.31,稀土配分型式为平缓左倾,主微量元素K、Sc、V、Cr、Co、Ni、Rb、Sr、Ba、Th、U和Mo等总体显示为缺氧-硫化环境,与冷泉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和特征一致.碳酸盐岩结核环带SiO_2、MgO、CaO、CO_2等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呈阶段性连续增减变化,显示碳酸盐岩结核形成经历了初始形成、成岩-交代、成岩后改造3个连续演化阶段.据此,提出碳酸盐岩结核是新元古代末噶斯奇厄斯冰期(582~551Ma)结束温度回暖,黑色泥页岩中低温封存固态天然气水合物发生分解释放和成岩-交代形成的冷泉碳酸盐岩结核,也是古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地质记录和标志,这一新认识为华南扬子克拉通在震旦系和下古生界沉积盖层中寻找页岩气(甲烷天然气)储集层位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 张明正彭松柏张利方家松张先进韩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