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松
- 作品数:39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海洋下沉颗粒相关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和演替被引量:1
- 2022年
- 采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50米深表层海水,并接种^(13)C标记和非标记的POM,设置0.1、10、30和60 MPa 4个压力梯度,以逐渐加压的方式模拟颗粒物沉降过程进行富集培养,探讨在模拟海洋有机颗粒物下沉过程中2种不同形式微生物的演替和相互作用的动态演变。结合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DNA-SIP)和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9个活性OTUs被^(13)C所标记,主要隶属于α-Proteobacteria以及γ-Proteobacteria。在不同压力梯度下,附生菌或自由菌中活性OTUs的类型和丰度有显著差异。此外,微生物网络结构(network)的相互作用在高压下呈正向为主,表明着深海中存在着激烈的物种竞争,微生物群落在高压下表现出明显的分离和模块化,具体表现为network拓扑特征系数的弹性和稳定性。模拟颗粒沉降高压培养结果,重点揭示了在沉降过程中静水压力对海洋中下降颗粒物降解相关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调控作用。
- 许元棋姚慧敏刘莹李江燕张利方家松
- 关键词:颗粒有机物静水压力网络分析
- 微生物胞外酶全海深保真酶学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胞外酶全海深保真酶学测定装置,包括保压采样瓶、保压转移设备、保压酶学反应器、保温设备和酶活检测设备。保压酶学反应器包括筒体、堵头、四氟垫圈、O型圈、活塞、高压直通阀及高压接口。保压酶学反应器为密...
- 方家松曹军伟陈家旺潘彬彬张宏鸽葛晗张大海林渊
- 海底CORK观测30年:发展、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
- 2017年
- 过去50年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及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等国际间综合深海钻探计划的实施,使我们对地球和海洋的认识取得了显著进步。海底井控观测装置(CORK)的研发和应用是上述深海钻探计划带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之一。目前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已由过去的间断性观测模式升级为现在的连续性原位观测模式,海底CORK观测系统为地球科学、海洋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对海底洋壳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深部过程进行数秒至数十年时间尺度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机遇。通过对海底CORK观测系统的发展演变、在ODP和IODP航次中的使用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的科学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对CORK系统如何应用于我国洋壳地质学、水文学、微生物学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提出看法。
- 方家松李江燕张利
- 关键词:CORK海底观测深海钻探洋壳
- 一种深海盐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
- 一种深海盐单胞菌,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8066,分类命名:盐单细胞菌Halomonas sp.。该细菌形成的微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具有相对较高的诱导活性。还涉及一种上述深海盐单胞菌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
- 梁箫彭莉华张秀坤魏玉利方家松杨金龙
- 深渊生物资源取样装备技术体系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针对深渊生物资源研究的需求,自主研发了用于全海深深度的深渊沉积物、水体和宏生物的保压取样装置,深渊沉积物保压转移装置,深渊微生物原位过滤及保存装置和高压培养高压酶学测定装置。在深海模拟环境验证了取样装置在万米深度下的工作性能。相关装置在“探索一号”科考船的TS15、TS21-1和TS21-2大洋科考航次中,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器、“2号”深渊着陆器、“原位实验”号着陆器于西菲律宾盆区和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海上试验,成功获取了万米深度沉积物、水体和宏生物保压样品以及微生物原位过滤滤膜;成功进行了沉积物保压样品的保压转移试验。初步形成了深渊海域生物资源取样的装备技术体系,为深渊海底生物和基因资源开发,深渊生命过程等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 陈家旺阮东瑞王豪周朋吴世军潘彬彬方玉平何巍涛黄越方家松
- 深海短波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附着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深海短波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附着中的应用,属于海洋微生物技术领域。该深海短波单胞菌命名为深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sp.c7200a,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
- 方家松魏玉利王珂曹军伟杨金龙彭莉华梁箫
- 一种深海盐单胞菌及其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中的应用
- 一种深海盐单胞菌,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8066,分类命名:盐单细胞菌Halomonas sp.。该细菌形成的微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具有相对较高的诱导活性。还涉及一种上述深海盐单胞菌在诱导厚壳贻贝稚贝...
- 梁箫彭莉华张秀坤魏玉利方家松杨金龙
- 弯曲杆菌在海洋热液系统的生态分布及环境适应
- 2024年
- 海洋热液系统是地热活动影响下形成的高温极端环境,早期的研究一直认为γ-变形菌是深海热液口硫氧化化能自养菌的主要成员,直到20世纪末,分子生态学研究才揭示出弯曲杆菌纲(Campylobacteria,即原来的ε-变形菌纲)是热液环境中热液、烟囱体、宏生物共生菌、地下部分等多个生境的优势细菌类群,在热液区硫氧化、氢氧化等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文章从生态、生理等多个角度综述了目前对热液区弯曲杆菌纲的研究进展,详细描述了其生态分布、多样的代谢类型、纯培养株系特征、种属分类地位,为读者展现了弯曲杆菌纲对碳、氮、硫和氢等元素的利用机制。
- 郭祎喆王丽方家松
- 关键词:热液系统氢氧化
- 关于建立南海CORK观测站的初步设想
- 方家松周怀阳
- 现代酸性矿山废水环境中的真核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生理学、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环境和早期生命演化的指示被引量:1
- 2013年
- 现代酸性矿山废水(AMD)环境被认为是地球早期环境的理想对应物。AMD的水环境具有金属含量高、pH低的特点,这与太古代-早元古代时期海洋的某些环境条件十分类似。然而,尽管AMD的环境条件恶劣,但仍然栖息着非常丰富的原核和真核微生物,在这其中那些嗜酸的、营光合作用的真核微生物类群(特别是Eugnamutabilis)更是引起众多科学家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全面概述了在AMD环境中发现的真核微生物Euglenids种群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于理解生命演化和早期地球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指示性作用。Euglenids的细胞具备区域化功能,因而具备需氧和厌氧的蜡酯和甾醇的双生物合成途径,同时它们还可以形成生物膜,所有这些均使得Euglenids能够在早期地球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并持续演化。在AMD酸性环境中发育的富铁叠层石、嗜酸微生物的脂类化合物及其碳同位素比值以及它们独特的生理和生化特征可用于阐述真核生物的演化、地球早期大气中氧气的产生、条带状富铁建造的形成以及地球早期的环境演化等。
- Shamik Dasgupta方家松李江涛张利王嘉妮韦兵兵
-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碳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