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谦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胆汁淤积性肝病多组学生物样本资源库的建立
- 周学谦
- 拉曼光谱分析癌变胃黏膜组织中蛋白质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正常和癌变胃黏膜组织中蛋白质的拉曼特征峰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提取12例正常和癌变胃黏膜组织的蛋白质相关特征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统计学方法,观察癌变胃黏膜组织中蛋白质构型构象、氨基酸组成等改变。结果和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癌变胃黏膜组织中蛋白质相关拉曼特征峰758cm-1、879cm-1、938cm-1、1271cm-1、1660cm-1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及空间构象等出现了改变;结合蛋白质特征峰的相对峰强进行Fisher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获得了91.7%准确判别率。结论拉曼光谱是研究癌变胃黏膜组织中蛋白质分子的生化改变的新型有效手段,有助于胃癌的基础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
- 陈瑶代剑华周学谦刘云杰袁月彭贵勇
- 关键词:拉曼光谱胃肿瘤蛋白质类
- 正常和癌变胃粘膜组织的共焦拉曼光谱初探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研究胃正常和癌变粘膜组织的拉曼光谱特征,为拉曼光谱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检测诊断奠定基础。方法:收集胃镜检查中活检的19例正常和12例癌变胃粘膜组织标本,采用785 nm激发光拉曼光谱仪进行拉曼光谱采集。比较分析胃正常和癌变粘膜组织的拉曼光谱特征差异并研究其区分正常和癌变组织的价值。结果:1)特征峰1 098 cm-1、1 444 cm-1、1 555 cm-1、1 660 cm-1等在胃癌组织中发生了移位,平均位移(2.57±1.28)cm-1,以红移为主;2)癌变组织中相对峰强比I1087 cm-1/I1207 cm-1≥1.87,其区别胃癌和正常胃粘膜组织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83.3%、89.5%;3)癌组织中增加了表征蛋白质的特征峰1 262 cm-1、1 586 cm-1,但同时减少了表征蛋白质和脂质特征峰1 172 cm-1。结论:拉曼光谱不仅可以准确区分正常和癌变,而且可以探索癌变相关的分子生化改变。拉曼光谱在胃癌的跟踪发现和检测诊断中具有良好前景。
- 陈瑶代剑华张华周学谦刘云杰彭贵勇
- 关键词:胃粘膜胃癌拉曼光谱
- 体外联合使用指纹区及高波数区拉曼光谱诊断胃癌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正常胃粘膜和胃癌组织在拉曼光谱指纹区(800-1 800 cm-1)和高波数区(2 800-3 000 cm-1)的光谱特征,并将其联合使用建立胃癌诊断模型。方法:收集38例正常胃粘膜和37例胃癌组织活检标本,采用785 nm激发光拉曼光谱仪进行拉曼光谱采集。比较正常胃粘膜和胃癌组织在指纹区和高波数区的拉曼光谱异同,使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合留一法交叉验证建立诊断模型。结果:1)胃癌组织在853 cm^(-1),879cm^(-1),1 003 cm^(-1),1 047 cm^(-1),1 173 cm-1,1 304 cm^(-1),1 319 cm^(-1),1 338 cm^(-1),1 374 cm-1、2 932 cm-1谱峰处与正常胃粘膜的拉曼峰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拉曼光谱指纹区和高波数区联合,利用PLS-DA建立胃癌诊断模型的敏感性为94.59%(35/37),特异性为86.84(33/38),正确率为90.6%(68/75)。结论:正常胃粘膜和胃癌组织在拉曼光谱指纹区和高波数区均有显著差异,将上述两区联合使用建立模型诊断胃癌能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 周学谦陈瑶于乐泳代剑华袁月彭贵勇
- 关键词:胃癌拉曼光谱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球囊扩张(PD)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目的 比较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与球囊扩张(PD)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4年09月总共86例明确诊断为AC并行POEM或PD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56例患者接受P...
- 蒲文凤代剑华周学谦袁月陈瑶吴宏博彭贵勇
- 关键词:ACPDPOEM
- 以支架为载体的TRADD基因慢病毒转染对食管良性狭窄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TRADD基因慢病毒涂层食管支架置入后,TRADD基因对犬食管良性狭窄黏膜的转染效果及对食管狭窄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只实验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采用氩离子凝固器制作良性食管狭窄模型,分别置入GFP-TRADD基因慢病毒涂层带膜食管支架、GFP-慢病毒涂层食管支架、普通带膜食管支架,1周后观察支架脱落情况,并取出支架,2、3、4周胃镜下观察狭窄程度。4周后处死实验犬,对狭窄食管组织行病理、Masson三色染色法、免疫荧光检查,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RADD蛋白在3组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 3种蛋白在食管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置入食管支架1周后,胃镜检查见实验组实验犬带膜支架全部移位进入胃,对照组和空白组实验犬分别有2、3只实验犬其带膜支架移位进入胃中,胃镜取出所有实验犬未移位食管支架。此后每周测量其食管狭窄处直径,可见对照组及空白组实验犬再次出现食管明显狭窄,而实验组再狭窄较轻。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食管狭窄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空白组及对照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增生,而实验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增生较不明显。Masson染色结果表明实验组胶原纤维较空白组、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镜检查可见绿色荧光蛋白在黏膜下组织,表明TRADD基因慢病毒及慢病毒均在食管黏膜下生长。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可检测GFP-Tradd-Flag蛋白,而空白组和对照组未检测出该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 3种蛋白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支架作为载体可成功将TRADD慢病毒转入食管黏膜组织中,可抑制狭窄部位组织增生,减少食管狭窄部位再狭窄发生。
- 刘云杰袁月童珂雅陈瑶代剑华周学谦彭贵勇
- 关键词:TRADD慢病毒食管支架食管良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