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彬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信号
  • 3篇信号传导
  • 3篇信号传导与转...
  • 3篇转录
  • 3篇转录活化
  • 3篇转录活化因子
  • 3篇微环境
  • 3篇细胞
  • 3篇活化
  • 3篇活化因子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间充质...
  • 2篇脐带
  • 2篇脐带间充质干...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朱静
  • 5篇田杰
  • 5篇谭彬
  • 4篇燕莎
  • 2篇张春敏
  • 2篇杨春梅
  • 2篇汪玲
  • 1篇尹耐靖
  • 1篇黎鑫

传媒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胶质瘤微环境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STAT3过度激活及生物学行为改变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在U251脑胶质瘤微环境中是否存在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过度激活及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方法:本实验将不同处理的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h UCMSCs单独培养)、实验组(hUCMSCs与U251共培养)、阳性对照组(U251单独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qPCR检测STAT3及其下游原癌基因c-Myc和抗凋亡基因Bcl-xl的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激活状态的p-STAT3及c-Myc和Bcl-xl蛋白表达及定位;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组h UCMSCs排列紊乱,成簇分布,呈现轻度异型性;实验组细胞周期G1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实验组STAT3、c-Myc和Bcl-xl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p-STAT3、STAT3、c-Myc和Bcl-xl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实验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UCMSCs在U251胶质瘤微环境中存在STAT3的过度激活及生物学行为改变,出现恶性转变倾向。
汪玲朱静田杰谭彬燕莎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STAT3异常激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乳腺癌微环境中恶性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MCF-7B乳腺癌微环境中是否存在恶性转变并探究其生物学变化与STAT3异常激活及高表达的关系。方法将hUCMSCs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hUCMSCs单独培养)、实验组(hUCMSCs与MCF-7B共培养)和阳性对照组(MCF-7B单独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T-q PCR检测STAT3及其下游原癌基因c-Myc及抗凋亡Bcl-x L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p-STAT3、c-Myc和Bcl-x L蛋白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检测p-STAT3、STAT3、c-Myc和Bcl-x L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hUCMSCs与对照组比较核质比增大,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实验组细胞G1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期和G2期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TAT3、c-Myc和Bcl-x L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STAT3、STAT3、c-Myc和Bcl-x L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 hUCMSCs在MCF-7B乳腺癌微环境中存在恶性转化趋势,且STAT3的异常激活及高表达是hUCMSCs恶性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汪玲朱静田杰谭彬燕莎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转化
TPCA1对BMSCs在C6脑胶质瘤细胞模拟的肿瘤微环境中生物学特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该研究探讨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在C6脑胶质瘤细胞模拟的肿瘤微环境中恶性转化的规避方法,为BMSCs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实验分为三组:BMSCs与C6脑胶质瘤细胞间接共培养未处理组、间接共培养+DMSO处理组和间接共培养+TPCA1(3-thiophenecarboxamide,2-[(aminocarbony 1)amino]-5-(4-fluoropheny 1)1)处理组。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STAT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NF-κB(nuclear factor-κB)/p56和C-myc m RNA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P-STAT3、NF-κB/p56和C-myc蛋白质水平。结果表明,实验组中间接共培养+TPCA1处理组细胞的规整性明显比间接共培养未处理组好;间接共培养+TPCA1处理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未处理组;间接共培养+TPCA1处理组细胞STAT3、NF-κB/p56和C-myc m 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低于未处理组(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TPCA1能改变处于C6脑胶质瘤细胞模拟的瘤肿瘤微环境中的BMSCs的生物学特性。
姚昔友朱静田杰谭彬黎鑫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转化生物学特性
C6胶质瘤微环境中大鼠BMSCs恶性转变与NF-κB高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C6胶质瘤微环境中是否存在NF-κB和STAT3的激活及高表达以及其与BMSCs恶性转变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分4组:实验组(C6与BMSCs间接共培养空白)、空白对照组(BMSCs单独培养)、阴性对照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与BMSCs间接共培养)、阳性对照组(C6单独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RT-QPCR检测细胞中NF-κB P65、STAT3、c-Myc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NF-κB P65、STAT3、P-STAT3、c-Myc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29、CD90均呈阳性表达,CD45呈阴性表达;实验组BMSCs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核质比增大;实验组细胞上清液IL-6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NF-κB P65、c-Myc在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且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BMSCs处在C6胶质瘤微环境中存在NF-κB和STAT3的激活和高表达,且NF-κB的激活及高表达是BMSCs恶性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燕莎朱静田杰张春敏谭彬崔建邦杨春梅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
Islet-1促MSCs心肌特化过程中Nkx2.5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Islet-1诱导C3H10T1/2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过程中表达增加的心肌早期发育相关基因Nkx2.5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高表达Islet-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免疫荧光检测Islet-1表达情况,在Nkx2.5表达达高峰的时间点,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其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比较C3H10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慢病毒空载体)和实验组(转染高表达Islet-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上述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实验组Nkx2.5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高表达Islet-1促C3H10T1/2细胞特异性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过程中,心肌早期发育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促进其表达增加。
尹耐靖杨春梅谭彬张春敏燕莎崔建邦田杰朱静
关键词:DNA甲基化心肌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