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德国小蠊
  • 1篇新型布尼亚病...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鼠形动物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螺旋体
  • 1篇麻疹
  • 1篇抗药
  • 1篇抗药性
  • 1篇钩端螺旋体
  • 1篇汉坦病毒
  • 1篇病毒

机构

  • 3篇六安市疾病预...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作者

  • 3篇石勇
  • 2篇侯银续
  • 1篇吴磊
  • 1篇徐庆华
  • 1篇杨卫
  • 1篇曹洪娟
  • 1篇高大维
  • 1篇杨涛
  • 1篇陈智超
  • 1篇秦伟

传媒

  • 2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5—2013年安徽省六安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六安市近9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六安市麻疹的监测数据。结果 2005—2013年六安市共报告麻疹1 47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9/10万。经过6次用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发病率由2005年的8.79/10万下降至2013年的2.15/10万。麻疹发病高峰为3-6月份;<8月龄组9年间累计报告277例,占病例总数的18.82%;男性累计报告924例,女性548例;近3年麻疹病例监测敏感性有所下降,报告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的病例仅占22.85%,MCV1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超过90%以上,但MCV2调查接种率偏低。结论 9年间麻疹发病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发病人群以8月龄以下儿童为主,男性发病总体高于女性。在保持高水平两针剂MCV常规免疫接种率基础上,宜采取提高麻疹监测敏感性,预防院内感染,适时开展MCV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和每年开展查验预防接种证等综合措施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石勇秦伟曹洪娟翟和亮杨涛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六安市鼠形动物中5种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掌握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六安市鼠形动物中携带5种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本地鼠传疾病的防控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六安市的金安区、霍邱县、舒城县选取农村居民区、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农田耕地等不同的生境,捕获鼠形动物,无菌解剖后采集肝、脾、肺、肾4种组织样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钩端螺旋体、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新型布尼亚病毒和汉坦病毒5种病原体。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共检测502份鼠形动物的组织样本,钩端螺旋体核酸检测阳性率为5.58%(28/502),黑线姬鼠携带钩端螺旋体的阳性率最高,为9.09%(19/209);汉坦病毒阳性率为1.39%(7/502);新型布尼亚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和莫氏立克次体未检出。农田耕地中的鼠形动物携带钩端螺旋体和汉坦病毒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8.96%(19/212)和3.30%(7/212)。雌性鼠形动物携带钩端螺旋体、汉坦病毒阳性率(8.02%、2.47%)均高于雄性鼠形动物(4.41%、0.88%)。结论 六安市鼠形动物中钩端螺旋体和汉坦病毒感染水平较高,黑线姬鼠是钩端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农田耕地中鼠形动物钩端螺旋体和汉坦病毒检出率最高。人群中存在感染鼠传疾病的风险,应做好防控工作,以降低人群感染风险。
陈智超高大维杨卫金琪石勇侯银续
关键词:鼠形动物钩端螺旋体汉坦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2023年六安市德国小蠊对9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调查
2024年
目的深入了解六安市建成区德国小蠊对9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选用杀虫剂进行室内蜚蠊防控及抗药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23年4—10月,在六安市主城区的饭店、宾馆、农贸集市、商场超市等生境采集德国小蠊野生种群,利用药膜法对9种常用杀虫剂开展抗药性实验。用Excel V2024和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六安市建成区德国小蠊种群对溴氰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双硫磷、毒死蜱和敌敌畏的24 h死亡率分别为100.00%、55.07%、92.22%、94.29%、100.00%、100.00%、92.50%、88.33%、53.33%,半数击倒时间(KT_(50))分别为23.38、97.61、67.71、22.37、15.83、23.05、99.77、35.01、22.37 min。根据死亡率抗药性判断标准,六安市德国小蠊野生种群对胺菊酯、敌敌畏为抗药性种群,对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双硫磷及毒死蜱属于可能抗性种群;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及残杀威属敏感种群。依据击倒抗药性判定标准,对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及毒死蜱4种杀虫剂已具有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4.69、3.69、1.78和1.29;对溴氰菊酯、双硫磷和敌敌畏均发展到了中度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98、6.55、5.80;对胺菊酯、氯氰菊酯都产生了高水平抗药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8.13和15.35。结论六安市建成区德国小蠊野生种群已对目前常用的9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在未来的蜚蠊化学防治工作中应加强抗药性监测,以数据为指导,科学开展卫生杀虫剂的生产、使用和管理,延缓蜚蠊抗药性发展。
侯银续石勇侯灏宇芮振宇台德运马超吴磊徐庆华
关键词:德国小蠊杀虫剂抗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