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春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木瓜提取物对NAFLD模型小鼠脂质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目的: 研究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干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1)木瓜醇提取物分离与鉴定:资木瓜用70%乙醇回流蒸发后过滤,...
- 吴利春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质代谢基因表达动物模型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2016年
- 目的 运用饲料及药物进行三种不同的干预方式,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模型,比较三种模型的特点,为NAFLD药物筛选模型选择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昆明鼠35只分成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糖高脂饲料组,高糖高脂加氢化可的松组,实验4周,观察体重变化、活动情况、肝指数、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学检测等.结果 相比正常对照组,高脂组体重增高最明显,高脂高糖组次之,高糖高脂氢化可的松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三种模型肝指数均高于正常组;血清血糖、血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肝脏甘油三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模型小鼠肝脏病理切片染色均出现肝脏脂肪变性,以高糖高脂氢化可的松组最严重.结论 不同处理方式都可以制备NAFLD模型,但其对肝脏损伤程度不同,为NAFLD分子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奠定了实验基础.
- 吴利春涂浩段丽熊海容石辰吴雪婷刘朝奇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高脂饮食果糖动物模型
- 高脂联合地塞米松诱导小鼠急性脂肪肝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配高糖高脂饲料导致小鼠急性脂肪肝模型对药物剂量与时间依存性特征,优化药物性脂肪肝模型的条件。方法雄性昆明鼠分为对照组及高糖高脂饲料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组,分3个时间点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质量,肝质量,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三酰甘油(TG),血清葡萄糖(GLU)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表达相关基因,肝组织提取总蛋白通过Weste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模型组7d后,血及肝匀浆TG增高,肝指数增大,病理切片显示,脂肪肝形成。反转录PCR显示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有明显改变。Western Blot显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明显下降。但是,随着地塞米松用量减少,时间延长,脂肪肝相关指标降低,脂代谢基因PPAR、FOXO3、FXR逐渐回升,LXR逐渐下降,蛋白SIRT1逐渐回升。结论高糖高脂饲料加地塞米松大剂量腹腔注射可以建立小鼠急性脂肪肝模型,并且模型的维持对地塞米松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有依存性,对于药物干预实验具有指导意义。
- 吴利春尹梦候梦莹段丽涂浩刘朝奇
- 关键词:地塞米松脂肪肝模型
- 竹节参降脂复方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竹节参降脂复方(ZDS)干预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脂代谢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竹节参、丹参和山楂提取物,配制成ZDS待用。取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模型组、ZDS低剂量组和ZDS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外,其他3组均饲喂高糖高脂饮食,ZDS高、低剂量组还分别给予90mg/kg或30mg/kg的ZDS。喂养5周后,观察小鼠脂质沉积情况及组织形态学改变,以确认小鼠NAFLD模型建立成功,并评价ZDS对脂质沉积的改善作用;采用RT-q PCR、RT-PCR检测小鼠肝脏mi R-34a、SIRT1以及脂代谢相关基因FASN、ACC1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肝组织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形态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脂质蓄积严重,肝脏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mi R-34a m RNA水平升高、SIRT1基因表达下降,而脂质合成相关基因FASN、ACC1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ZDS可明显改善肝脂质蓄积,肝TG含量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mi R-34a m RNA及FASN、ACC1基因表达降低,SIRT1基因表达增高(P<0.05)。SIRT1蛋白与其m RNA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ZDS通过mi R-34a/SIRT1通路参与了小鼠脂代谢调节,能有效改善高糖高脂饮食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中药复方早期干预NAFLD提供了新的思路。
- 段丽刘朝奇吴利春石晨张长城袁丁周琴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运用饲料及药物进行3种不同的建模方式,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模型,比较3种模型的特点,为NAFLD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昆明鼠3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饲料组(9只)、高糖高脂饲料组(9只)、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可的松组(9只)。实验4周后,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活动情况、肝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学等变化情况。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体质量增高最显著,高糖高脂饲料组次之,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可的松组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种模型肝指数均高于正常组(P<0.05);血糖、血三酰甘油水平增高,肝脏三酰甘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组模型小鼠肝脏病理切片染色均出现肝脏脂肪变性,其中高糖高脂饲料加氢化可的松组肝脏脂肪变性最严重,为最优建模方法。结论不同处理方式都可制备NAFLD模型,但肝脏损伤程度不同。
- 吴利春涂浩段丽熊海容石辰吴雪婷刘朝奇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高脂饮食动物模型
- 高糖高脂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 <正>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大量高糖、高脂、高热量的'三高'食品被摆上餐桌。能量的过多摄入,导致了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
- 梅颖吴利春刘朝奇
- 关键词:高糖高脂内皮细胞
- 文献传递
- 竹节参总皂苷通过调节miR-34a/PPAR α干预小鼠脂肪肝的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本文研究了竹节参总皂苷对小鼠脂肪肝的干预作用。应用高糖高脂饲料制备脂肪肝模型,同时采用灌胃的方法给予竹节参低剂量(50 mg/kg)和高剂量(100 mg/kg)处理,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相关指标,HE和油红O染色来检测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进一步用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mi RNA及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α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模型组的小鼠血清ALT的水平,肝脏组织的TG均高于正常组;HE和油红O染色发现模型组肝组织表现为脂肪样变,脂质明显沉积,提示脂肪肝模型成立。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模型组的mi R-34a、SREBP-1c和FASN的表达较正常组升高,而PPARα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经过竹节参药物的干预后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脂质沉积减少;ALT水平降低。因此竹节参总皂苷可能通过mi R-34a靶向PPARα的信号通路发挥对小鼠脂肪肝的干预作用,这一发现为脂肪肝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 熊海容吴利春段丽张长城袁丁刘朝奇
- 关键词:竹节参总皂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MIR-34APPARΑSREBP-1C
- 中药复方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竹节参、丹参、山楂具有多种抗氧化的活性成分,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三种药物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上具有较好的疗。研究表明,高脂饮食小鼠肝中脂质大量堆积,介导肝脏的氧化应激,...
- 段丽周琴吴利春石晨彭晓蔓佘慧宇张长城袁丁刘朝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