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鑫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电液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提取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赛车
  • 1篇赛车发动机
  • 1篇生物发酵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通路
  • 1篇气门
  • 1篇中药
  • 1篇中药研究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发酵
  • 1篇酶工程
  • 1篇进气
  • 1篇进气系统
  • 1篇进气系统设计

机构

  • 6篇西华大学

作者

  • 6篇李鑫
  • 3篇陈祥贵
  • 2篇韩伟强
  • 2篇赵雯玮
  • 1篇李明元
  • 1篇潘锁柱
  • 1篇白德飞
  • 1篇王君
  • 1篇刘学
  • 1篇赵万东
  • 1篇左霞
  • 1篇吕鑫
  • 1篇李博仑

传媒

  • 3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农产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茶叶生产废料中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溶剂萃取法和离子沉淀法(Zn2+)相结合的提取工艺,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从乙醇浓度、原料粉碎粒度、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料液比、浸提时间等方面探讨了提取工艺的参数。得出提取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20%、40目、浸提温度70℃、浸提1次、料液比1:20、浸提时间15 min。
李明元李鑫白德飞吕鑫左霞
关键词:茶多酚
人类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人类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是糖尿病药物的重要靶标。本文通过查询公共数据库获取人类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析基因的组织表达谱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胰岛素信号远端靶基因具有更高的差异表达水平;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的基因表达谱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肝组织的基因表达谱与脂肪细胞和骨骼肌都无显著相关性。提示在胰岛素的靶组织中,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可能具有相似的信号调控机制。
王君陈祥贵李鑫刘学
关键词:基因表达谱
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固定化酶技术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酶应用技术,目前已在食品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固定化酶的性质及其固定方法,并介绍了目前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赵雯玮陈祥贵李鑫
关键词:固定化酶酶工程食品工业
电液全可变气门工作周期的划分及特征时间与占比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电液全可变气门系统的精确控制直接影响其物理作用效果。通过采集该系统的四个信号(电磁阀阀前油压信号、油腔内油压信号、气门附加升程信号以及电磁阀驱动电流信号),分析信号特征位置间的时间差,将系统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划分成六个特征阶段(电磁阀开启延迟、电磁阀安装位置延迟、气门惯性延迟、充油阶段、泄油阶段以及电磁阀关闭延迟)。加上总延迟与完整的工作周期,共得到8个特征时间。通过分析控制参数对不同特征时间时长与占比的影响规律,得到的结果如下:不同特征时间对控制参数变化的敏感性不同,且特征时间对控制参数变化不敏感时,其占比不一定能忽略。减小系统总延迟、优化系统的控制参数、减小附加升程都有助于缩短系统工作总周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研究为系统的精确控制与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与试验基础。
韩伟强李博仑潘锁柱李鑫
关键词:柴油机
基于模型耦合仿真的FSC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15年
FSC赛事对发动机的动力性有较高要求,而规则中要求对进气加装限流阀,导致充气效率大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重新优化设计发动机进气系统,使其最大效率地提高动力性能。本文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LD450发动机一维模型,对不同谐振腔容积和歧管长度以及引流腔容积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最佳一维进气系统参数,并使用ANSYS-FLUENT软件,以GT-POWER软件后处理作为FLUENT边界条件进行耦合仿真,以出口总压最大为筛选条件,选出最佳的进气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模型优化出口压力来提高FSC赛车性能的方法,能使改进后的进气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解决了赛车因安装限流阀而产生的发动机功率损失。
韩伟强赵万东冷松蓬李鑫
关键词:GT-POWER软件进气系统
微生物发酵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08年
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是在充分吸收了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药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炮制手段优越,可较大幅度地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并为研发新药提供了新的途径,正逐渐成为中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微生物发酵在中药中的主要应用。
赵雯玮陈祥贵李鑫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中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