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月
-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7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山东蒙山冰川遗迹的类型、特征和年代——答王乃昂教授、李吉均院士质疑被引量:15
- 2019年
- 鉴于王乃昂教授、李吉均院士等否定了蒙山拦马墙等冰川遗迹的冰川成因,本着学术的辩论是接近科学真相的有效途径,故撰写本文。重点就王乃昂教授在其论文中采用人工采样坑作为地震撞击坑的证据问题、冰川擦痕认知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阐述。详细描述了蒙山存在的擦痕、颤痕、新月形裂纹、新月形裂口、新月形凿口、钉头鼠尾擦痕等类型丰富的冰川遗迹,并与四川海螺沟现代冰川槽谷各类擦痕、美国缅因州的颤痕等进行了对比。就争议较大的拦马墙巨石垄的组构特征、形成过程与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冰川与洪水、泥石流之间的动力学差异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脱离了"冰是固体"这一基本的认知范畴,必然导致泥石流论的泛滥。蒙山类型丰富、形迹清晰的冰川擦痕,为我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研究提供了实物样本。
- 王照波王江月
- 关键词:擦痕全新世
- 山东蒙山与四川海螺沟冰川擦痕特征对比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冰川擦痕在冰川遗迹的判断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以槽谷岩壁擦痕与冰碛砾石擦痕最为明显。槽谷岩壁擦痕具有细长密集、近似平行的特征;冰碛砾石擦痕具有短粗稀疏、方向杂乱的特征。除此之外,还有弧形擦痕、逆冲擦痕、新月形凿口、新月形裂纹、新月形裂口、颤痕等刻蚀遗迹的配套产出。经对比分析,蒙山发育的擦痕与四川海螺沟现代冰川谷内的擦痕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因此进一步确定了蒙山擦痕的冰川成因。
- 王照波王江月
- 豫西甘山第四纪冰斗系统的发现及其与MIS的耦合关系分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在调查东亚冷槽西壁冰川遗迹及其海拔梯度的过程中,发现了甘山冰斗系统与磨光面、擦痕、漂砾等冰川遗迹。进而对该冰斗系统进行成因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冰斗系统的"冰斗环退"的形成方式。以此为基础,就甘山冰斗系统与MIS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甘山冰斗系统是以"冰斗环退"方式形成的,该冰斗环退系统完整展现了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过程,对研究冰期的雪线高程、环境演化规律、冰川作用的进退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冰斗环退"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对应的"冰斗环进"机制。冰斗环进代表了冰川作用由高向低推进过程,冰斗环退代表了冰川作用由低向高撤退过程。通过影像分析,初步将甘山冰斗系统划分四段,共解析出了50余套冰斗环,冰川作用的时代可追溯到2.56 Ma。根据冰斗的环进、环退特征,进而发现C28冰斗环所对应MIS56,也即1.60Ma,可能为我国第四纪冰川作用过程中的冰进向冰退演化的重要拐点。
- 王照波王照波王江月徐宪立李宝杰
- 关键词:MIS
- 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光释光测年研究及冰期划分与对比被引量:35
- 2017年
- 针对蒙山发育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采用光释光(Optic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的测年方法,对遗迹较新的冰碛垄进行了采样与测试,首次在我国东部中低山区获得了8.2ka BP与18.2~22.2ka BP两个时间段的冰期年龄值,对应于8.2ka BP早全新世全球冷事件与末次冰盛期。根据冰碛垄的特征与测定年龄值,结合我国以往其他地区冰期的对比研究,在蒙山建立了拦马冰期与蒙山冰期。本项研究,确认并发展了李四光关于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理论。
- 王照波张剑王江月张盈松卞青郭启鹏
- 关键词:光释光末次冰盛期冰期划分
- 吉林长白山天池第四纪火山旋回性喷发与冰川作用的耦合关系被引量:6
- 2020年
-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活动贯穿整个第四纪,旋回性明显,发育良好的冰川遗迹,为火山喷发与冰川作用的耦合性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通过对长白山天池第四纪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岩分布特征研究,收集火山喷发年代学与冰期-间冰期旋回年代学数据,并利用卫片解译了火山喷发与冰蚀U谷的关系。在年代学数据的约束下,根据天池火山锥体周边广泛发育的U谷遗迹,将研究区冰川作用分为3个冰期:锦江冰期、漫江冰期和二道白河冰期,分别对应中国东部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和庐山冰期。长白山天池火山造锥阶段喷发形成的白头山组3个阶段(Ⅰ、Ⅱ、Ⅲ),与上述3个冰期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天池内部冰斗为白头山冰期(即中国东部东山冰期,MIS4)产物,经黑风口冰期与气象站冰期(即中国东部蒙山冰期,MIS2)、全新世冰川作用及火山作用的双重改造,其基本特征保存至今。长白山天池冰盖消融导致的释压反弹,可能诱发了天池火山呈旋回性喷发。
- 王照波王江月李宝杰
- 关键词:火山喷发冰川作用
- 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黄土、水系沉积物与MIS对比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为了确定山东蒙山佛塔谷一带的第四纪冰川、黄土、水系沉积物与MIS的对应关系,对该区冰川遗迹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冰川、黄土和水系沉积物进行年代学研究。对比研究了蒙山地区各类地层沉积与深海氧同位素演化阶段的对应性,建立了冰川、黄土、水系沉积物与环境演化的内在关系;详细对比了全新世、晚更新世冰川、黄土、水系沉积物与MIS的关系,初步对比了中更新世冰川沉积物与MIS的关系。我国东部各类第四纪沉积物与MIS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从沉积层序与环境演化的角度,确认了蒙山及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事实。
- 王照波王照波王江月
- 关键词:冰川遗迹黄土MIS第四纪
- “寒亭组”是山东唐宋时期两期洪水的产物——基于沭河沙带调查及光释光测年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对分布于临沂一带沂河与沭河沿岸沙带的展布形态与沉积层理进行研究,认为该沙带属于古洪水期滞留沉积物(SWD),并非以往认为的风沙成因(寒亭组)。为了获取滞留沉积物的形成年龄,采用光释光测年(OSL)方法,首次获得对应沉积物年龄为0.8ka,1.2ka,结合相关历史时段的洪水记录,综合分析后,认为该滞留沉积物记录了发生在唐宋时期的两次历史洪水。
- 王江月
- 关键词:古洪水事件唐宋时期
- 山东蒙山九龙潭冰川堆积“垄槽序列”的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兼论冰川、泥石流堆积序列的差异性被引量:5
- 2021年
- 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争议了一个世纪,作为东部地区冰川堆积重要依据的“泥砾”(冰碛),一直被持非冰川观点者称作是泥石流沉积物。但是,由于冰川与泥石流的堆积过程之间存在本质差别,这必然在堆积体的特征上表现出专属性差异。因此建立冰川与泥石流在堆积特征与堆积过程上的专属性差异,在冰碛物的成因分析、冰碛堆积过程恢复上就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对比分析了冰川堆积与泥石流堆积的过程差异的基础上,发现两类堆积体在平面与剖面上都存在明确的专属性差别。冰川冰碛在平面上形成专属性的垄槽序列,剖面上显示为无层理、混杂堆积状态。泥石流形成堆积扇,扇面上呈放射状垄岗堆积,剖面上表现为韵律序列。这是区别冰川与泥石流堆积体的本质所在。在此基础上,对蒙山九龙潭一带混杂堆积体进行调查与恢复,发现其具有典型的冰川成因垄槽序列特征,结合其剖面上表现为无层理、混杂堆积特征,从沉积序列与沉积过程的角度,佐证了蒙山九龙潭混杂堆积为第四纪冰川作用的事实。垄槽序列既是堆积物是否为冰川作用属性判断的专属性特征,也是恢复冰碛堆积体基本地貌特征与堆积过程的理论基础。
- 王照波王江月何乐龙张剑赵向阳李宝杰
- 关键词:泥石流
- 山东蒙山全新世冰川遗迹的发现及确认——来自宇生核素年龄证据被引量:17
- 2018年
- 针对山东蒙山发育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采用光释光的测年方法,获得了8.2ka冰期年龄值,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拦马冰期,属于全新世早期。为了能够获得其他测年成果的相互验证,该次研究采用了宇生核素的测年方法,获得了3个年龄值:7.01ka,8.57ka,9.95ka,均属于全新世早期,与光释光方法获得的年龄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海拔752m的清荣峡谷内的冰碛表面,获得了5.27ka的全新世中期的年龄,对应冰碛建立了清荣冰期。通过该项研究,结合蒙山冰川遗迹的特征及其风化程度,反映了冰川遗迹、测年数据与环境气候之间的吻合性,综合确认了我国东部全新世早期拦马冰期、全新世中期清荣冰期的存在,也证明了全新世,在山东蒙山及我国东部中低山区受到东亚冷槽的影响,曾经存在冰川作用。
- 王照波王照波王江月卞青
-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全新世
- 松辽冰盖与松辽分水岭翘板迁移间的动力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20年
- 广布于松辽平原科尔沁沙地的巨型弧形沙垄的成因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释,该项研究采用罗根冰碛变形机理对该区的巨型弧形沙垄、密布的湖泡等特征地貌进行分析,发现其与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劳伦泰德冰盖的冰下软基变形地貌特征具有同一性,从而确认巨型弧形沙垄为冰盖冰流形成的巨型流线、罗根冰碛与锅穴构造的遗留,从而佐证了“松辽冰盖”的存在。研究发现松辽平原的巨型弧形流线显示出具有从盆地周围向沉降中心延伸、汇聚的特征,这表明流线的走向受制于地势的控制,而非所谓的风力所为。此外根据巨型冰川流线的展布形态与松辽分水岭之间存在的反常关系,发现在冰盖消融后松辽分水岭发生了北移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冰盖消融后导致的松辽盆地的失压反弹隆升有关。根据松辽分水岭的迁移时间、风沙层序年龄、荷载构造扰动地层年龄的综合约束,初步判断松辽冰盖的最近一次的发生时间在晚更新世早期(MIS4阶段)的东山冰期。
- 王照波王江月李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