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肺癌
  • 4篇新辅助化疗
  • 4篇预后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化疗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4篇辅助化疗
  • 3篇N2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肺叶切...
  • 1篇胸腔镜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YFR...
  • 1篇预后关系
  • 1篇原发性

机构

  • 8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8篇袁伟
  • 7篇王宇琛
  • 5篇韩媛媛
  • 4篇董跃华
  • 4篇魏玉磊
  • 4篇张振明
  • 4篇郑茂东
  • 3篇章春芝
  • 2篇王大伟
  • 1篇胡虹
  • 1篇刘昕
  • 1篇崔玉环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清I-FABP、CRP和内毒素对创伤后AGID的诊断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对创伤后急性胃肠功能障碍(AGI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56例急性创伤患者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A组(ISS<16分)与B组(ISS≥16分);据胃肠功能障碍和衰竭评分(GIDF)分为GIDF<2分组与GIDF≥2分组。另择体检者健康75例作对照组。比较各组入院时血清CRP、内毒素、I-FABP、急性生理与慢性病评分(APACHEI)、ISS评分、GIDF评分和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B组APACHEI、GIDF及ISS评分皆高于、ICU住院时间长于A组(P<0.05);B组血清CRP、内毒素及I-FABP水平均高于A组,而A组、B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GIDF≥2分组APACHEI评分及血清CRP、内毒素、I-FABP水平及病死率皆明显高于GIDF<2分组(P<0.05);ROC曲线分显示,三者联合检测诊断创伤后AGID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结论急性创伤患者血清CRP、内毒素及I-FABP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创伤后AGID的诊断指标。
刘娜章春芝王宇琛王大伟袁伟
关键词:急性创伤内毒素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Flex-3D胸腔镜与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效果及预后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肺癌采用Flex-三维(3D)胸腔镜与二维(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7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按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1∶1分为2D术组和3D术组,每组37例。2D术组给予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3D术组给予Flex-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临床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年的预后情况。结果3D术组清扫淋巴结共456枚,2D术组共441枚,3D术组和2D术组人均淋巴清扫数目和病理分期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D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2D术组(P均<0.01),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少于2D术组(P<0.01),两组术后出血量相当(P>0.05);两组术后第3天、1个月及3个月的VAS评分逐次降低,且3D术组各时点均低于2D术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3D术组和2D术组的肺不张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0%vs 5.71%,χ^2=0.002,P=0.961);直接计算法结果,3D术组术后1年复发率(10.81%vs 31.43%,χ^2=4.64,P=0.031)显著低于2D术组,病死率(2.70%vs 17.14%,χ^2=2.79,P=0.095)稍低于2D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lex-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还原解剖结构,清晰度高,手术操作精确度高,能明显缩短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术中损伤疼痛,其术后1年复发率低于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袁伟刘娜王宇琛
关键词:原发性肺癌肺叶切除术预后
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先行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治疗、化疗。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确定病理T分期和N分期,观察肿瘤是否降期,比较是否降期ⅢA-N_(2)期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与ⅢA-N_(2)期NSCLC患者2年PFS、OS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分析ⅢA-N_(2)期NSCLC患者PFS和OS。结果57例术后随访3~57个月,术后1、2、3年PFS率分别为63%、50%、21%,中位PFS为24.0个月;术后1、2、3年OS率分别为86%、67%、45%,中位OS为35.0个月。T、N降期者均较不降期者PFS和OS长(P均<0.01)。T、N降期者2年PFS和OS比例均高于不降期者(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降期是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FS(HR=3.314,95%CI:1.427~7.697,P=0.005)、OS(HR=6.963,95%CI:2.226~22.915,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N降期预示更好的预后。
崔玉环魏玉磊刘腾飞韩媛媛袁伟王宇琛郑茂东董跃华张振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
新辅助化疗对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与淋巴结转移率(lymph node ratio,LNR)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ⅢA-N2期NSCLC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LNR与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研究LN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ORR)是53.3%,疾病控制率(DCR)为95.0%,淋巴结阳性患者率为91.2%,LNR为19.3%。临床疗效ORR组与SD组比较,前者具有更低的LNR(P<0.05)。患者术后1、2、3年的总存活率分别为86%、67%、45%,中位总生存期(OS)为35.0个月;术后1、2、3年无进展存活率分别是63%、40%、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4.0个月。根据LNR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LNR患者具有更长的OS和PFS(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低LNR患者有更长高的2年总生存期(OS)。多因素分析显示,LNR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R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关,LNR可以预测新辅助化疗的ⅢA-N2期NSCLC患者的预后。
魏玉磊刘腾飞韩媛媛袁伟王宇琛郑茂东董跃华张振明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率预后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7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接受2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化疗效果评估,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计算客观缓解率(ORR);观察并记录观察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若病情无明显进展或转移,行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前确定临床T分期、N分期,术后确定病理T分期、N分期,对比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变化情况,计算T降期率、N降期率。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R0切除率(切除后显微镜下无残留)等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清扫淋巴结总数量、转移淋巴结数量、病人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算两组术后病理标本中Ki-67阳性表达率,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CR 3例,PR 18例,SD 17例,PD 2例,ORR为52.5%,T降期率为35%,N降期率为42.5%,8例出现Ⅲ级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基本恢复。观察组中3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例数无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转移淋巴结数量、淋巴结转移率、病人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病理标本中Ki-67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的总生存率和中位O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和中位PF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降低术前临床分期、抑制肿瘤增殖、提高R0切除率、减少淋巴结转移,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魏玉磊刘腾飞韩媛媛袁伟王宇琛郑茂东董跃华张振明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肺癌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CYfra21-1、LDH、NSE水平检测在肺癌患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检测在肺癌患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诊治的58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及35名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为对象,检测各组血清CYfra21-1、LDH、NSE水平,ROC曲线分析CYfra21-1、LDH、NSE水平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同时分析不同病理特征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LDH、NSE水平变化。结果肺癌组血清CYfra21-1、LDH、NSE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对照组,肺部良性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CYfra21-1、LDH、NSE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病理类型为鳞癌、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淋巴结有转移的肺癌患者CYfra21-1、LDH、NSE水平显著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病理类型为腺癌、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fra21-1、LDH、NSE水平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LDH、NSE水平呈明显增高趋势,三者联合检测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且血清CYfra21-1、LDH、NSE水平与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密切相关。
王宇琛章春芝王大伟刘娜袁伟贾俊枝
关键词:肺癌CYFRA21-1LDHNSE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预防干预体系的建立
2012年
目的建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预防干预体系,提高食管癌术后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法科主任、护士长组织全科医生、护士学习讨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确立可能发生吻合口瘘的重点环节,查阅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循证支持。建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预防干预体系。对建立预防干预体系前的56例与建立预防干预体系后的6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相比较。结果干预体系建立前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7.1%和3.2%。结论建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预防干预体系,可提升食管癌术后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章春芝胡虹刘昕韩媛媛袁伟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瘘
ⅢA-N2期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表达水平与预后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NCT)前后Ki-67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ⅢA-N2期NSCLC患者,首先进行新辅助化疗(NCT),再行手术。观察NCT疗效,比较Ki-67表达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NCT客观缓解率(ORR)是53.3%。NCT前后癌组织中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2%和43.9%(P<0.05)。临床疗效显著组与疗效不显效组比较,Ki-67表达阳性率较低(31.3%vs 60.0%)(P<0.05)。生存分析显示:Ki-67表达阴性者具有更好的OS和PFS(P<0.01)。单因素分析示:Ki-67表达阴性者有更高的2年PFS和OS。多因素分析示:Ki-67阴性表达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i-67表达水平影响临床疗效和预后,Ki-67可作为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指标。
魏玉磊刘腾飞韩媛媛袁伟王宇琛郑茂东董跃华张振明
关键词:KI-67新辅助化疗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