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妮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5篇肺癌
  • 4篇肺炎
  • 3篇细胞
  • 2篇蛋白酶
  • 2篇炎症
  • 2篇通路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NF-ΚB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蛋白研究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信号

机构

  • 13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曾妮
  • 11篇黄少祥
  • 4篇马宏境
  • 3篇邢晓莉
  • 2篇汪俊剑
  • 2篇刘振宽
  • 2篇刘彬
  • 1篇马丽
  • 1篇郑末
  • 1篇刘静
  • 1篇宋玮
  • 1篇谢慧
  • 1篇李娜

传媒

  • 7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合并EB病毒感染炎症因子及DNA载量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患者19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是否发生EB病毒感染进行分析分组,感染组65例,未感染组1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合并疾病情况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EB病毒检测情况、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有效时间、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比例。对比两组炎性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33]。分析两组的EB病毒DNA含量与各类炎性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EB病毒感染率为34.21%(65/190)。未感染组动脉氧分压为(61.92±18.25)mmHg高于感染组,革兰阴性菌感染占比、治疗有效时间和转入ICU占比分别为45.60%(57/125)、(7.61±2.75)d、13.60%(17/125)均低(短)于感染组(P<0.05)。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的CRP、PCT、WBC、IL-6、IL-17、IL-33分别为(53.25±5.31)mg/L、(0.78±0.10)μg/L、(14.32±0.67)×109/L、(151.58±11.25)ng/L、(116.28±12.33)ng/L、(61.56±3.65)ng/L高于未感染组(P<0.001)。EB病毒DNA含量与CRP、PCT、WBC、IL-6、IL-17、IL-33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可使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在该种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
汪俊剑刘静曾妮吴文娟黄少祥
关键词: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炎免疫屏障
胸腔镜引导下行肺癌根治术后感染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研究胸腔镜引导下行肺癌根治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对患者的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AAG)、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试验组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出血量等手术指标,记录住院期间感染发生情况,抽取手术前、手术3 d、7 d肘静脉血,检测血清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Hp、AAG和AAT。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03.43±12.43)min、(154.56±21.23)ml、(45.34±5.45)ml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1);试验组术后感染率为7.14%((3/42))低于对照组23.81%(10/42)(P=0.001);两组术后CRP、Hp、AAG、AAT升高,且治疗3 d和7 d试验组分别为(8.65±0.34)g/L、(3.68±0.32)g/L、(94.34±8.08)mg/dl、(315.56±23.54)mg/dl和(7.04±0.28)g/L、(3.21±0.23)g/L、(84.78±7.78)mg/dl、(269.56±19.34)mg/d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PCT、TNF-α升高,且治疗3 d和7 d试验组分别为(9.76±0.45)ng/dl、(3.12±0.34)mg/dl和(6.74±0.72)ng/dl、(2.34±0.26)mg/d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引导下行肺癌根治术较开胸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炎性因子控制效果更优,能降低术后感染率。
马宏境黄少祥刘彬吴文娟曾妮
关键词:开胸手术肺癌根治术急性期反应蛋白
黄芩苷对支原体肺炎小鼠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抗炎及肺功能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支原体肺炎小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60只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和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滴鼻法建立支原体肺炎感染小鼠模型,采用黄芩苷和阿奇霉素进行干预,检测基本体征、肺功能、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组织中鼠TLR4、NF-κB相关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阿奇霉素组、黄芩苷高剂量组、黄芩苷中剂量组、黄芩苷低剂量组小鼠体温、肺指数高,体质量、肺干湿比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奇霉素组与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的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动态肺顺应性(Cydn)上调,吸气阻力(RI)、呼气阻力(RE)、肺总阻力(RL)下调,肺功能得到保护,且肺泡灌洗液、血清、肺组织中炎性因子水平下调;阿奇霉素组与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阿奇霉素组与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TLR4、NF-κB、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黄芩苷可能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抑制炎性反应来实现保护肺功能、抗炎的作用。
吴文娟曾妮王硕莹孙京焕黄少祥
关键词:黄芩苷支原体肺炎小鼠肺功能抗炎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着蛋白、黏蛋白1、PINCH 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黏蛋白1(MUC1)、半胱氨酸-组氨酸富裕蛋白(PINCH)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7例,均于术中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cadherin mRNA、MUC1 mRNA、PINCH mRNA,分析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MUC1 mRNA、PINCH 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MUC1 mRNA、PINCH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3±0.27、7.67±1.25、11.33±2.61,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0.33±2.38、0.71±0.15、2.56±0.58,两组比较,P均<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MUC1 mRNA、PINCH mRNA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E-cadherin与MUC1、PINCH表达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表达降低,MUC1、PINCH mRNA表达升高;E-cadherin mRNA、MUC1 mRNA、PINCH mRNA表达均与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
王艳郑末王硕莹马丽曾妮黄少祥
关键词: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毒感染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205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时的痰样本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判定是否存在病毒感染,根据是否发生病毒感染将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和非病毒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入院时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和分析,归纳AECOPD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75例患者痰样本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感染率为36.59%(75/205),检出的病毒种类中以甲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为主,检出3例(4.00%)混合感染。病毒感染组患者的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高于非病毒感染组,入院时外周血CD_(8)^(+)T淋巴细胞低于非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55.02±19.64)mg/L、(176.46±15.06)ng/L、(38.82±17.73)ng/L均高于非病毒感染组(P<0.05);稳定期CAT评分及入院时血清IP-10、TNF-α是AECOPD住院患者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的AECOPD患者可表现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其中IP-10、TNF-α水平与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应对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给予密切监测、全面评价其病毒感染风险、提升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王硕莹张节平吴文娟孙京焕曾妮黄少祥
关键词:炎症因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道病毒影响因素
青蒿琥酯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A549细胞后,不同浓度(0、25、50、75、100μmol/L)的青蒿琥酯作用A549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 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和自噬相关蛋白p62、LC3B表达变化。结果25μmol/L及以上浓度的青蒿琥酯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均<0.05)。不同浓度(0、25、50、75、100μmol/L)的青蒿琥酯作用A549细胞48 h可降低p62表达,增加LC3B表达,并降低m 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青蒿琥酯联合自噬抑制剂3-MA可增加A549细胞的生存率(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能通过下调m 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表达、诱导A549细胞发生自噬从而抑制A549细胞增殖。
马宏境曾妮黄少祥
关键词:青蒿琥酯细胞自噬雷帕霉素靶蛋白
足叶乙苷胶囊单药口服二线治疗老年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年
目的观察足叶乙苷胶囊(VP16)单药口服二线治疗老年复发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65岁)复发小细胞癌症患者39例,均为一线治疗结束至少3个月后复发的二线患者。均给予口服足叶乙苷胶囊100 mg,1次/天,连续用药7 d后停药14 d,21 d为1个治疗周期。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药物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时停止给药。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观察临床获益率(benefit clinical rate,DCR)、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获益率(DCR)为61.5%,总反应率(ORR)为30.77%,总生存期(OS)为7.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8个月。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Ⅲ度或Ⅳ度占7.7%;无Ⅲ度或Ⅳ度血小板减少;无Ⅲ度或Ⅳ度非血液学毒性。结论足叶乙苷胶囊单药口服治疗二线老年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显著,患者总生存期延长,临床获益率高。
汪俊剑曾妮黄少祥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CS)联合替加环素治疗耐药鲍氏不动杆菌(CRAB)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8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CRAB肺炎患者,根据治疗药物分为替加环素组(n=59)、米诺环素组(n=54)和左氧氟沙星组(n=67)。替加环素组采用替加环素联合CS治疗,米诺环素组采用米诺环素联合CS治疗,左氧氟沙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CS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检测血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统计机械通气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药物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三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病原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加环素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短于米诺环素组(P<0.05),治疗后WBC、TNF-α、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低于米诺环素组(P<0.05);米诺环素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短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治疗后WBC、TNF-α、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结论相比于联合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CS联合替加环素治疗可以更有效控制CRAB肺炎患者的感染进展。
李佐鑫谢慧曾妮高瑞宋玮张莹
关键词:肺炎替加环素米诺环素
金雀异黄素对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人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金雀异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A549和H358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观察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在裸鼠体内注入绿荧光素酶标记的肺癌A549细胞,观察金雀异黄素对肺癌细胞体内生长和转移的影响。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金雀异黄素对肺癌细胞转移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金雀异黄素可以抑制肺癌A549和H358细胞的生长。金雀异黄素能引起肺癌细胞凋亡增加(P<0.01)。金雀异黄素可以抑制体外和体内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1)。金雀异黄素能下调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金雀异黄素能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和VEGFR3的表达有关。
邢晓莉曾妮刘振宽白玉霞王艳黄少祥
关键词:肺癌金雀异黄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miRNA-155-5P靶向TLR4基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究miRNA-155-5P靶向TLR4基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 48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过表达组、沉默组各1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过表达组、沉默组构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做miRNA-155-5P慢病毒滴定,分别进行干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NA-155-5P基因表达量,酶联吸附法检测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B淋巴细胞瘤-2(Bcl-2)、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WB)检测IKKα/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过表达组比较,沉默组miR-155-5p表达量及MPO、MDA、Bcl-2、TLR4水平均降低(P<0.05)。与过表达组比较,沉默组HMGB1、JAK2、IKKα、NF-κB、STAT3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沉默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miRNA-155-5P表达,能够靶向调控TLR4基因,通过对IKKα/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发挥保护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功能屏障的作用,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能够起到良好的干预作用。
刘彬马宏境张利华曾妮景丽丽
关键词:肺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