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佳楠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淀粉
  • 1篇玉米淀粉
  • 1篇热性质
  • 1篇皱皮
  • 1篇豌豆淀粉
  • 1篇绿豆淀粉
  • 1篇米淀粉
  • 1篇回生

机构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1篇余世锋
  • 1篇李冬秋
  • 1篇王岩
  • 1篇郑喜群
  • 1篇张永春
  • 1篇焦岩
  • 1篇林佳楠

传媒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和皱皮豌豆淀粉热特性及回生性质的比较被引量:18
2013年
以非糯性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及皱皮豌豆淀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淀粉的热性质和回生性质,分析比较了3种淀粉化学组成、热性质及回生性质。DSC实验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的糊化熔点温度分别为(66.33±0.19)℃、(64.99±0.13)℃和(62.49±0.11)℃;峰值温度分别为(70.93±0.02)℃,(69.35±0.16)℃和(68.78±0.11)℃;糊化焓变值分别为(13.48±0.62),(11.91±0.46)、(15.01±0.65)J/g,糊化焓变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9,P<0.01),淀粉糊化熔点及峰值温度则受直链淀粉含量、淀粉分子结构和聚合度及淀粉颗粒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在4℃贮藏过程中,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凝胶在7 d时重结晶过程基本结束,淀粉回生焓变值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11),淀粉回生焓变值与直链淀粉含量成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32),这些结果有助于通过调节淀粉基食品中直链淀粉含量和贮藏时间来控制较高含水量的淀粉基食品回生过程,进而掌握冷藏过程中淀粉基食品品质变化规律,提高淀粉基食品的食用品质。
余世锋张永春林佳楠李冬秋焦岩王岩郑喜群
关键词:玉米淀粉绿豆淀粉热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